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构成中国哈尼族父子连名制价值取向核心的哈尼族祖先崇拜文化内涵:①哈尼族认为人生下来就有十二个灵魂护身,死后身体与灵魂分离,正常死亡者阴魂归入本家族祖先神系中,举行丧礼仪式过程就是阴魂转化为祖先神的过程,丧礼单,祖先神即告完成.③哈尼族庞杂的祖先崇拜对象层序以及崇拜群体对形成父子连名制的父系血亲家庭集团和祖先崇拜集团最高辈者的频繁的敬献活动,都与父系血亲家族观念相联系.③哈尼族十分注重父系血亲家族成员的血亲认同感、社会文化整合功能和互助协作等伦理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
祖先崇拜或称祖先信仰,是一种宗教习惯。人们认为祖先的灵魂仍然存在,会影响到现世,并对子孙的生存状态产生影响,就是祖先崇拜或祖先信仰的一种表现。辽代契丹人的祖先崇拜体现在祖先观念和祖先祭祀行为中。通过祖先崇拜,人们缅怀先人,传达追思,祈求祖先的庇护。本文试图从神话传说、祭祖仪式和丧葬习俗三个方面来剖析辽代契丹人的祖先崇拜这一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3.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春秋时期成书的《左传》保存了大量关于天神、地祗、人鬼的记载.本文结合当时人们宗法、军事等社会活动及社会变革,分析当时的鬼神观和鬼神崇拜,也对当时人们思想上信神敬神与疑神重人两种观点的冲突与发展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4.
春秋时期,谥法制度大为流行。其与这一时期人物品评活动的兴盛有密切关系。春秋谥法是一种特殊的人物品评方式。谥号是对人的一生进行盖棺论定的总结性评价。谥法的产生有两个原因,一是对于死者的禁忌;二是祖先崇拜和祖先祭祀。谥法在西周已经产生。周公制礼作乐应当已包括制谥,但周公制谥只涉及美谥。成熟的谥法制度的确立应该是在厉王之后。谥法制度由周公首创,经过从“美谥”到“恶谥”的发展,最终经受住政治权力的影响而被推行,在春秋时期成为人们自觉遵守的文化制度。  相似文献   

5.
中国早期家国一体化国家形成模式决定了祖先崇拜成为主流地位的宗教形式,自然崇拜被深深压抑未能充分发展起来,这导致中国古代自然神话呈现单调贫乏的面貌,神话发展一直沿着历史神话化的轨迹运行,祖先和文化英雄成为神话中的主角,英雄神话成为庙堂文学的大宗。与之相反,两河流域最早的国家形态是以城邦形式出现的,每个城市崇拜一个自然神,这决定了自然崇拜在古代两河流域宗教历史上长期占居主流地位,自然神话获得充分发展呈现发达面貌。透过神话这面镜子能够生动反映两大文明类型的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春秋时期与楚文化、吴文化有着密切关系的伍子胥,后世成为越地的钱江涛神,从而成为吴、越文化交相融汇的古代例证。本文分析了伍子胥文化的层累现象后,指出今日长三角地区的主体文化就是吴、越文化。  相似文献   

7.
基于吉昌契约文书的考察。提出清代经济活动中宗法关系的解体具有时空差异,西南内陆地区经济活动中的宗法关系解体要晚于江南等经济发达地区。这既有商品经济发育程度不一的影响,也与国家、市场与社会的博弈有关。  相似文献   

8.
德宏傣族家有家神、寨有寨神、勐有勐神,并有"家无家神,家不成家;寨无寨神,寨不成寨;勐无勐神,勐不成勐"之说,充分显示了其在傣族心目中的地位。因此在傣族人虔诚地赕佛施舍修来世的同时,也在虔诚地祭祀祖先——家神、寨神、勐神。  相似文献   

9.
人与自然对话的重要形式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语境的创造是以至上神 (天 )的出现为前提的。率先对西周天人学说提出质疑的是老子 ,在取消天的意志性方面 ,孔子远没有老子彻底。从春秋时期开始怀疑神到战国时期确认新的天人关系 ,再到汉代向旧有的天人学说的回复 ,总的趋势是使天人关系的诠释向重人伦的方面转移  相似文献   

10.
《左传》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也是中华古籍中一部生动展现春秋时期的传统思维与文化模式的重要研究文献。春秋时期,具有神秘性原始思维方式的泛灵信仰与巫术传统,同具有人文性理性思维方式的人本理性与道德德行存在紧张的对立,形成了春秋时期独特的文化模式。笔者以《左传》中的灾异现象为切入点,试图揭示春秋时期的文化特质。  相似文献   

11.
儒学天命观与夏商以至西周、春秋时期的天命思想存在着因袭损益的关联。夏商时代,尊天奉神,“天命”概念具有超现实的神秘意义。西周承继前代传统,同时根据现实的需要赋予“天命”以人文的伦理性格。经过春秋的社会动荡,“人”的意义进一步弘扬,至孔子创立儒学,继承、发展西周以来重人道、道德的传统,形成了富有浓厚伦理色彩的儒学天命观。尔后历经孟、荀的阐发,以至汉、宋儒者的理论建构,儒学的天命思想中最终把社会道德伦理升华为本体与政治紧密相联,使儒学成为以伦理为本位的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体育理论界认为中西古代竞技体育发展走向不同的重要原因是中西古代哲学的不同。本文认为从文化角度讲,重要原因是古代中西宗教的差异所致。当时中国的宗教已完成从多神走向一神的过渡,而古代希腊宗教此时正是一神与多神激烈冲突时期,宗教具有普遍性、规则性、象征性。古代西方的具有内在冲突的宗教就为竞技体育走向独立历程提供了社会化、客观化、内在化的支持。  相似文献   

13.
周文化中蕴涵的勇于开拓,立意革新的精神,体现在周人敢于挑战殷人尊天敬神的传统观念,确立尊天敬祖保民的新观念;敢于改造殷朝未有君臣之分的旧政治,树立君主权威,实行宗法等级制,使政治制度更适合政权稳定的需要;敢于突破传统的社会文化习俗模式,制礼作乐,使整个社会文化心态发生了由尊神到尊礼的转变。这种革新精神奠定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基调,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弘扬周文化的革新精神,对于我们抓住机遇,解放思想,加快西部大开发,迎接西部腾飞奋进灿烂美好的明天,推动西部及整个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探寻了中西传统体育文化,发现从根源上存在:开放个性与封闭保守、神本位与人本位、征服自然与顺应自然、着眼局部与考虑整体的差异,在社会演变过程中形成了:社会契约与伦理宗法、冒险竞技与养生娱乐的不同,在“身”与“心”关系的发展过程具有相似性:“身”“心”对立与统一。分析了当前中西体育文化发展存在的困境,西:过度竞技忽视了对人本身的关怀、过度商业化导致体育道德异化;中:体育文化自信丧失、养生传统被忽视,最后提出中西体育文化和而不同,和合共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探寻了中西传统体育文化,发现从根源上存在:开放个性与封闭保守、神本位与人本位、征服自然与顺应自然、着眼局部与考虑整体的差异,在社会演变过程中形成了:社会契约与伦理宗法、冒险竞技与养生娱乐的不同,在"身"与"心"关系的发展过程具有相似性:"身""心"对立与统一。分析了当前中西体育文化发展存在的困境,西:过度竞技忽视了对人本身的关怀、过度商业化导致体育道德异化;中:体育文化自信丧失、养生传统被忽视,最后提出中西体育文化和而不同,和合共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基地制度是社会形态的一种反映,是一个人族属、身份、等级在另一个世界的表现形式。在宗法等级极为森严的西周,墓地制度被看作是礼制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得以加强,族葬制盛行。然而,到了东周时期,随着新兴地主的崛起,宗法等级逐渐松弛,尤其到了战国时期,这种变化更为明显,反映在墓葬制度上就是族葬制的瓦解,新的墓葬形式的产生。  相似文献   

17.
《旧约》的核心是一种特殊的神-人关系,体现在神与人所立的约之中。神通过约而召唤人、应许人,并在向人显现自身的同时也对人作出相应的要求。从亚伯拉罕到摩西再到以赛亚,体现了同一位神对人的不同展示,即神-人关系的重心变化的不同阶段。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进入文明时代以后,血缘纽结的作用长期存在。血缘共同体在宗法制度的维系下残留在阶级社会,继续发挥着社会功能。有周一代宗法制度尤为盛行,是当时最为重要的社会制度之一。宗法制度保证了血缘共同体的世代延绵和权力的世袭继承,并由此确定了那一时代的社会面貌。 本文试图在学习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个人研读文献的体会,就宗法制度的界定,嫡长子继承制和宗法继承制度的特点以及周代宗法制度产生的原因和存在的基础这三个问题提出自己粗浅的认识。 一、宗法制度的界定 对宗法制度的传统研究主要根据《礼记》的记载。其宗法模式有二个特征: 1、大宗百世不迁,小宗五世则迁。 2、宗法只行于大夫、士阶层。 宗法制度的这两个特征或难于考知,或与《左传》材料不合,并未得到当今学术界的广泛承认。 目前通行的看法认为天子、诸候等各个等级的贵族均存在宗法关系。其一般性叙述可概括为:嫡长子继承父位,庶子分封。 应该说把宗法制度理解为分封、分宗的看法比较符合周初的实际。但是宗法制度毕竟不能等同于分封制度。如果说西周初年宗法制度与分封制度由于君统与宗统的合一而在一定意义上是合一的话,那末,随分封制度的发展变化,宗法制度的变化渐渐与分封制度脱节。两者不再合一。宗法制度由一项以  相似文献   

19.
中国文化所具有的强大的生命力与它父老崇拜的特征有着密切的关系。特殊的社会存在决定了父老崇拜为中华民族所独有。祖先崇拜和老年化的文化心理从父老崇拜中产生 ,三者共同调节了中华民族的生产和生活 ,并决定了中国文化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前人探讨五行思想起源之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的新成果,对上古文献作了重新审理,基本清理出五行思想萌芽和形成的轨迹。认为,五行思想的源头可追溯至原始图腾观念和自然神崇拜,经颛顼氏整理、夏后氏承袭,而在春秋时期的晋、郑两国宣告形成。可以认为,“五行”一词最后定型的工作,是由思想家、政治家子产完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