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文本有着自身较为科学的知识体系,是我们阅读教学的核心内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因此,在使用教材上,我们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知识背景和知识发展水平,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能"走进文本,再走出文本",科学地对教材进行删减、增补、重组等。一、微风起兮水增波"教师的工作基本上属于表演业,他要用戏剧和故事说演的方式,将知识和智能呈现出来。这种工作,要有很多时间做预备,做锻炼。教学的现场乃是开花结果的现场,许多辛苦都是在教室外面经历的。"(英罗素语)语文教师  相似文献   

2.
刘艳云 《教师》2011,(7):44-44
文本是最基本的教学资源,研读文本是教师的基本功。《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新课改倡导新型的现代化教学模式,其教学过程是教师带着学生走进文本,经过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形成,深化对文本的理解,达到情感的共鸣,内化为学生个人的态度、价值观等。  相似文献   

3.
飞机起航,帆船出海,都有一个起点,语文教学也有一个起点,那这个起点在哪里呢?沈大安先生说:"要上好课,文本细读是基础。"语文教学的起点在文本解读,因此,教师首先要静下心来,潜心涵咏,从语言文字入手,通过对文本的解读,把握教学内容,并创造性地理解教材和使用教材。我们语文教师,可以从哪些视角去解读文本呢?不妨从以下视角开始。  相似文献   

4.
教材文本是编者专家多年研究的心血,是在实践中不断修正的结晶。它是教师借以向学生传递知识、培养能力的基本载体,是教学实践中千锤百炼得出来的资源。我们不反对教师创造性地改造和重组教材,但这种改造与重组必须建立在全面把握教材意图和充分尊重教材文本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5.
教材文本是编者专家多年研究的心血,是在实践中不断修正的结晶.它是教师借以向学生传递知识、培养能力的基本载体,是教学实践中干锤百炼得出来的资源.我们不反对教师创造性地改造和重组教材,但这种改造与重组必须建立在全面把握教材意图和充分尊重教材文本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6.
数学教学的目的在于引领学生在经历数学知识形成过程的探索活动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因此,教师应在深入钻研教材、尊重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目的和学生的实际灵活运用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努力做教材的"二次开发者",而不做守"材"奴。  相似文献   

7.
肖康祥 《广西教育》2011,(19):18+28-18,28
教材文本是教学的基础和依据,是最为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要实现"教教材"到"用教材"的转变,首先要深入而准确地把握教材,充分而到位地利用教材,并根据教学的需要适度地增减、调整和引用相关的教学资源(含教材的呈现方式)。那么,如何充分利用教材,让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都得到最大化的发展呢?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8.
一、缘起 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文本的拓展越来越受到语文老师的青睐,这当然是一个好现象。它符合现代教学论"教学内容既来自课本,也来自学生、生活"的观点。语文新课标也明确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  相似文献   

9.
教师要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就要实现对教材文本价值的多元化挖掘和个性化使用.注重教材文本价值多元化开掘,追求教材文本价值最大化,并从“我”和“我的学生”的角度,实现对教材文本价值的个性化使用.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提出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教师应确立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语文教育观念,注重吸收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 新课程要求语文教学应从学生的人生建构、知识建构和发展需要出发来处理文本。教材,即教学文本,是教学的凭借,是师生合作交流的平台,教师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相似文献   

11.
赵玫瑰 《考试周刊》2012,(48):18-18
新课程改革,给我们在教学的各个方面都提供了广阔的创造空间。它们打破了原有的教学观和教材观,使我们认识到教学不是教"教科书",而是经由"教科书"来教,即教科书不是《圣经》,而是教学活动展开的一种文本和载体,教师完全有权力对它做出适当的"剪裁",创造性地使用它。多年的教学经验也证明,只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相似文献   

12.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往往会在"教"上费心思,在"做"上花力气,却很少引领学生在"读"上下功夫。很多人只强调教师要钻研教材、解读文本,而没有强调让学生走进教材、读懂文本。长此以往,学生"读"数学的能力日益退化,终将难以真正走进文本,实现与文本的对活,促进知识的自我建构。  相似文献   

13.
张文森 《成才之路》2010,(36):48-48
叶圣陶老先生有过精辟的论述:"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句话形象地说明教材仅仅是教学活动的一种材料和工具,是师生间进行建设性对话的文本和材料。新课程要求教师应创造性地研究教的内容,个性化实施教的方法,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摒弃和添加某些内容,真正地变教教材为用教材。下面,我就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针对创造性使用教材浅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4.
提高常态课的效率,对教师如何把握和使材用教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教材,是语文学科知识极好的载体。但"教材无非是例子",教师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和文本的不同特点,灵活作一  相似文献   

15.
文本即教材,它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对教材进行不断地更新、拓展与补充,从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把握教材,把教材放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即如何把握好它的“度”呢?  相似文献   

16.
创造性地组合教材是指教师根据教学需要,以语文教材中的某一文本为依据,灵活地将其和教材中或者教材之外的相关文本组织在一起教学的方法。新课标明确强调:"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样能力的主要途径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相似文献   

17.
<正>《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教英语是为教会学生用英语,而不是教有关英语的知识。教师在教学中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特别是要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取舍和调整。"由此可见,教材是可变的、发展的和开放的。因此,以生为本,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进行文本再构,是减负增效、建立高效课堂的一条重要途径。文本再构是基于学情的基础上对教材的二度开发过程。针对文本再构朱浦老师提出了TCLLU原则即  相似文献   

18.
丁秀英 《考试周刊》2011,(87):24-25
新课程带来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新的语文教材给予教师和学生广阔的发展和创造的空间,具有很强的开放性。文本包含很多空白,更有利于师生探索、学习,这些是极其珍贵、有营养的"可炊之米"。只有认真挖掘、钻研教材这些闪光点、空白点及教材与课外读物中存在的联系点,灵活组织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辐射",为这些空白点的韵外之意、弦外之音补白,才能拓展学生创新思维空间,培养学生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只有合理地挖掘文本的空白处,积极地实现学生、老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引领学生一步步深入文本、超越文本,才能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真正"吃得饱"、"吃得好"。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教材选编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提供了丰富隽永的材料。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让朗读既要深入文本,又要走出文本,在拓展中升华,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  相似文献   

20.
教材是非常重要的课程资源,是专家编写供教师使用的内容文本。教材的使用取决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但无论是"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根据课程标准对教材进行合理处理是设计学生学习活动必不可少的环节。对教材进行科学处理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有利于合理把握教学策略、构建教学流程。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科学处理教材让孩子恋上科学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