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行程问题的教学中,有的人使用“路程”这个概念,有的人使用“距离”这个概念。“路程”和“距离”没有区别吗,如图:A点到B点的距离是连接这两点线段的长,而A点到B  相似文献   

2.
距离在空间上是指间隔的长度。例如,从甲地到乙地的距离是表示甲乙两地间线段长度。而路程有行程的意思,所行的路程不一定是两地间最短的路程。故小学数学教材的行程问题中,提出速度、时间、路程三量之间的关系较过去的速度、时间、距离三量  相似文献   

3.
在学到《运动和力》这一章时,老师给我们留下一个问题:如果不用里程表,如何简便地测出从你家到学校的路程?我想了好久,还是束手无策,因为从我家到学校的路程这么长,如果用皮卷尺逐段测量将非常麻烦,那天放学以后,我骑着自行车回家。  相似文献   

4.
有些遗传学问题看似相似,但解答方法却不同。以下面两个遗传学问题说明此类情况。例一豌豆中Y、y分别控制胚的黄色和白色,现用纯种黄色豌豆与纯种白色豌豆杂交得到子一代,子一代自交得到子二代,将子二代中的白色个体全部淘汰,其余部分再自交得到子三代,求子三代中黄色胚和白色胚的基因型比例和表现型的比例。  相似文献   

5.
[题目]甲、乙两人分别同时从南、北两镇出发,相向而行,3小时后,他们在南、北两镇间的胜利桥上相遇(不考虑桥的长度)。如果他们仍然分别从南、北两镇出发,甲加快速度,每小时比原来多走2千米,乙提前0.5小时出发,他们还会在胜利桥上相遇;如  相似文献   

6.
资料[1]中有这样一题: “103.下面两题中f(x)和φ(x)是否为恒等式? <1> f(x)=x/x,φ(x)=1; <2> f(x)=cos~2x sin~2x,φ(x)=1。”其中给出的答案为:“<1>不是,<2>是”。我们认为该答案有错,应纠正为“<1>、<2>  相似文献   

7.
比和比例的内容较多,也比较复杂,复习时,要注意辨析易混概念,准确地理解并掌握概念,灵活运用概念解答有关的问题。一、比的意义和性质比的意义是: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由定义可以看出,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之间的相除关系,不是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的商。相比的两个量,可以是同类量,也可以是不同类量。当两个相比的数量是同类量时,所比较的是它们之间的倍数  相似文献   

8.
“须”和“需”这两个同音不同义的词使用分工是明确的,可是有的人由于词义掌握不准,或一时疏忽,有时使用混淆。该用“需”的却误用了“须”;该用“须”的又错用了“需”。“须”和“需”词性不同,词义也不相同。“须”是能愿动词,也叫助动词,表示人的意愿。例如,务须注意、必须努力。“需”常作动词  相似文献   

9.
几年前,在小学数学运算中,“乘”与“乘以”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造成多数学生由于马虎致使考试成绩大打折扣,成为学生学习的“负担”,但现在“乘”和“乘以”已经没有这样的区别。然而,在小学阶段四则运算中惟独“除”、“除以”还有区别。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经常会遇到像“56  相似文献   

10.
沈丽琼 《甘肃教育》2011,(20):72-72
“启示”和“启事”,音同义近,我们在日常的使用中也往往不注意区分,因此二者常被混淆错用。 今天路过一个酒店,门口贴着大幅的招聘海报,迎头就是四个大字:招聘启示。相信这类错误我们也是常常会犯的.因此有必要对这两个词的构成和它们各自的含义做一些辨析。  相似文献   

11.
不少同学在写作中常常将“即”与“既”混淆,怎样将它们区别开来呢?这里介绍五种方法。一、从读音上区别“即”读作“ji”,阳平;“既”读作“ji”,去声。两者不知用哪个时,阳平的写作“即”,去声的写作“既”。二、从词义上区别  相似文献   

12.
联、连二字,读音相同,意义也十分相近。按段玉裁的说法:“周人用联字,汉人用连字,古今字也。”此说是否成立姑且不论,不少异形词和联、连不分有关则是事实。以《现代汉语词典》为例,连贯、联贯、联接、连接、连绵、联绵,联翩、连翩,都有两种词形。“联”是会意字,义为“连”。繁体字写作“聯”,左边是“耳”,右边是“丝”。《说文》的解释是:“从耳,耳连于颊;从丝,丝连不绝也。”有人觉得这一说法牵强附会,尤其是“耳连于颊”,在字形上没有着落。《汉语大字典》所引林义光的《文源》另有一说:“凡器物如鼎爵盘壶之属多有耳,欲联缀之,则以绳贯其耳。”这倒是一种富有想象力的诠释。  相似文献   

13.
周友凤 《少年读者》2008,(11):38-38
我想.未来的交通工具应该像哪吒三太子脚下的风火轮,能带着我们去周游全国,周游世界。  相似文献   

14.
徐松 《语文知识》2006,(2):24-24
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中有一句“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句中有“我”又有“吾”,细心的读者不禁要问:它们有什么不同呢?  相似文献   

15.
联、连二字,读音相同,意义也十分相近。按段玉裁的说法:"周人用联字,汉人用连字,古今字也。"此说是否成立姑且不论,不少异形词和联、连不分有关则是事实。以《现代汉语词典》为例,连贯、联贯,连接、联接,连绵、联绵,联翩、连翻,都有两种词形。 "联"是会意字,义为"连也"。繁体字写作"肺",左边是"耳",右边是"丝"。《说文》的解释是:"从耳,耳连于颊;从丝,丝连不绝也。"有人觉得这一说法牵我附  相似文献   

16.
顾建平 《教师博览》2003,(10):52-52
“汉语”和“中文”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汉语”是汉族语言的简称。我国是多民族国家,除汉语以外,尚有满、蒙、藏、朝鲜、维吾尔等兄弟民族语言,通常说的汉语,不包括其他民族的语言,但包括使用汉语地区的方  相似文献   

17.
“以至”和“以致”都是连词,但两词在用法上有很大差别。“以至”,有“一直到”的意思,表范围、数量、程度、时间等方面的延伸和发展,一般指从小到大,从少到多,从浅到深。例如:1.从沿海城市以至广大农村,到处是一片欣欣向荣的动人景象。2.要学会游泳,必须一次、两次以至十次百次的反复练习。(表时间、数量)3.在我们国家里,决不允许歧视以至虐待妇女。(表程度)另外,“以至”有甚至的意思,用在后一分句开头,表示由于前一分句的情况而产生某种结果。例如:他专心致志地工作,以至有人招呼他也没有听到。“以致”,有“因而造成”、“致使”的意思…  相似文献   

18.
沈丽琼 《甘肃教育》2011,(21):63-63
“以至”、“以致”都是表示结果的连词,二者同音同义,在使用时极易混淆,但实际上这两个词的用法有很大区别。  相似文献   

19.
<正>(2015·广东文综卷·36)材料(略)。(1)企业经营的直接目的是什么?(2分)参考答案:(1)企业经营的直接目的是追求利润。(2分)评分细则:(1)追求利润,或盈利,或营利,或赚钱。(2分)《经济生活》教材第36页:"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由此可以得出该题的答案是"营利",在评分细则中出现替代答案"盈利",笔者认为这不科学、不严谨,"盈利"和"营利"两者不能通用。第六版《现代汉语词典》这样解释"营利"和"盈  相似文献   

20.
听一位老师这样教学“分数的意义”:在学生充分感知分数,积累丰富表象的基础上,让学生试着给“分数”下定义: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认为什么样数叫分数?生: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下份,取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