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根据新课标精神,阅读教学重在培养学生感受、理解、评价和鉴赏的能力。从学生的综合发展来考量,不同学段的阅读教学有不同的侧重点。在《理想的风筝》一课中,学生对文本故事的理解和把握比较容易,但从中感受并体味深刻的内涵则有一定的难度,这也是本课教学的深刻性所在。如何将情感和思考结合起来,催生读写结合的生长点呢?一、循情而入,初读悟深情《理想的风筝》是作家苏叔阳的一篇回忆性散文。他用温婉而深情的文字回忆自己的刘老师,以他上课和放风筝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学生是独特的个体,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同,所以在阅读中获得的感受、体验、理解也就各异.  相似文献   

3.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渗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当前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文章旨在从确立现代阅读教学理念和构建新型阅读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探讨,重视阅读感受、品析和体验,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以提高学生阅读的感受、理解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根据新课标对阅读教学的要求,本文着力从培养阅读习惯和提高阅读能力两方面谈谈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5.
新《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对阅读教学的第一点要求就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是实现阅读教学的一个主要目标.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又重在“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是一种对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考察.这种能力又必须“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所谓“学生独特的感受”应该就是学生在自己有限的知识水平基础上,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即所谓的“语感”.  相似文献   

6.
实施新课程以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十分强调引导学生品读.通过品读,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感受文本蕴含的意韵.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有效品读呢? 一、个性化品读——彰显学生个性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阅读教学中“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确实,学生是带着自己的思想走入文本的,在阅读课上,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品读,这样才能充分彰显学生的个性.  相似文献   

7.
<正>注重感受体现了语文课程的特性,遵循了语文学习的规律,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的韵律、形象和意境,引导学生感受的主要策略有:朗读、对比、想象、移情等。对阅读教学中"感受"的思考和实践需从理论上进行深层的追问,从具体实施策略上进行深入的探寻,使其成为提高阅读教学实效的新的增长点。一、对"感受"对象的思考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1.感受语言的韵律。教材中有许多语言,或整齐,或参差,  相似文献   

8.
英语阅读和汉语阅读一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只有多阅读,在阅读中学习生词、感受语法等,才能让学生对英语这门语言多一些理解,从而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初中英语的阅读教学需要有规律性地展开,结合生词、阅读技巧等有效进行阅读教学训练。  相似文献   

9.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使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通过阅读引导学生向往美好的情境,关注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感受不同的语气。”无论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还是培养学生社会实践的能力,阅读教学均应放在教学重要的位置。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不注意阅读教学,致使很多学生在阅读时结结巴巴、去字加字,不注意词、句、段之间的停顿,或随意读断句子,至于文章的思想内容,写作目的、文体风格等内在的东西,就无法顾及了。因此,小学语文的教学必须重视阅读教学。那么怎样才能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从认读开始,逐步培养学生理解、鉴赏和摄取的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不仅仅参考教参中的分析和解释,还要重视学生自己的分析和理解。朱熹有句名言说的好“:教学如扶醉人”,我们应该在阅读教学中注重扶,而不能以固定的分析和解释去代替学生的理解,语文文字的理解和解释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如果我们在学生按照自己分析和理解的基础之上加以引导,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不仅有利于学生阅...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应着力强化学生的阅读实践,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格教育,倡导个性化教学,可以避免抽象说理这一不利因素,增强语文教学的生命力.在传授语文知识的过程中,结合课文的具体语言环境、具体文章的内容,运用阅读教学,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的个性特长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逐步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11.
语文阅读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不同性格、经历和生长环境的学生,阅读同一篇作品的感受自然也不尽相同,教师要注意保护和挖掘学生对作品的不同理解,给学生以充分自主学习的空间,引导学生在对作品反复咀嚼、感悟中完善和提高自己.  相似文献   

12.
《普通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个性化阅读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方法,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学生是中心,教师是引导;学生在对文本展开自我思考、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形成个性化的感受和感悟。笔者结合自身经验,从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探索、个性化阅读教学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展开探讨,希望对我国中学语文教学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靳立芳 《新疆教育》2013,(5):136-136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体验性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散文又具有作家独特的创作风格,这要求教师在散文阅读教学中注重对文本的深度挖掘,珍视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体验和理解,从而多角度地探究文本的内涵.结合初中语文现代散文阅读教学探讨在活动体验、语言品味、情境还原中解读散文真实内蕴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强调阅读教学中“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有独特体验,引导和深化其独特体验,从而获得对文章意义的不同建构。  相似文献   

16.
随着语文新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愈来愈显得重要,“读风”盛行起来,有“读”占鳌头之势。新课程标准对不同学段的学生的阅读量、阅读目标、阅读策略都作了具体的要求,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让学生自己去进行阅读实践,自己去感受、思考,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从中得到营养”“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  相似文献   

17.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帮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有成效的阅读方法,是语文教学头等重要的任务。本文结合教学实际,从学法指导的角度,对阅读教学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18.
文本是阅读教学中师生间展开对话的中介,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直接关系到阅读教学的成败和效率。在具体的阅读教学实践中,作为教学活动构成要素的学生、文本、教师都会影响到对文本的理解。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理解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只有坚持从学生从自身的实际经验出发,结合文本的不同特点、对阅读活动的不同要求,并且适时合理地发挥教师的辅助和引导作用,才能最终实现对文本的有效理解。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已经显现出其弊端,学生通常是在死记硬背中找寻阅读理解的套路,而不是真正从文章出发进行不断的探索和思考。在此背景下,探究性阅读教学的出现就显得弥足珍贵,该方法强调学生的主观感受,教师可以用引导的方式来促使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善于用自己的方式和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这也是阅读教学的大革命。将结合具体的阅读教学实践,简述如何在初中语文中展开探究性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20.
正崔峦老师说:"作文教学的根在阅读教学。"实践表明:读写结合能够使理解和运用相得益彰。阅读教学中,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做到读写渗透、读写结合,可以促进作文能力的提高。从系统学角度来说,学生阅读是输入,书写是输出。阅读的终极目标是输出,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自由表达。因此,理解的终极目标是运用。人教版小学语文五下第七单元围绕"作家笔下的人"主题安排课文,目的就是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作家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