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是姜夔《念奴娇·闹红一舸》中的名句。清雅的荷香吸引了作者,他有感而发,因此诗句也非常美丽。其实,课本上的哪一篇诗文不是作者受现实之美的触发而写的?所以,语文教学应该重视审美教育,让学生学会感受诗文之美,这是审美能力培养的第一步。一、读悟韵律美"讲解使人知道,朗读使人感受。"热爱朗读并会读书,对一个孩子来说是最大的财富。朗读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在语文教学中,因为考试的需要,我们往往重视字、词、句、  相似文献   

2.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课文《春》是开展审美教学的典范之作.文章从朴素的语文之美、精准的修辞之美、奇妙的意境之美分析《春》所蕴含的审美内涵,在充分发掘审美内涵的基础上,从古典诗句引入、审美诵读、主动探究、多媒体意境重现等环节开展审美教学,从而帮助学生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  相似文献   

3.
顾子欣 《教育》2014,(11):66-66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是中国古典文学和中国古代审美文化艺术的特殊载体.教学时,引导学生鉴赏以中国古诗文为载体的审美艺术,需要学生具备一定层次的审美心理,学生才能在感受古诗文的美、体验古诗文的美、再现古代文的美、再造古诗文的美的过程中提高鉴赏品位,提升精神境界.这是古诗文教学的基本特性和教学目标,是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反复强调的教学理念.那么,在古诗文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心理呢?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行,古诗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忽视经典古诗文中所蕴含的美学特质,要发掘并利用经典古诗文中所蕴含的审美因素,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也受到美的熏陶,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本文简要阐述了高中古诗文的美之所在,并对加强高中古诗文审美教育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诗人叶芝尊奉非功利的神秘超然之美与精英视角的英式牧歌之美。此种审美理想,势必与工业文明社会、爱尔兰的政治现实,发生不可避免的冲突。本文从叶芝的审美理想与社会现实的冲突入手,对《勒达》一诗展开文本分析,揭示诗句中暗喻的诗人在冲突两端之间,从畏惧、逃避到勇敢面对乃至和谐互动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3,(A1):20-21
在高中语文学习中,历代诗文都占有重点地位,但是学生对作为历史人文瑰宝的古诗文感到棘手。古代诗文蕴含着语言美、意境美和精神美。学生有效学习了大量的古典诗文,可以增强学生对古诗文的审美感悟,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古诗文的美的感知和鉴赏,提高他们的语文素质和审美能力。本文介绍了古诗文审美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加强古诗文审美教育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7.
古典诗词中常有超常的"省略",从审美角度而言,诗歌语言中的省略与中国水墨画的"留白"有异曲同工之妙,语法成分的省略并未使诗句的整体语义减损,相反可使诗歌语言产生语义的扩展.因而,在诗学上,"省略"具有独特的诗学审美价值:从语言形式表层而言,可形成语言风格的简约凝练之美;从欣赏心理深层而言,使诗歌产生含蓄想象的艺术之美,拓宽诗意联想的空间,是形成汉语诗意的诗化基因.  相似文献   

8.
达到“仁”的境界,是孔子的最高审美理想;“仁”、尽善尽美、“中和之美”构成了孔子的审美准则;而心灵充实之谓美,“人的自然化”之谓美,心灵的“自由”之谓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壮美当是孔子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9.
达到“仁”的境界,是孔子的最高审美理想;“仁”、尽善尽美、“中和之美”构成了孔子的审美准则;而心灵充实之谓美,“人的自然化”之谓美,心灵的“自由”之谓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壮美当是孔子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0.
《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试结合中学语文文本实际,从发现自然之美、寻求生活之美、感受意境之美、挖掘意蕴之美、领悟情感之美、剖析形象之美、品味语言之美、理出结构之美等八个方面对如何进行审美教育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美育博得了广大语文教师的关注,高中古诗文又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开展美育活动提供了极其丰富而可靠的文本资源,它是语文课堂进行美育的好媒介。一.高中古诗文教学中的美育内涵高中古诗文教学中的美育内涵应包括审美感受力、审美鉴赏力和审美创造力。"审美感受力"就是审美主  相似文献   

12.
经典诗文不仅传递着永恒的真善美,还以其巨大的艺术魅力,给人们来了审美的愉悦和享受。在古诗词教学中渗透审美品质的培养,把握古诗词的情感美、情趣美,语言美,能塑造学生完善的审美人格。  相似文献   

13.
让学生感动     
语文教材是集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哲理美于一身的仓库。从教学内容看,宇宙人生包罗万象,诗文词赋姹紫嫣红,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得天独厚的审美价值。如何利用语文教材的审美优势和情感优势,让学生感动呢? 一、只有先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学生 所谓感动,就是思想上和情感上的认同,就是心灵之弦的共鸣。在文学作品中,文学形象、文学意境  相似文献   

14.
意象、空灵、神韵是樊忠慰组诗《都是为着爱》的审美特征.樊诗运用书写灵魂的手段和方法,以情感代替逻辑,以变异代替常规,以"神似"代替了"形似",创造了意象美、神韵美、空灵美的诗句,给读者留下了无限想象的美的空间.  相似文献   

15.
吕佩君 《教师》2011,(15):33-33
古典诗文博大精深,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古诗文中不仅蕴涵着崇高的人格美和深刻的智性美,更沉积着一个伟大民族不灭的精魂。多诵读古诗文,有助于学生提高人文素养,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6.
千古名篇《滕王阁序》,文质彬彬,尽善尽美,国人特殊的审美人生化作作者胸中的自然之美,人事之美,命运之美。相通于中国传统文化“和”的精髓,深得后世赞美  相似文献   

17.
“审美—立美”教育模式建构(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系统科学原理,从真善美三者统一的审美视点出发。探讨和建立了“艺术美三原理”和“科学美三原理”,以此作为“审美-立美”教育模式的理论基础,建构出“审美-立美”教育模式。提出:教育美=艺术美×科学美。“审美”是认识美之所在,“立美”是创建美之实践。“审美-立美”教育模式的主要特征是:从“审美视点”出发.经过“对立范畴”的转化,从而达到“立美建构”。  相似文献   

18.
词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种特殊形式,相对于传统诗文,更具有浓郁和鲜明的审美特征。该文重点论述了词的形体美、音乐美、抒情美和意境美等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9.
美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在语文教学中不断培养并加强学生的审美能力,是施教者的一项重大任务。美育具有形象性强,情感色彩浓郁,认知过程潜移默化等特点。教材中美育因素充实,审美式样丰富:其中有的体现意境之美;有的展示情操之美;有的突出哲理之美;这就为我们的学生提供了丰厚的审美对象。  相似文献   

20.
浅谈英语自身的审美特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审美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审美教育的根本原則是“立美育人”。要立英语教学自身之美,其首要途径是挖掘英语自身所蕴含的审美因素,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英语自身的审美特性,提高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