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朗读是一种训练活动,一种阅读活动,一种文学活动,也是一种情感活动。在语文课堂中真正落实有效朗读,可以让学生体验文本语言的精彩,可以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可以再现文本意境的美妙,可以让读者升华情感。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21,(23):41-42
分析阅读文章的文本内容,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所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去解读文本中的内容,以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投入进来,并让学生对阅读的文章产生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3.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为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有赖于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各种“感觉”资源,引发联想,联系文本的现实内容,进行再加工改造形成新的表象,从而真正让学生在个性化的阅读实践中产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相似文献   

4.
“父爱”一直是《背影》一文情感教育的主要内容。教师要让学生真正理解《背影》的父爱,可从审美距离和作者的情感历程两个角度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正确解读文本,理解作者用意。  相似文献   

5.
汤池新 《学语文》2011,(6):35-36
语文阅读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酿造语文状态:语文教师的教学任务是让学生真正喜欢语文.喜欢读并且能够读懂有品位的文学作品,进而喜欢写并且能够写好自己的生活感悟。为实现这一目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链接相关内容,并利用这些内容对文本进行理解和分析,从而读懂文本、丰富语言和思想、养成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链接的范围越广泛,激活的内容越厚重,创新的成就就越突出。  相似文献   

6.
石飞虹 《学语文》2008,(5):24-24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放手让学生自读文本。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厂泛而真切的对话与交流。以大量课堂阅读为基础的语文训练,有利于增强语感,准确理解课文内容,有利于提高说、写等表达能力;认真阅读课文,还可与高尚的心灵对话,汲取人类精神文明的营养;可感受语言、理解语言,培养读写能力,提高语文素养。阅读要求一字不易。还有助于培养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荞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减轻师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真正做到省时、高效。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教师的分析无法代替。集体讨论也无法代替。要让学生真正走进阅读。将阅读还原成学生自己的阅读。还原为一个人与另一个人心灵的碰撞和沟通,才能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艺术之境。  相似文献   

7.
关注学生的独特体验,发展学生智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涵咏文本的价值;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本领,发展学生潜能;增加文化积淀,提升学生境界。引领学生真正地亲历文本细读的有效与精彩,让新课标真正落到实处,让课堂真正有效,让学生真正受益。  相似文献   

8.
体验是学生真实经历语文学习的过程,是学生理解文本、感悟文本的有效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思想情感,和文本产生情感共鸣、思想碰撞,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只有让学生切实体验到知识发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让学生的语文学习真正发生,才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9.
设计理念《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幸福是什么》是一篇童话,在教学中,我着力引导学生直接与文本对话,采用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思、思中悟;同时让学生走出文本,回到现实生活中来,理解幸福的真谛,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教学要求1.认识课文生字。2.了解童话的主要内容,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幸福。3.树立正确的幸福观,理解"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  相似文献   

10.
创造性阅读,即让读者赋予文本以自己的意义。若仅仅停留在阅读层面上,那是远远不够的。要引导学生在掌握原意的基础上敢于向作者挑战,根据自己的经验,价值观,所处环境等对课文进行多元理解。让学生跳出文本这个狭小的天地,进行合理演绎,拓展文本的外延。善于合理想象,挖掘作者的未尽之言,真正让阅读成为一个再创造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鲁迅先生写于1925年1月24日的《风筝》,被选入人教版七上第五单元,因其内容的深刻和主题的多元而备受读者喜爱。也正因为内容的深刻和主题的多元,也给文本解读带来困难,更为学生的解读带来困难。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笔者给学生一节课的时间进行充分地预习,然后与学生一起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做了一次审美的精神旅游。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未能让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度的解读,也没有让学生通过阅读教学实现学科能力的培养,制约整体阅读教学的质量。学科教师需要在素质教育指导下分析阅读教学方式对阅读教学质量的影响,重视对学生开展更高层面的知识讲解和能力培养,指导班级学生深度理解所学的文本内容。而文本细读要求将文本作为一个具有独立生命的个体或者是对象,可以让班级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刻的理解,利于阅读教学质量的提升。所以语文教师需要科学借助文本细读重视对学生开展阅读教学,稳定强化学科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往往是多元的。教师要清醒地认识到,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所获得的情感体验以及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存在差异性。因此,我们尊重并珍视这种个性化差异,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个性之花在课堂上绽放。一、留足时间,让学生固守内心独特的阅读感受真正有效的阅读,必须通过学生对书面符号的感知和  相似文献   

14.
叶圣陶先生指出:"凡是学习语言文字如不着眼于形式方面,只在内容上去寻求,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我想,在教学时不能只停留在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的层面,而应该转换阅读视角,启发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是通过怎样的语言形式来表达的,即让学生从理解"写什么"到懂得"怎么写",才能让学生有更多的收获。  相似文献   

15.
石飞虹 《学语文》2008,(6):23-23
语文课要教出自己的个性.就应有效地组织和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学生个体与文本最直接的接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放手让学生自读文本,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广泛而真切的对话与交流。以大量课堂阅读为基础的语文训练,有利于增强语感,准确理解课文内容。有利于提高说、写等表达能力;认真阅读课文,还可与高尚的心灵对话。汲取人类精神文明的营养;可感受语言、理解语言,培养读写能力,提高语文素养。阅读要求一字不易,还有助于培养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减轻师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真正做到省时、高效。  相似文献   

16.
我们过去的阅读教学,凡与中考有关的内容就大教特教,与考试关系不大的内容就少教甚至置之不理。老师一头扎进应试教育教学的大海,在阅读教材中刻意搜寻“得分点”,阅读教学被肢解得“千疮百孔”。只要让阅读教学成为教师、学生、文本、生活之间的对话过程,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文本的主宰,即能用自己的理解来吃透文本的深刻内蕴,获得审美的感受。在此,笔者仅就师生对话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7.
以追问作为主要的教学手段,不仅引发学生积极思考课堂问题,还能让学生自主地理解、掌握文本内容,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文本的用词特点、人物形象、表达方式进行追问,让学生理解文本的内蕴,倾听文字背后的声音,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8.
在阅读教学中采用一些具有创造性的方法可以促进学生多元解读文本,通过提炼信息可以让学生感悟文本主题,通过互文借鉴可以促进学生理解文本内容,通过以图释文可以让学生抓住行文的线索。  相似文献   

19.
一篇课文的教学价值不仅仅是课文的内容,更重要的是隐藏在课文背后的语文学习价值,是让学生借助文本的学习,训练自己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语文素养。这样的语文课才是真正的语文课。因此,语文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就不能停留在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感悟上,而应该认真钻研文本,找寻出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有些文章与学生生活实际有一定距离,语文教师如何引导学生阅读和理解这一类课文,是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教学为例,从入境、活读、巧辩、学以致用等教法尝试进行分析,试图让学生真正与文本进行对话,以实现文本的学习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