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昌都冰雹的气候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1970~1999年昌都冰雹的观测资料,分析了昌都冰雹的初、终日,日、月、年际变化,冰雹直径及持续时间。结果表明:冰雹最早出现在3月27日,最晚出现在10月25日;冰雹集中出现在中午至傍晚;冰雹的月际变化呈双峰型;70年代降雹最多,80年代降雹最少,90年代又略有增多;最大冰雹直径15毫米,重量1克,平均雹径为4.2毫米;最长降雹持续时间为23分钟,降雹持续时间以5分钟内的出现频率最高。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1986年~2020年期间降雹序列统计分析表明,青海省杂多县冰雹日数、冰雹灾害次数随年份推移呈现振荡减少的趋势;一年中冰雹出现在4月~10月,其中6月~9月为冰雹高发期,冰雹灾害同时也主要出现在4月~10月,其中5月、6月和9月为冰雹灾害高发期。杂多县冰雹的日变化非常明显,降雹主要发生在13时~20时,主要集中在15时~19时。从1986年~2020年杂多县冰雹最长持续时间年际变化分布特征可以看出,降雹持续时间整体上随年份推移呈显著减小的趋势;1986年~2020年杂多县平均单次降雹持续时间为7.5 min,总体呈减小趋势。  相似文献   

3.
利用鄂尔多斯市11个台站1961年—2018年共58 a的冰雹观测资料,分析了鄂尔多斯市冰雹的年际、月、日和冰雹持续时间,以及降雹落区等空间分布特征,并结合Mann-Kendall突变检验和小波分析方法分析了降雹趋势和周期变化。  相似文献   

4.
昌都地区近40年冰雹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昌都地区7个气象站点逐日冰雹观测记录,通过数理统计和小波分析,研究了昌都地区冰雹的时空分布特征,年际变化、月变化、周期变化等。结果表明:昌都地区冰雹日数较多,其中北部丁青、类乌齐年平均冰雹日数在20d以上,昌都、左贡、芒康平均冰雹日数均〉10d,而洛隆、八宿冰雹出现机会很少;各地冰雹的年际变化有各自的变化特征,年际变化大,但总体上均呈减少趋势,平均每10a减少1-5d;各地冰雹出现频数月际变化并非完成一致北部的丁青、类乌齐、昌都、洛隆月际变化基本相似,均为呈双峰型分布;南部的左贡、芒康、八宿月际变化基本相似,为单峰型分布;昌都地区各地年冰雹日数存在着准2-4年、准5-8年的小周期,也存在着准12年、准15年、准16年、准20年的不同的震荡周期。  相似文献   

5.
日喀则市是西藏的重要产粮地,本文通过对历年来气象资料的统计、分析,归纳出了该市气候资源的优势和劣势,总结出了冰雹分布的年际变化、月际变化、日变化以及降雹的持续时间和雹云源地、路径等,提出了冰雹灾害的防御措施及安全防雹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6.
根据昌都站1971~2000年雷暴观测资料,分析了昌都雷暴的年、季、月、日、初日、终日的气候变化,以及雷暴持续期、持续时间、移动方向、强雷暴日数。结果表明:昌都雷暴集中出现在5~9月,尤以7月份雷暴日数最多;一天之中雷暴主要出现在午后至傍晚(13~20时);每次雷暴持续时间多在30分钟以内;30年昌都雷暴日数、雷暴持续期、强雷暴日数均呈减少趋势;雷暴初日略有推迟,终日有所提前。  相似文献   

7.
文章使用呼和浩特市MWP967KV型地基微波辐射计观测资料对呼和浩特2021年7月5日市区南部出现的一次罕见的强冰雹天气过程进行分析。资料结果显示:这次冰雹天气过程发生在蒙古冷涡减弱并入高空槽,使高空槽加深加强的背景之下,大气层结的强不稳定度,低层以及近地层充足的水汽,都为降雹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基础;呼和浩特降雹临近时,大气整层相对湿度一直维持“上下干,中间湿”三层结构,这种结构有利于冰雹的发生;反演得到的K指数和SI指数的不稳定演变,都可以显示出该次强冰雹天气的大气稳定度变化情况,降雹前K指数波动幅度大频率快,为冰雹的产生提供了有利的不稳定能量,降雹时K指数波动幅度小,但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数值,降雹后K指数迅速下降至30℃以下,说明K指数和SI指数可以有效反映此时大气层结较不稳定的状态。  相似文献   

8.
2004~2010年青海省冰雹天气时空分布特征及环流形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青海省地形及气候特征,将全省划分为东部农业区、环青海湖地区、柴达木盆地、祁连山区和青南地区共5个区,分析了2004~2010年青海省出现冰雹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环流形势,结果表明:①青南高原是一个雹日高频带,青海湖以北的祁连山、拉脊山地区的雹日也较多,海西大部年降雹日数在2次以下;(2)2004~2010年间冰雹出现的时间为4~9月,一年中冰雹出现最多的是6~9月,青海省冰雹天气属于夏季多雹类型;(3)祁连山区、柴达木盆地、环青海湖地区冰雹天气的500hPa环流形势蒙古低槽型最多,其次是西北气流小槽型,西北气流冷温槽型最少;东部农业区西北气流小槽型最多,其次是蒙古低槽型,西北气流冷温槽型最少;④在青南地区,冰雹天气环流形势高原小槽型最多,其次是副高边缘西南气流型,低涡切变型最少。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MICAPS操作系统为平台,通过对1980年以来的高空、地面、云图和各种数值预报产品统计分析,普查通辽市地区降雹前一天和降雹当天的天气形势资料,找出通辽市降雹天气的主要天气形势(影响系统),从而建立0~24h冰雹预报模型,并在分析冰雹天气发生的气象条件基础上,寻找和建立相应的预报指标,为利用天气图进行大范围冰雹预报提供一些预报经验。  相似文献   

10.
一、北京水资源概况 1.北京水资源的年际、年内分布极不平衡。 1956~1978年平均面降水深630毫米,总降水量106亿米~3,其中山区降水量65.5亿米~3,平原降水量40.5亿米~3。北京年际降水变化大,最大年降水多达1406毫米,最小年降水仅168.5毫米,而且还经常出现连丰、连枯情况,持续时间一般为2~3年。因受季风影响,降水年内分配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