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本文分析了日本国家创新系统的演进过程。文中将日本国家创新体系的演变归纳为四个时期,即德川时代是日本科学技术的孕育期(1603—1867),明治时代至二战前是日本国家创新系统的构建期(1868—1945),战后至七十年代末是日本国家创新系统的重建与发展期(1945—1979),八十年代后是日本国家的创新系统的调整与完善期(1980-)。上篇分析了二战前日本国家创新系统的演变情况;本篇主要分析二战后日本国家创新系统的演变情况。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日本国家创新系统的演进过程。文中将日本国家创新体系的演变归纳为四个时期,即德川时代是日本科学技术的孕育期(1603-1867),明治时代至二战前是日本国家创新系统的构建期(1868-1945),战后至七十年度末是日本国家创新系统的重建与发展期(1945-1979),八十年代后是日本国家的创新系统的调整与完善期(1980-)。本篇主要分析德川时代、以及明治时代至二战前两个阶段日本国家创新系统的演变情况。  相似文献   

4.
从“创新系统”到“创新生态系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回顾了创新研究从创新系统走向创新生态系统的历程、现状和问题,考察了目前关于创新生态系统的概念、框架和模型,探讨了创新生态系统的动态性、栖息性与生长性,进而考虑了建设和完善创新生态、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5.
古代中国是一个发明的国度。中国人首先栽培水稻和茶树等作物,发明了丝绸、瓷器和机械时钟等。中国技术在11世纪前后基本上满足了古代农业社会的需求。19世纪60年代,中国开始技术"换道"发展,即引进和模仿西方技术,兴办近代工业。20世纪30年代前建立了工程科学。20世纪50年代,构建了比较完整的科研体系、工业体系和教育体系。在改革开放时期,通过引进技术来实现产业升级,并努力创新产品。20世纪90年代,将创新视为技术和经济发展的关键。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决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面对各种挑战,中国应研判本国科技处于什么发展阶段,做好科技布局和改革,有效地增强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日本是少数达到西方国家工业发达程度的东方国家。日本的崛起曾引起西方社会的极大震动。因为在过去的40年内,日本恰恰在西方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技术创新领域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并在许多领域打败了西方的大企业。这之中有索尼、佳能、丰田等企业。由于语言和管理体制的不  相似文献   

7.
以235家高新技术企业为实证样本,研究柔性人力资源管理(含资源柔性人力资源管理与协调柔性人力资源管理)、环境竞争性和双元创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资源柔性人力资源管理、协调柔性人力资源管理均能够促进双元创新;与协调柔性人力资源管理相比,资源柔性人力资源管理对双元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强;环境竞争性能够正向调节资源柔性人力资源管理与双元创新之间的关系,而环境竞争性仅正向调节协调柔性人力资源管理与突破性创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柔性人力资源管理(含资源柔性人力资源管理与协调柔性人力资源管理)、环境竞争性和双元创新之间的关系。以235家高新技术企业为实证样本,结果表明:资源柔性人力资源管理、协调柔性人力资源管理均能够促进双元创新;与协调柔性人力资源管理相比,资源柔性人力资源管理对双元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强。环境竞争性能够正向调节资源柔性人力资源管理与双元创新之间的关系,而环境竞争性仅正向调节协调柔性人力资源管理与突破性创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日本第八次技术预见方法的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与前七次技术预见相比,日本第八次技术预见方法进行了若干重大创新,既包括一直使用的德尔菲调查方法上的创新,如改革预测内容层次结构、改进问卷等,也包括创新性地使用引文分析、经济社会需求调查分析、情景分析方法,使四种方法相互支持,是日本技术预见历史上方法论方面的突破和跨越。  相似文献   

10.
分析创新系统的一般构成、主要功能和基本特征的基础,提出了中国对外贸易创新系统的构成及其特殊性和创建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1.
美国、日本作为世界公认的经济强国和创新型国家,各自国家创新系统的发展历程却经历了不同的路径,形成的创新系统既有相同之处又存在相异点。本文在分析美国、日本各自国家创新系统的演进脉络特点的基础上,对两国的创新系统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2.
创新跳跃指的是企业创新行为在时间维度上的变动性,表征了企业识别未来的技术轨迹、探索未来的技术机会、摆脱现有的技术发展惯例。本文针对现有创新跳跃文献对前因关注不够的不足,基于双元转换视角,从技术知识系统及其属性的角度入手,探索创新跳跃的知识基础前因。基于489家新兴企业的研究发现,技术知识系统的多样性对创新跳跃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相关多样性比不相关多样性的正向作用更大;技术知识系统的独特性与创新跳跃间呈倒U型关系。本文的研究拓展了"创新跳跃"前因的研究,也为企业构建合理的技术知识系统以探索未来的技术机会,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军民一体化是当今世界各国国家创新系统演进的共同趋势,本文特别分析了美国和日本国家创新系统演进中的军民一体化模式,从而得出其中蕴含的两用政策寓意,并对两用政策内涵进行具体剖析。  相似文献   

14.
【英】拉杰什.纳如拉/著冷民何希志/译出版日期:2011年5月定价:38元【作者】拉杰什.纳如拉,现为英国瑞丁大学商学院国际商务教授,国际商务和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纳如拉教授具有丰富的研究教学经验,  相似文献   

15.
技术系统和创新系统:观点及其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志刚 《软科学》2003,17(3):74-77
物化的技术系统是在技术相关研究中最早采用系统观点的概念。从新熊彼特创新理论出发,一些学者提出了将支持技术创新的制度网络作为研究对象的国家创新系统、技术系统、部门创新系统、区域创新系统等方法,这些方法在普遍接受交互学习理论和进化理论的基础上,对于系统的构成和边界的确定存在明显分歧。  相似文献   

16.
17.
18.
新型举国体制下跨区域创新系统的重要性凸显,但现有研究对数字技术进步引发的跨区域创新现象讨论不足。本文研究了场景驱动跨区域创新系统的核心要素和未来研究趋势。结合场景理论,将跨区域创新系统定义为基于融合创新场景形成的区域子系统间相互耦合的系统。跨区域创新主体借助数字技术共同在虚拟空间构建融合创新场景,其概念公式为“虚拟空间+想象结构+融合的区域精神→融合创新场景”。跨区域创新系统能够服务于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创新发展战略和新型举国体制的创新治理,其未来研究方向包括创新场景虚拟化、创新主体分散化、创新治理平台化背景下的认知更新、构建路径和治理逻辑。研究结果丰富并拓展了区域创新系统理论,并在微观和区域政策层面提供了相应启示。  相似文献   

19.
技术预见可选定能产生最大经济与社会效益的战略研究领域和通用新技术,其作用已得到认可。但技术预见不仅是一个预测方法的运用,而且是由技术预见管理与维护子系统、技术预见专家子系统、方法子系统、信息子系统和关键技术子系统等组成的系统。建立技术预见系统观、加强技术预见系统构建,才能让技术预见活动更富有生命力和作用力。  相似文献   

20.
智慧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创新生态系统,面临从竞争优势构建转向可持续发展的各种挑战。已有的动态能力研究尚未深入探讨创新生态系统情境下的独特动态能力及其对城市可持续性的影响机制。研究通过分析来自浙江省的三个智慧城市案例,剖析了案例城市如何发展动态能力、组合使用动态能力以实现智慧城市创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案例研究识别了三组智慧城市创新生态系统的动态能力,分别是生态系统感知能力、生态系统捕获能力和生态系统重新配置能力。在此基础上,研究提出了动态能力分析框架,生态主通过协同技术创新和制度公平的统一价值主张,协同顶层设计和基层创新的多元参与机制,协同数据开放和数据保护的数字治理机制,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将动态能力的作用边界从组织内部延伸至创新生态系统,将动态能力的后果分析从竞争力构建转向城市创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拓展了动态能力和创新生态系统研究,为智慧城市的研究增加了新的维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