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陶行知先生针对传统教学的种种弊端,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命题,指出教学要教会学生学习,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这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对当今的教学改革也提供了借鉴和思路。  相似文献   

2.
教学做合一     
现在人叫在学校里做先生为教员,叫他所做的事体为教书,叫他所用的法子为教授法,好像先生是专门教学生些书本知识的人。他似乎除了教以外,便没有别的本领,除书之外,也没有别的功课。先生只管教,学生只管受教,好像是学的事体,都被教的事体打消掉了。论起名字来,居然是学校;讲起实在来,却又像教校。这都是因为重教太过,所以不知不觉的就将他和学分离子。然而教学两者,实在是不能分离的,实在是应当合一的。依我看来,教学要合一,有三个理由:  相似文献   

3.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论以"做"为核心,具有主体性、创新性和实践性三大特征,给当今的教师教育以启示和指导,推动当今的教师教育进行以实践为取向的教育改革。运用"教学做合一"理论,发展实践为取向的教师教育,要突出师范性,创立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深化与实习基地联合办学,重视运用在实践中研究和反思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4.
"教学做合一"在人类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陶行知在接受、实践、批判王阳明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行观的基础上,形成了"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行知观,这对"教学做合一"思想的形成非常重要,杜威的"从做中学"的教学理论,是"教学做合一"理论的直接源头,历代教育家的教育理论对"教学做合一"理论的形成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教学做合一"理论发端于1919年,产生于1922年,成名于1925年,充实于1927年及以后。"教学做合一"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它开创了教育"由死变活"、"求异思维"和"创新创造"的新局面。在现代社会教育中,尤其是教学改革、终身学习、创造教育中都需要"教学做合一"理论作思想指导。  相似文献   

5.
郏文娟 《考试周刊》2014,(29):32-33
<正>自从接触到陶行知先生的教学理论后,我一直深感佩服,尤其对他的生活教育方法论——"教学做合一"更是推崇之至。陶行知先生特别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他认为"师生共同在做上学,在做上教,在做上讨论,在做上质疑问难","师生运用科学方法在做上追求做之必然,并发现比现在可以做得更好一些"。我在语文教育中一直以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理论为指导,经过多年摸索积累,认为要把陶行知先生的这一理论切实融汇到语文教育中,就必须从"教学生学会问"和"教学生学  相似文献   

6.
本文将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教学理论与小学语文保堂汉语拼音教学相结合,从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先生的责任在教学生学三个方面详细阐述如何教授汉语拼音的正确发音、拼读、四声,并论述在当代汉语拼音教学中运用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理论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8.
严芳娟 《文教资料》2013,(14):187-188
"以教人者教己"是陶行知先生在晓庄师范寅会上提出的该校教学的根本方法之一。针对教与学分离的现象,陶行知先生阐述了"以教人者教己"的内涵;"以教人者教己"促使教师提高业务水平,促使师生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9.
10.
实践性是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理论的显著特点,教学要密切联系实际生活,加强学生的实践锻炼;学生是实践的主体;实践的目的是培养创造性人才;实践的内容是做“事”、“用书”;实践的途径是“劳力上劳心”;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根据实践的内容、学科的特点及学生学习的规律确定等是其丰富的内涵。用“教学做合一”的实践性思想来指导语文教学,可谓抓住了语文教学的实质,对此要认清语文实践的特殊性、实现语文教学的生活化、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探索语文实践教学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1.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学做合一"思想,与当今世界的教学研究成果——"肯定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认识主体的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发挥取决于能否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或是学习的积极性"不谋而合,有异曲同工之妙。它对于我们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培养新世纪的创造型人才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李刚 《生活教育》2012,(14):22-24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体系最早形成的一个基本原理。学习科学是在反思认知科学等学科关于学习的研究方法和观点的基础上新近兴起的一门科学。从学习科学的视角解读陶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理论,主要是从学习隐喻的变化认识"教授"、"教学"与"教学做",从学校学习的去境脉化认识"做"之中心论,从建立学习共同体认识教学做合一之"以教人者教己"、"艺友制"。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16,(51):46-47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学做合一"对小学语文教学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因此,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紧扣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思想,积极为学生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实践中学习知识;让生活真正走近语文课堂,让语文在生活的土壤里静静成长。  相似文献   

14.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将“做”置于教学的中心地位和关键环节,突出“做”的重要性。同时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对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梁氏相 《生活教育》2012,(23):69-70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是指导我们选择运用具体的教学方式与技巧的方法。教师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要学生学会学习,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的思想,为广大老师实现这一目的指引方向。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自主学习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相似文献   

16.
创造力是指学生在面对问题和挑战时能够独立思考、寻找创新解决方案的能力。教师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参与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并为学生提供创造性的学习环境。在“教学做合一”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参与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因此,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思想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助于他们在未来面对复杂的问题和挑战时能够提出独特的、创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陈泓茹 《生活教育》2012,(22):24-26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南京晓庄学院的校训,它的内涵真谛与普通高校培养实用型人才的目标有着紧密的联系。本文通过对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念的阐述,以及通过这一理念与应用型人才培养、与课程改革的关系,论述了实施陶行知“教学做合一”这一教育思想在当前教育改革与高校培养实用性人才的目标中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充分体现出对学生生命成长和认知发展的尊重。初中学生正处在由感性认知上升为理性认知的关键阶段,在初中物理课堂上以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指导开展课堂教学实践,建构实用型物理教学模式,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与内化,是推进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9.
蒋菁 《生活教育》2008,(9):33-34
陶行知先生是一位杰出的人民教育家、思想家和改革实践家,他具有崇高的人格和高尚的师德,堪称"万世师表"。他提出了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为中心的生活教育理论,主张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与生活相结合。在他看来,"教学做合一"就是通过生活本身教育学生,用生活之事实来拓展学生思维,让学生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