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近期,研读了于永正、王兰、窦桂梅等名师的多年前的低年级教学课例,依然感受到当时课堂的活力与魅力。置身名师的课堂,时时刻刻感受到的是"有趣"和"有情",积极的情绪体验始终伴随着课堂。他们的课堂以趣味化、活动化、个性化、激情化吸引着孩子,给我们带来感动和温馨。一、教学设计趣味化【经典课例】于永正老师执教《草》的教学片断:师:小朋友,放学回家谁愿意把这首诗背给妈妈听?(学生纷纷举手)现在,我当妈妈好吗?师:(学生背完)好!我的女儿真聪明,老师刚教完就会  相似文献   

2.
一、通过模仿,感受名师的教学艺术 我觉得学习书法的一些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在学习书法的初始阶段,大多要描红与仿写,我觉得模仿课就类似于描红与仿写。基于这样的认识,我认为这种模仿还是需要的。通过对名师课堂的模仿,我们能切身感受到名师的教学艺术。当然,我们不能一味地模仿名师的课堂,站在技术层面上演练名师的经典手法,简单移植和照搬名师的教学技巧与方法,而应该不断地去感悟思索名师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因为教学情境是在不断变化着的。如果我们脱离了具体的教学对象,把名师的一些具体“招式”从整个教学情境中剥离出来,生搬硬套,其效果自然不理想。  相似文献   

3.
倾听——走进“名师会客厅”,打开“名师老照片”,聆听四名师讲述动人的教育往事,感受他们的人生智慧和敬业精神;在“名师访谈”现场,四名师深情回首来时路,道不尽探索之苦、成功之乐,说不完爱的教育、梦的追求。欣赏——这里有我们精心选编的“名师新课”,从他们的简约设计和备课说法中,您可以感受到新课标精神在老教师身上的成功践行;这里有他们精彩课堂的“经典回放”,欣赏这些脍炙人口的“名师名作”,如何能不由衷地感佩这些令人赞叹的”大家手笔”?领悟——名师成功的奥秘在哪里?他们不同的思想和风格是什么?看看“名师自述”,想想个中…  相似文献   

4.
在聆听名师的课时,总能感受到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积极思考,进行独特的体验并作出富有创造性的回答,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平时教学时也曾尝试过用名师的教学设计去教,可总是达不到理想的效果。经过一番深思,笔者认为名师的课都有一种内隐的“魔力”——优化的课堂评价语。课堂评价语是指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的回答、作业、演示表现所作出的评价性语言。  相似文献   

5.
以“落实素质教育理念,减负增效,提升质量”为核心,在郭红卫名师工作室引领带动下,大连市第五十八中学深入推进高效课堂教学研究,优化课堂结构,探求教学过程效益最优化,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郭红卫名师工作室把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有效运用于“431”课堂教学模式中,让课堂教学生机无限,学生的潜能得到了有效开发,使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  相似文献   

6.
<正>最早认识孙琍老师,是在孙琍老师负责主持的浙江省教研重点课题“区域推进经典儿童文学阅读的实践探索”研究中,感受到的是“孙琍名师工作坊”成员对经典儿童文学阅读研究的智慧和热情。“孙琍名师工作坊”的老师们通过课题研究聚焦经典阅读课堂,通过课堂研究、课例交流、沙龙分享等形式,充分发挥经典文学作品的教育作用,让学生通过阅读经典文学,更好地理解语文知识,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7.
“名师课堂”是教育部为推进教育均衡重点打造的“三个课堂”之一。文章以香洲名师课堂为例,探索了基于名师在线授课中心的香洲名师课堂教学模式,开展了香洲名师课堂的应用实践,分析了香洲名师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成效,并在总结应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常态开展名师课堂活动的对策建议,为其他地区开展“名师课堂”教学活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和着暖暖的春风结束了短短5日北京之行,在与名师零距离的接触中,我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名师的风范.无论是才华横溢的王菘舟,激情课堂的王文丽,还是简约朴实的李卫东,都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我再一次审视我和我的课堂,陷入了深深地思索之中.  相似文献   

9.
周洪芬 《河北教育》2005,(17):29-29
和着暖暖的春风结束了短短5日北京之行,在与名师零距离的接触中,我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名师的风范。无论是才华横溢的王菘舟,激情课堂的王文丽,还是简约朴实的李卫东,都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我再一次审视我和我的课堂,陷入了深深地思索之中。  相似文献   

10.
“大道至简”,真水无香,面对费时费力、负担重的课堂现状,政治教师要以名师“简于形,精于神”的课堂为榜样,改繁琐为简约、改呆板为灵动,追求深刻的简单,营造简约化政治课堂,产生以简驭繁、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张晓震 《教育》2008,(2):40-41
一个初涉教育的工作者如何修炼才能成为名师呢?这个问题困惑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教育工作者们。《教育》旬刊记者在北京一些中小学采访时强烈感受到基层老师们对于成为名师的渴望,但同时,面对新时代的教育环境和不断变化的学生,在教学教法和管理等方面往往因为得不到及时的指导而常常陷入手足无措的窘境。“欲做名师,先从名师”,这句话绝非无的放矢,那么,就让我们来看看“名师”们是怎样教学的吧。  相似文献   

12.
“同学们,现在请跟着网上名师一起朗读课文……”日前,上杭县庐丰横岗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们正通过新建的“班班通”多媒体设备跟着网上名师学习课文朗读,江老师在一旁进行指导。“我们终于告别了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上课的时代。”看着孩子们朗读时喜悦的表情,江老师充满了幸福感。该校开通“班班通”两个月来,教师和学生都深切感受到现代教育技术给课堂带来的便利和惬意。  相似文献   

13.
经常上示范课或研究课的教师展示出来的精彩课堂,是一点点“熬”出来的。名师每一阶段“熬”出来的课堂代表作,都是名师智慧努力和精神探索的结晶。我们要悉心研究名师的课堂教学,学习名师“熬”的精髓,在分享与体验名师课堂的精彩中,积攒成长的力量与方法,这对于广大一线教师的专业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蒋萍 《贵州教育》2010,(17):45-46
2010年5月15日至17日,笔者有幸参加了贵州省盛典佰育培训中心举办的全国第三届“赢在课堂”小学数学名师经典课堂观摩研讨会,现场观摩了吴正宪、张齐华、徐长青、贲友林、王延安五位全国小学数学教育名师的精彩课堂,并聆听了他们见解独特、观点鲜明的实战讲座,感悟很深,受益匪浅,就像久旱的禾苗得到了春雨的滋润,真正感受到了数学课堂教学的魅力。下面回顾一下这次研讨会的精彩片段及笔者的感悟。  相似文献   

15.
孔维清 《小学语文》2012,(10):15-16
名师的课堂教学常常受到一线教师的追捧与膜拜。教师在感叹名师课堂“气象万千,浑然天成”的同时,也在一心一意地进行着“捕红”:照搬完整的教学设计,套用精彩的教学语言。然而教学效果却与名师大相径庭。究其原由,在于学习名师只知其形,不知其义。“描红”是学习名师的起步,但不是目的。要真正汲取并内化名师课堂教学的真谛,除了“描红”之外,还要经历“仿形”“创新”,才能实现教学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由江苏教育出版社组织全省各科名师编写的全国第一套与教学同步的《课堂笔记》于近日面市,标志着教辅书籍进入“魔法时代”。这部凝结着名师多年数学心得的“魔法学校系列丛书”之《课堂笔记》就是奉献给学生的一部宝典。  相似文献   

17.
张建凤 《新疆教育》2012,(17):119-119
看着平时并不出色的一群孩子,在名师的诱导上,却像变了个人,都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思维活跃,妙语连珠,真像着了什么“魔”似的。到底有一种什么样的“魔力”深深吸引着孩子们?几番思索,才有所感晤,且不说名师那精心巧妙的课堂设计,当我们把目光聚焦于他们的课堂评价语时,感受到的是激情背后的那种丰厚的文化底蕴,那种尊重生命、发展生命的崇高理念。天真可爱的小学生都非常重视教师的评价,有的评价语言往往会左右学生这一节课的情绪,甚至是一生的命运。我觉得教师评价的语言应充满爱心、充满灵性、充满智慧、充满尊重、充满信任、充满着幽默与风趣,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8.
张翼 《湖北教育》2008,(5):20-21
名师的课堂,总让人耳目一新,深感钦佩。一位位名师或幽默诙谐,或娓娓道来,或慷慨激昂,向我们展示了他们丰厚的文化底蕴、开阔的课程视野、高超的教育智慧和过硬的专业素质。走进他们的课堂,我深深地感受到他们的魅力与光彩。  相似文献   

19.
学课是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一种重要途径。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近年来推出了“课堂新时空·名师课堂”展示活动,供广大青年教师观摩,学习。该活动注重揭示数学教学本质,展示数学思想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树立课堂教学示范;学名师教学,模仿名师上课,把“名师效应”迁移到普通课堂,传播“名师课堂”正能量,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名师教学机智例谈》一书选取了多位名师精彩的教学片段及其睿智的教学反思。他们或激情澎湃,或婉约温润,无论是意外收获、错出精彩,还是急中生智、借题发挥,总能给人许多启示。读着这本书,欣赏着名师们在课堂呈现的“惊涛骇浪”中从容不迫地“乘风破浪”,咀嚼着那些给人以深刻启迪的教学反思,让人不由得为他们的机智处理拍案叫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