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新课程实施以来,预设与生成充满我们的课堂,使得课堂生机盎然。预设是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任务,预先对课堂教学过程作一系列展望性的设计。生成是在师生与生生之间合作、对话、碰撞的课堂中,现时生发的超出教师预设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新思路。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缺一不可。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认真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使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2.
课堂是一个多元其生,充满互动变化的空间,教学过程具有丰富和鲜活的生成性。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堂的生成并非信马由缰,随处都要探究,随便都能生成。精彩的生成离不开精心的预设:预设具有探究意义,有弹性的、柔性的探究点;预设当探究遇到困难时.怎样帮助学生拓展思路,深入思考;预设课堂生成的前景,应变的策略,并留有弹性的空间。课堂实施中,教师要活用预设,巧用自己的激情和机智给学生送去一抹阳光,让学生在智慧的分享,心灵的碰撞,个性的张扬中映射出七彩的斑斓。  相似文献   

3.
课程改革全面铺开以后,我们能够清楚地发现“预设”和“生成”这两个新鲜的词语在近几年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教学中出现的频率相当高,究其原因,我们发现它们的出现,并不是偶然,而是新课程实施的必然产物,它反映了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也的确给品德课堂带来了勃勃的生机和活力。课堂教学是预设与生成、  相似文献   

4.
陈建琴 《成才之路》2011,(16):62-63
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提倡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把学生的思想真正呈现出来。要突破教师教学预设和既定计划的限制而走向生成、开放的创造天地。这就是《课程标准》所提倡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动态生成”。本文尝试从预设学生、预设教材、课堂气氛、课后反思等角度探索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充分的预设,就没有生动的课堂生成。为了学生的发展,课前多进行隐性设计,让预设为生成服务,真正做到心中有学生,眼中有学生,使预设与生成相辅相成,互为扶持。但是预设是有条件的,无目的的预设只会起相反的作用。因此,预设一定要围绕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灵魂,它涵盖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技能等各个方面。因而,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明确教学中每一个环节、每一句话语的目的是什么,价值何在,不能只注重课程的热闹、花哨,更应关注课堂实效性。此外,预设要考虑学生的内需,让学生过有道德的生活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目的。新课程倡导自觉、由内向外而生的自我教育。因此,教师设计教学预设时,要充分重视学生情感的生成、行为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发展,“预设”、“生成”等许多新的教学理念不断冲击着教育和一线教师。所谓“预设”,足指教师在教学前对课程教学所做的研究与设计;所谓“生成”,是在课堂教学实施中学生所出现的各种情况。实践表明.没有课前精心的预设,  相似文献   

7.
在科学的世界中充满了未知的可能,再高明的教师也不可能近乎完美、滴水不漏地事先想好课堂上的所有内容,所以经常会有与课前预设不一致甚至相矛盾的意外情况发生。有些教师担心这种非预设生成会让自己在课堂上完成不了既定的教学任务,对学生有可能出现的不同方法与内容预先进行“彩排”,尽量迎合自己预设的结论;当出现疑问时,刻意打断学生提问或“指鹿为马”搪塞过去。殊不知,教师在避免自己尴尬的同时,也失去了课堂中最具生命力的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8.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课堂教学正发生着实质性的变化.课堂是开放的,教学是生成的,教学过程是"静态预设"在课堂中"动态实施"的过程,生成不是对预设的否定,而是对预设的挑战——精彩的生成源于高质量的预设.只有把"预设"与"生成"融为一体,让预设与生成实现"零距离"的和谐共舞,我们才会步入理想课堂境界.  相似文献   

9.
如何把握好“教学预设”与“动态生成”,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每个教师都不能回避的问题,更是一个值得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研究和探索的问题。那么究竟如何正确把握“预设”与“生成”呢?我认为应该明确以下几方面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李芳 《宁夏教育》2010,(10):38-38
古希腊有句名言:一个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同样,一名教师也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课堂。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密切关注课堂的动态生成,敏锐地捕捉、发现这些资源,加以利用。预设是预测与设计的意思,是教师课前根据教材情况、学生情况以及实际对一节课的教学目的、教学计划、教学设想和教学安排。生成则含有生长与建构的意思,  相似文献   

11.
劳动价值认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石,劳动价值论科学与否直接决定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生死存亡。而在当前新形势下,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因此,教学中如何迎接挑战,正确解答这一理论难题,成了摆在教师面前的一大课题。解决好这一课题,不仅有助于维护和树立马克思经济学的科学性和权威性,更有助于教学的进一步开展。  相似文献   

12.
科学和艺术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表面上如此遥远的两大文化领域 ,却有着久远的亲缘关系 ,而且显示着共同的美感。这其中包括科学假说和艺术想象显示的空灵美。  相似文献   

13.
胡塞尔的艺术美学思想建立在对想象现象学分析的基础之上。现象学意义上的想象与知觉、幻想不同,也不是一种能力,而是知觉的中性变样,这使想象既与被映像的现实联系甚紧,又不对现实“认之为真”;既是一种选出行为,也是一种构造活动。在此基础上,胡塞尔认为,艺术是被构成的想象领域。这一艺术论与模仿论、表现论相差甚大,可以称之为艺术显现论。胡塞尔对想象的重视与狄尔泰一样,意在借想象与艺术提升现实,创造一个意义世界,以对抗工业明的侵袭。胡塞尔纲要式的论述对海德格尔、萨特、马尔库塞等人的美学思想有着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高三是学生生涯中的一段非常时期,我发现学生从进入高三开始各方面变化很大,心理状态极不稳定,导致很多行为异常(主要相对高一高二)的现象,如上课昏昏欲睡甚至厌学、逃学、发脾气和老师顶撞等等。高三学生面临着高考的激烈竞争,面临着出路的选择,面临着来自社会、学校、家庭、同学和自身等方面的压力,必定会产生各种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5.
16.
艺术生产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学理论界一个重要的理论主张或理论思潮.艺术生产理论是从读解马克思经典著作关于艺术生产理论的论述开始,而走向自觉的理论建构的.艺术生产理论的核心是回答文学艺术作为精神生产的特殊性问题,从而超越新时期以来关于文学艺术解释的反映论与意识形态的视角.在新形势下,艺术生产论应着力回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学艺术的商品属性及其生产规律,解决文化艺术作为产业生产与艺术创造之间的矛盾问题.而马克思经典艺术生产理论,也需要吸纳它的后继者——特别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从而形成更加开放的理论视角以迎纳各种现实文化问题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英语阅读课教学内容丰富多样,信息取材广泛。在高职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阅读材料信息源,发挥教师的情感功能,加强对学生的情商培养,不仅能够使学生高效地掌握阅读技巧,提高英语语言技能,而且能够使学生在道德感、审美感、理智感等情感领域得到提高与完善,从而让阅读架起知识与心灵间的桥梁,塑造积极健康的大学生形象。  相似文献   

18.
19.
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答问的评价水平 ,对课堂教学的质量、进程 ,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情感等有重要影响。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思想和业务素质 ,在不同课堂氛围中运用恰当的评价 ,以达到调节学习情绪 ,推进课堂教学 ,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历代文人墨客、教育专家都为我们指明了儿童阅读的重要性。确实,童年是人生的起步阶段,而浸润"书香"的童年一定是金色的、幸福的。借着响应建设"书香校园"的号召,我在建设"书香班级"之学生读书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尝试,立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根植"终身阅读"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