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使用收入导向型多维相对贫困测度方法识别农村家庭的贫困状况,构建二元Logistic模型和多重中介效应模型,研究教育对农村家庭多维相对贫困的影响及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多维相对贫困程度越深,教育维度受到剥夺的概率也越大;教育减贫效应显著,越是贫困的群体,教育的减贫效应越大;受教育程度越高,减贫效应越大;金融资本、物质资本、自然资本在教育减贫中发挥中介作用,在极端贫困状态下,社会资本取代自然资本的地位,发挥中介作用;教育的减贫效应随着居民年龄的提升,边际效应递减;相比于东部和中部,教育对西部地区农村居民减贫的影响更大.进入"后扶贫时代",在充分发挥教育对缓解农村家庭多维相对贫困作用的基础上,应将教育资源向相对贫困的个体、家庭和地区倾斜.  相似文献   

2.
西部农村贫困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农村是我国贫困问题最严重的地区。贫困问题的存在,成为影响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对于解决西部农村地区的贫困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贫困文化是影响我国西部农村贫困的主要因素。我国西部农村贫困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听天由命,消极的人生观;知识无用,落后的教育观;"等、靠、要"的懒汉观;市场意识淡薄的经济观;陈旧保守的婚育观,在分析发展教育可以改变这种贫困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通过加强西部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远程教育等路径,旨在走好教育扶贫道路,实现我国西部农村反贫困。  相似文献   

4.
西部地区反贫困:约束和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贫困人口呈现两个显著特征:一是绝大多数集中在农村;二是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因此,中国的贫困主要是西部的贫困,而西部的贫困主要是农民的贫困,现实决定了中国反贫困的战略侧重点是西部农民。要从根本上解决西部地区的贫困问题,须从改善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消除西部农民的经济性贫困、知识性贫困和保障性贫困四方面人手。只要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西部农民形成合力,持之以恒,西部地区的反贫困必将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相似文献   

5.
农村贫困问题是关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性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而分析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家庭的贫困脆弱性影响,对回答好按期实现脱贫目标这一命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方面,贫困脆弱性方法能够对贫困人口脱贫与非贫困人口返贫共同进行描述,克服了传统研究方法中只关注当期收入(消费)贫困问题的缺点;另一方面,研究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家庭的影响能够帮助扶贫工作更好地借助农村人口的内生动力,提高扶贫的效率。为了控制劳动力禀赋差异导致的误判,研究中利用了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倍差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贫困线标准下(1美元、1.25美元和2美元),劳动力外出都能显著降低家庭的贫困脆弱性,该结论对于暂时性贫困人群、慢性贫困人群和全体样本都成立,具有稳健性。为了更好地帮助农村家庭持久脱贫,充分利用农村人口脱贫的内生动力,党和政府应该将有序引导农村劳动力流动作为扶贫规划的重要内容,积极为农村劳动力提高人力资本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务,为外出务工劳动力提供适宜的社会保障服务,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乡村繁荣。  相似文献   

6.
子女教育是影响农村家庭贫困变动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对14省区609户农村家庭调查结果分析,发现子女教育有加深父代家庭贫困状况的迹象,子女接受教育程度越高,自身一代家庭摆脱贫困的比例越高,并且能传承下代家庭使其免受贫困;家庭贫困代际变动的断裂点为15年(大专教育)。  相似文献   

7.
缓解少数民族聚居区农村贫困问题是一项重要的课题,该文利用湘西自治州三县六个行政村的321份参与式评估农村住户问卷调查数据,从家庭结构、户主特征、风险冲击、生计方式四个方面等十二个指标分组进行交叉分析,探讨总结湘西少数民族聚居区农户贫困特征。研究表明,良好的家庭结构和农户教育文化水平与低贫困发生率具有内在一致性,而弱质型户主农户和高于贫困线且人均收入一般农户更易陷入贫困恶性循环,同时湘西地区农户劳动力负担、医疗教育以及不稳定性生计收入等贫困风险因素依然不减。  相似文献   

8.
防范农村贫困儿童失学的政府资助体系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农村儿童失学问题依然严重,如何有效地防范农村儿童失学,这既是发展和振兴我国农村教育的重点,也是难点。“不上学等着穷,上了学立刻穷”的两难困境正在折磨着农村百姓,折磨着农村教育。失学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也正是农村家庭的贫困。据政协委员林兴反映:“因为落后,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失学率、  相似文献   

9.
贵州是我国西部多民族聚居的省份,也是我国贫困问题最突出的欠发达省份,贵州的贫困根源在于农村的贫困.基于统计数据对贵州农村的贫困问题进行系统分析,结合实际,文章提出了具体实施方法和相关措施,旨在为促进贵州尽快实现富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西部农村是我国贫困问题最严重的地区.贫困问题的存在,成为影响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对于解决西部农村地区的贫困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精神贫困问题愈发凸显的问题,对农村空巢老人精神贫困问题的表征和成因进行研究。表征集中表现为情感需求贫困、人际贫困、教育贫困和能力贫困。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综合的,既有农村空巢老人内生动力缺乏的因素,也有“四化”催生的时代性障碍以及外援性有效供给不足的因素。基于此,缓解农村空巢老人精神贫困亟须构建“四位一体”的长效治理机制:个体层面,强化农村空巢老人精神自养意识和能力;家庭层面,从物质养老向精神养老转型;社会层面,培育发展特色项目;政府层面,加强兜底保障建设。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扶贫工作实现从消除绝对贫困转向缓解相对贫困的历史性跨越背景下,相对贫困的代际传递成为制约社会公平和经济稳定的重要因素,深度解析教育在其中的阻断作用可为新时期扶贫工作提供有益参考。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8年微观数据,首先采用代际收入转移矩阵考察我国相对贫困代际传递现状,其次运用Probit模型检验不同受教育程度对子代摆脱相对贫困的影响,最后对教育的阻断效应进行异质性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我国有接近五分之二的相对贫困由父代传递给子代。(2)不同受教育程度阻断相对贫困代际传递存在显著差异,受教育程度在高中及以上才可以促进子代摆脱相对贫困,高等教育阻断相对贫困代际传递的作用效果最为明显。(3)在地区异质性方面,高等教育对西部地区相对贫困代际传递的阻断效应最大,东北部和中部次之,东部最小。高中教育仅对西部地区子代摆脱相对贫困作用显著。在城乡异质性方面,高等教育对农村子代相对贫困代际传递的阻断效应高于城镇,高中教育促进农村子代摆脱相对贫困的效果不显著。因此,在相对贫困治理中,要高度重视教育在阻断相对贫困代际传递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教育的“靶向扶贫”功能。  相似文献   

13.
2009年浙江省教育系统重点计划的10件实事中有9件面向农村,其中包括农村家庭贫困孩子可以免费读中职等举措。浙江省教育厅厅长刘希平表示,农村家庭贫困孩子免费读中职,可以让这些孩子掌握一技之长,帮助家庭早日脱离贫困。  相似文献   

14.
农村贫困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环节。然而研究发现,中国农村贫困问题是伴随着人口老龄化、农村家庭养老负担加重和农村生态环境脆弱程度的累积加深而发展的,在不同时期、不同省份和不同人口分布条件下呈现出了差异化的特征。现阶段中国农村贫困治理面临着治理难度和成本大、返贫现象突出、贫困治理监督机制"缺位"、社会团体参与不足等诸多问题。在各种扶贫开发政策均难以产生明显效果的情况下,适时调整农村贫困治理模式,创新农村贫困治理机制,建立基于网格化的农村社区贫困治理模式,构建农村贫困治理与农户可持续生计(SLA)的综合发展框架,培育新型的政府部门和非政府组织贫困治理合作机制等措施,成为了突破新时期中国农村贫困治理困境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村贫困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困问题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贫困有狭义和广义、绝对和相对两种理解。中国的贫困区域和贫困人口主要在农村,农村贫困具有不同于城市贫困的明显的特征,它是多种原因交互作用的结果。解决或消除农村和农民的贫困问题,要综合考虑,从多种路径着手。  相似文献   

16.
西部高校贫困生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贫困问题十分复杂,并非经济贫困所能概括,西部高校学生的贫困特征也同样如此.课题组根据时国际贫困含义的理解,结合对西部高校学生调查的实际情况,将西部高校学生贫困归纳为多元性、暂时性、差异性、集中性和循环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7.
贫困不仅表现为饥饿、寒冷、无助等物质方面,远离政治生活、绝望、没有尊严等同样是贫困,贫困分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我国女性贫困远高于男性,西部农村地区尤其突出。其精神贫困状况主要表现在:容易满足、依赖性强,缺乏进取心等。造成其精神贫困的成因主要有社会因素:①传统的消极观念;②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③社会教育成本上升;④教育经费制约教育硬软件滞后;⑤女性社会活动范围小;⑥文化娱乐生活匮乏。家庭因素主要有:①家长丈化素质低,缺乏家教的常识与能力;②家庭经营方式单一,经济条件较差。学校因素主要表现在:①教育目标和价值取向脱离实际需要;②教育结构不符合农村实际;③课程设置缺乏地方特色;④办学形式单一,方法陈旧;⑤教师队伍素质亟待提高,女性教师严重不足等。解决女性精神贫困任重而道远,需多方加倍努力,方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5,(65):157-158
通过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访谈调查分析发现,当遭遇贫困时,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由于在对待贫困的态度和应对贫困的方式上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形成积极取向的贫困观和消极取向的贫困观。  相似文献   

19.
来自农村的贫困大学生在心理素质、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存在较多社会化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既有社会经济的原因,也有农村家庭和学校先期教育的影响,更是不同文化价值观念冲突的结果。通过完善对农村贫困大学生的经济援助机制,加强价值观、成才观教育,给予他们更多的心理关怀及生活指导等,以促进其社会化过程的完成。  相似文献   

20.
农村贫困大学生是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由于城乡的差距和家庭经济的困难,他们更易出现心理不和谐状态。为了实现心理和谐,在社会、国家和学校帮助的同时,农村贫困大学生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性,自觉学习和掌握心理保健知识和方法,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调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