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标规定,作文教学应完成的主要任务是: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与真切体验。那么,我们在作文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呢?在长期作文教学中,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2.
我们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既是我们教师的责任,也是我们国家教育的责任,它既是培养学生健康成长的必要因素,更是学生将来成才的重要基础。所以我们语文教师要在教育教学中一点一滴影响学生向良好的方向发展,做真人,做真事,做好事。  相似文献   

3.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反映。因此,批阅作文也成了教师最头疼的事。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生活,捕捉情感;要适时开展活动,培养学生兴趣,丰富学生情感体验;要注重学生写作技巧的培养,帮助学生抒发真情实感;要重视作文评价,与学生心灵对话,激发学生写作热情。  相似文献   

4.
语文新课标对初中生的写作提出明确要求,即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不仅如此,各地中考作文的要求中也大多会要求学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言为心声,文贵情真。中考作文只有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才能提高作文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正>古人云:"文以情动人,人因情而动。"只有有真情实感的作文才动人,才有生命。离开了真情,无论你的文章词句多少优美,构思如何巧妙,都不足以打动读者。新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应完成的主要任务是:写作要感情真挚,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与真切体验。所以,小学生的作文无论是写事、写人还是描景,都要带有一定的感情。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写出真情实感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标准对写作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学生作文要有真情实感,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文章的感情要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那么,如何才能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写出感情真挚的好文章呢?本人有以下几点经验:  相似文献   

7.
方卫华 《广西教育》2006,(7C):43-44
离奇的故事,巧妙的构思,飞扬的文采,这样的文章确实吸引人,但这并不是作文成功的惟一因素。事实上.感情真挚,语言朴素的作文也同样可以成为佳作。  相似文献   

8.
张艳霞 《考试周刊》2013,(97):45-45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作文教学中,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高考作文分等评分标准》将"感情真挚"列为基础等级中的最高一等(第一等)。感情真挚,即感情真诚恳切。"真"即真诚,真切;"挚"即诚恳,恳挚。正所谓言为心声,文章应该是作者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感情真挚是指文章中所表达的对社会、人生、生活的发自内心的真  相似文献   

9.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想让学生能够将真实情感写出来,能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就要让学生能够学会用心感受体验并思考生活,让学生学会细致地观察生活,灵活地调用学习过的写作知识和技巧,用更为独特的方式,将内心情感和想法抒发出来,从而实现我手写我心的写作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常常见到“情感的伪化”:如虚情假意的“浅吟轻唱”,空话连篇的“文字泡沫”,全然不见少年出乎自然的纯真和本该属于他们这个年龄的独特体验,字里行间“神圣”得再也找不回一个真实的自我.这些陈词滥调的背后,是小学生对作文兴趣的消退,真情失落业已成为作文教学中的痼疾。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要努力让小学生在作文中表达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11.
12.
赵永胜 《考试周刊》2012,(41):41-41
个性化作文教学是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提出的作文教学改革新理念,是对传统作文教学中存在的模式化弊端的反思和纠正,是初中作文教学的一个历久弥新的课题。只有运用自己独特的思维去观察、感受、想象、获取,学生才能写出独具个性的作文来。  相似文献   

13.
写作中要让学生的真情在作文中渗透,作文在真情中升华。在有意识,有计划的训练实践下,学生将形成稳定的情感素质,而稳定的情感素质将又会极大地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是否有真情实感是衡量一篇文章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准,同时是一般中学生在写作中遇到的最头疼的一个问题。怎样才能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呢?作者认为可以采用叙述亲身经历、多用细节描写、写清人事要素、还原生活真实和景物渲染氛围等方法使文章具有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15.
初中语文之作文教学,占据着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但就作文教学的现状和中学生的写作水平来说,还是不尽如人意。在作文教学中,如何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写出"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习作,这是时代对语文教师提出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1924年叶圣陶先生在《作论》里提出:“我们作,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写出内心的感兴。”如今80多年过去了,再回过头看一看小学生的作,最大的问题还是空话、假话、成人话。如何引导学生在习作中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笔在小学作教学中作了些探讨。  相似文献   

17.
作文的真实性是作文的生命,可当前大部分学生作文内容空洞虚无,感情无病呻吟,写作教学似乎走入山穷水尽的地步,为了解决困扰作文教学的瓶颈问题,尝试提出写真事、抒真情,给作文教学注入源头活水的做法。  相似文献   

18.
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但是在实际写作中,这又是最难做到的一点。学生总是把重点放在如何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如何运用丰富的想像和联想,丰富内容的表达上了,这样一来,写出来的作文或许文采斐然,或许纲举目张,但是细细品味,却总觉得提高了技术的含量降低了艺术的品味,多了词藻的堆砌少了真情的流露。更不用说那些批阅时常遇到的类似于政治说教的文章,看多了真觉得淡而无味,面目可憎了。那么怎样才能让真情实感走进学生作文呢?笔者做了一下分析。  相似文献   

19.
《语课程标准》对初中学段的写作提出这样的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在2006年各地中考作命题的要求中,“独特感受”、“真切体验”这些关键词语频频出现,对新课程标准作出了积极而具体的回应,例如吉林省中考卷就明确提出“要自由地、有创意地表达真情实感”。可是批阅了2006年中考作,阅卷老师普遍认为“怦然心动”的感觉鲜有出现,倒是作的“假”、“平”、“空”、“俗”等弊病依然大量存在。那么,怎样才能使阅卷老师“怦然心动”呢?答案是:你必须让自己指尖流出“真心”、“真情”之韵,拨动“个性”、“创新”之弦,弹奏“感受独特”、“体验真切”之曲。[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在教学实践中,虽然多数学生在作文中能够表达真情实感,但是说假话、大话、空话的现象仍不少见,在一个班级中,作文基本上能表达真情实感的,通常占到全班人数的70%左右;这之中,虽然表达了真情实感但是缺少生气的又要占到一半左右;而表达了真情实感却情感取向偏激的文章约占15%;如果要求既有创新又不说假、大、空、套话的文章,数量就很少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