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认识直角、平角、周角。 1.教师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纸,先沿着长边对折,再沿着宽边对折,并用笔将折痕涂色。学生折后,教师用多媒体计算机展示学生的操作过程。 教师提出问题:折成的角是什么角? 2.教师让学生用量角器量折出的角,让学生认识所折的角刚好是90°。 教师指出:我们把等于90°的角叫做直角。 3.让学生互相说一说,在你的周围有哪些角是直角。 4.让学生把所折成直角的纸打开一半,并观察形成的一个新角,然后思考:它的两边成一条什么线?我们把这样的角叫做什么?能说说直角和平角的关系吗? 学生在…  相似文献   

2.
折纸     
1.数学课上,李老师给每名同学发了一张厚度为0.01毫米的长方形纸。 2.李老师让同学们把这张纸对折,再对折、再对折……一共对折30次,然后测量折成的高度。  相似文献   

3.
一、准备课前让每个学生准备长方形纸片两张(一样大),用来表示“单位1”。二、操作 1.引导学生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后再对折,说出长方形纸张平均分成了几份,让学生找出表示3/4的部分,涂上阴影,如下:  相似文献   

4.
徐凯 《江西教育》2002,(12):31-31
“面积和周长的比较”是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人教版)第六册的内容,它的一个教学片段为:师(拿出一张20cm×15cm规格的照片,将照片的反面对着学生):同学们,你们猜一猜老师手上拿的是什么?生1:一张纸。生2:一张长方形的纸。师:从外表看,它是一张长方形的纸,(将照片的正面对着学生)实际上这是1974年老师小学毕业时全班同学的一张合影,距今已有20多年了,同学们看到这张照片,想说些什么?生3:这是一张珍贵的照片。老师你是怎样保存的?师:老师是怎样将它保存的,大家猜猜看?生4:用白纸把它包起来。生5:压…  相似文献   

5.
奇妙的图形     
长方形、正方形、圆是我们熟悉的朋友。大家知道吗?它们都是变身能手呢! 数学课上,老师让我们拿出一张长方形纸,问道:  相似文献   

6.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第73页练习七的第5题: 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分别数一数平均分成的份数,填在表里。  相似文献   

7.
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在上“分数初步认识”时有这样一个片段:吴师请学生们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方形、圆形纸片,折出自己喜欢的图的1/2,同时与小伙伴交流。孩子们不同的折法表现着1/2,并贴在黑上。不知谁喊了一声:“我折出了圆1/4!”同学们把惊奇的目光投了过,此时的吴老师显得有些激动:“什,你折出了圆的1/4?能把你的折法绍给小朋友吗?”这位同学高高地举手中的圆形纸片,说:“我把它对折对折,就得到了1/4。”吴老师满腔情地鼓励他:“很有创造性!同学们出图形的1/2,你却大胆地折出了/4。你能说说1/4是什么意思吗?”这同学兴致勃勃地讲出了1/4…  相似文献   

8.
每个学生课前准备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片两张,用来表示单位“1”。 1.操作 (1)引导学生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后再对折,说出长方形纸张平均分成了几份,让学生找出表示3/4的部分,涂上阴影(如图1)。 (2)引导学生在原来两次对折的基础上,再上下对折一次(如图2)。  相似文献   

9.
[教学片断]师: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一张正方形纸。师(指出):这些正方形纸都一样大。师(提问):你能先对折,并涂色表示它的12吗?学生折纸、涂色……师(充分展示学生的各种折法后提问):你能  相似文献   

10.
一、认识圆的周长(1)猜一猜:请拿出教师事先为大家准备好的用铁丝围成的正方形和圆,同学们大胆地猜一猜,围成哪个图形用的铁线长?  相似文献   

11.
[片断]探究分数的意义 A老师:1.1/2是什么意思?(出示苹果)怎样可以得到一个苹果的1/2? 2.选择合适的材料(课前准备好的1分米长毛线、1张长方形纸、6面小旗、8根小棒、8个小方块)表示1/2,在小组里交流一下?时间2分钟。 学生展示自己用各种材料得到1/2。在一个学生用  相似文献   

12.
学生初步认识1/4后,教师请学生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纸。你能折出它的1/4吗?有哪几种折法? 学生情绪高涨,积极投入,很快想出下面几种折法:  相似文献   

13.
王元花 《山东教育》2014,(11):41-41
1.在操作实践中体验“数学好玩” 在数学教学中,我注重引领学生在操作中学习、存思考中实践,尽力向孩子们展示数学好玩的一面,提升孩子们学习数学、研究数学的兴趣。如,“平移与旋转”时,我顺手拿了身边的信纸,为学生们展示了数学好玩的一面:一张长方形纸,让折痕平行对折多次,再在上面抠一个洞,无论折多少次,得到的洞都是平移关系的;同样一张长方形纸,让折痕相交于一点地对折无数次,再在上面抠一个洞,无论折多少次,得到的洞都是旋转关系的。  相似文献   

14.
李辉 《江苏教育》2007,(4):38-39
现象一:照本宣科,闭塞生成一位教师教学“轴对称图形”时,当学生通过折纸——剪纸——观察等一系列活动。发现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后.教师让学生从学具袋中取出事先准备好的三角形、长方形、圆等8个已学过的平面图形,要求学生折一折、看一看能发现什么。学生通过独立操作和小组交流后一致认为:长方形、正方形、圆、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一般三角形、一般梯形、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学生的发现是顺利的,教学效果看上去也不错。但我们总觉得少了点什么?“顺利”的背后学生收获了什么?难道仅仅是让学生会判断某一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吗?  相似文献   

15.
折纸显异同     
折纸是低年级学生所喜爱的活动之一。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过程中,教师可利用这一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直接感知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教学时,可预先帮助每个学生准备好长、正方形的纸片各一张,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操作。(一)重合对边的折叠。通过对折,让学生比较出长方形、正方形的共同特征。程序有三:(1)连续用上下、左右对折的方法,使长方、正方纸片的四个角分别都重合起来,让学生观察到、触摸到长方形、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相等的。再用三角板量出四个角都是直角。(2)、(3)分别把两张纸片沿对边的中连点线对折,让学生观察到、触摸到长方形、正方形的两组对边都是分别相等的。  相似文献   

16.
“丁零零”,上课了,班主任老师走进教室,神秘地说:“请拿出一张大纸,响们来一次听写。”我机械地拿出一张纸,心里嘀咕:干吗要大纸啊?要听写多少内容啊?我正琢磨呢,老师义强调了:“这是一次特殊的听写,注意力要高度集中啊。”  相似文献   

17.
孙丽杰  刁悟 《辽宁教育》2001,(7):122-123
一、认识圆的周长   (1)猜一猜:请拿出教师事先为大家准备好的用铁丝围成的正方形和圆,同学们大胆地猜一猜,围成哪个图形用的铁线长?   ……  相似文献   

18.
孙丽杰  刁悟 《辽宁教育》2001,(8):122-123
一、认识圆的周长   (1)猜一猜:请拿出教师事先为大家准备好的用铁丝围成的正方形和圆,同学们大胆地猜一猜,围成哪个图形用的铁线长?   ……  相似文献   

19.
师:请同学们拿出三张相同的长方形纸,我们把每张长方形纸都看作单位“1”。 师:首先请同学们把三张纸条重合在一起,比较这三张纸条的长短如何? 生:三张纸条的长短完全一样。 师:这说明什么? 生:说明这三张纸的单位“1”相等。 师:再分别把三张纸条平均分成2、4、6份,并涂上颜色表示出 、 、 。 师:比一比,这三个分数所表示的长短怎样? 生:都涂了纸条的一半。 师:那么,这三个分数的大小怎样? 生:这三个分数的大小相等。(电脑出示: [评析]通过操作、观察、比较,使学生发现 、 和 这三个分数,虽然分子、分…  相似文献   

20.
郭莉 《福建教育》2007,(3):36-39
师:这些剪纸漂亮吗?(边说边展示课件。)剪纸艺术是我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距今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今天老师也想动手剪一个,看看老师会剪什么呢?(教师拿出一张红色的纸,先对折,然后剪出了心形的一半。)这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