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6 毫秒
1.
回鹘文文献语言动词的语法形式与语法意义(一)李经纬表示动作(行为、状态、变化、心理活动)的一类词叫动词。动词是回鹘文文献语言的词类中最复杂、最重要的一类词。动词具有语态、式、时、人称等语法范畴,这些语法范畴通过综合或分析形式来表示。一、动词的词态动词...  相似文献   

2.
动词是回鹘文献语言中最重要的一个词类,是回鹘文献语言词法的核心。回鹘文献语言的动词根据语法形式和语法功能特点,可以分为人称形式和非人称形式两大部分。人称形式包括式、时、人称等语法范畴;非人称形式是指本身不具有人称变化的动词形式,它包括动名词、形动词和副动词等,动词的非人称形式和副动词等,动词的非人称形式可以有语态、否定、疑问等形式变,内容相当复杂。1.回鹘文献语言动词的语态回鹘文献语言动词的语态有5种,即基本态、被动态、反身态、使动态和交互集合态。(1)基本态。回鹘文献语言动词的基本态为零形式,即…  相似文献   

3.
独龙语使动范畴的语法形式包括屈折形式和分析形式两大类。屈折形式是在动词前加t31-、d31-和s31-等三个前缀①。分析形式有两种形式:A式:语法形式是动词+ta?55(助词)wa53(做;弄)B式:语法形式是自主动词@+d55/s31d55(让)关于独龙语使动范畴的语法形式,我们已有文章做过简单的介绍③,本文只探讨其发展、演变的特点。一、分析形式的源流众所周知、原始藏缅语表达使动范畴的语法手段是前缀*s-,分析形式则是后起的现象,各个语言的分析形式之间有的是同源的,有的则没有同源关系。藏缅语使…  相似文献   

4.
《乌古斯传》(oguz-nam)是流传在古代维吾尔人民中间的一部散文体英雄史诗。它于13-14世纪在新疆吐鲁番地区用回鹘文(古代维吾尔文)写成。对其语言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研究《乌古斯传》文献语言动词的语态、式、人称、时等语法范畴,并与其他回鹘文献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出《乌古斯传》语言动词语态、式、人称和时态等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通过摘自9到14世纪高昌地区回鹘文文献中的实例论述了当时回鹘文文献语言形容词的类别及其语法特点与语法功能。  相似文献   

6.
论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及其表达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体”和“式”之间关系的角度出发 ,在 6 0余万字的语言材料的基础上 ,具体分析探讨了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及其在不同语境中的表达功能。指出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应同动词本身的词汇义及具体语境中与动词重叠形式相关的连带成分表现出来的意义严格区分开来。语法分析不同于语义分析 ,语义分析不能代替语法分析 ,这一原则在分析动词重叠语法意义时同样也是不能忽视的  相似文献   

7.
王鹤  李筱洁 《成才之路》2009,(12):43-43
英语中有三种形式的“动词+ing”:现在分词(the present participle)、动名词(thegerund)和名词化的动名词(the verbal noun)。分析这些形式在句中的语法功能可以帮助我们对这三种形式加以区分。  相似文献   

8.
《元曲选》宾白的动词重叠可以从重叠格式、语法意义及表达功能三方面进行考察。重叠的格式分为两大类12小类,其主要格式是单音节重叠的“A-A”式。单音节重叠式及双音节的“ABAB”系列的主要语法意义是表“时短量小”,双音节的“AABB”式则表“时长量大”。否定形式则含有“应该如此”的语法意义。其表达功能与重叠式的时间特征有密切关系。《元曲选》宾白因其体裁特点,使其未然动作的重叠式占优势。表未然动作的重叠式的表达功能主要是缓和语气;表已然动作的重叠式的表达功能主要是叙述或描挥。  相似文献   

9.
根据《突厥语词典》的记载,并参考碑铭文献、回鹘文出土文献及现代诸突厥语言的材料,本文将“古代突厥语”划分为“原始突厥共同语”(2世纪以前)、“前古突厥语”(3-6世纪)、“上右突厥语”(7-12世纪)、“中古突厥语”(13-5世纪)、“近古突厥语”(16-18世纪)等五个历史发展阶段。“前古突厥语”时期的突厥语分为“r音化语言”和“d音化语言”两种类型;“上古突厥语”时期,“d音化语言”进而分化、演变为分化型的“j方言”、“dЗ方言”、“Э方言”、“z方言”、“混杂方言”和混化型的“n方言”、“h方言”等七种类型。现代突厥语族诸语言则是在“r音化语言”及上述七类方言的基础上演化、发展而来的。  相似文献   

10.
耿鋆 《现代教学》2004,(3):36-37
语法教学的重点开始转移。Grammar(语文、文法)一词源自于希腊文“Grammatike”,是一门研究语言的说与写的学问。何为语法?可定义为对语言构造形式规则的总体研究和表述。  相似文献   

11.
浅谈语法隐喻及其实际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振彬 《培训与研究》2005,22(5):99-101
在语言的实际应用中,人们可以把动词、形容词转化为名词,句子转化为词组。这种变化被称作语法隐喻。Halliday(1985)指出,名词化(nominalization)是语法隐喻的主要来源。结果表明:语法隐喻方式有助于意义的有效识解,有利于认知效果的获得,它增强了语篇的语义联系和关联度。  相似文献   

12.
杨洪艳 《考试周刊》2012,(39):13-14
Langacker认知语法体系中的“发展动力模式”,“参照点”和认知构式理论等理论可以用于对情态动词“要”的解释。“要”既可做根情态,又可做认识情态。情态动词包含的描述场可以由其后的主动词具体化。“要”作为表达义务的根情态.可以与其他根情态连用。“要”所表达的否定概念通过“不”和”“没”实现:“不”可否定情态本身或者其后表达的行为或事件.否定主动词所表达的未来的行为或事件;“没”不能对情态本身做出否定,只能对情态其后主动词所表达的已发生行为或者事件否定。  相似文献   

13.
英汉情态动词的语法意义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和汉语中的情态系统都被认为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可以有多种表达形式,如情态动词、情态副词、语气等.其中情态动词占主要位置.从英语和汉语情态动词的否定形式、副词的搭配、情态动词连用等进行比较分析,可以看出情态动词的情态意义和语法意义之间的相互关系.即同一情态动词的不同情态意义常常会造成其语法意义的不同,而不同的语法形式也会影响情态动词的情态意义表达.同时,就两种语言之间而言,在语法意义方面,英语情态动词和汉语情态动词存在着较大不同,即同样的语法条件下,具有相同情态意义的英语和汉语的情态动词的语法意义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14.
基于动词重叠的两种形式VVO和ABAB,依据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对这两种形式的语法意义进行全新的解释。首先,笔者依据范畴化理论分析了VVO式和ABAB式的关系,运用运动事件框架的卫星框架语言理论分析了VO的扩展形式,结论是:动词重叠VVO式和ABAB式的语法意义是不同的。VVO式的语法意义是对具体的动作方式的凸显,并不表示量的多少;ABAB式的语法意义是对抽象概括的非具体动作事件的凸显,也并不表示量的多少。  相似文献   

15.
汉语的否定词与日本学生的语法偏误邓小宁一般的汉语语法书及对外汉语教材在谈到汉语否定词的用法时大致是这样说的:都可以放在动词或者形容词前,对动作或性状作否定的说明。“不”表示否定的判断,是对行为动作、性状进行否定。多用于现在、将来,也可用于过去。可表示...  相似文献   

16.
语法结构:又称“语法构造”。1),指语言的整个语法系统。2),指语法方面的各种结构。作这种解释时,又有两种意义:一是指语法结构的结构体;二是指语法结构的构成方式。语法单位:语法系统的组成部分。语素、词、短语、句子都是音义的结合作,都是语法单位。传统语法学以句子为最大的语法单位。现在有些语法学者主张语法学应该研究大于句子的单位(屯称句群或旬组)。如《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就把现代汉语语法单位分为语素、词、短语、句子和句群。语法结构与语法单位《汉语语法修辞词典》  相似文献   

17.
所谓“动动宾宾”式,即一单句有几个动词带几个宾语的语言现象。(作单句结构分析时,动词下划“-”,宾语下划“-”)先看下面的三个句子:  相似文献   

18.
张铁山 《家教指南》2001,(2):101-106
本文在对莫高窟北区B53窟出土回鹘文《杂阿含经》残叶进行拉丁字母转写、汉译和注释的基础上,通过与国内外收藏的同书残卷比较,提出:(1)该回鹘文残叶的翻译年代为元代;(2)回鹘文译本《杂阿含经》至少有卷子式和贝叶式两种版本;(3)B53窟出土回鹘文《杂阿合经》为手稿本;(4)该回鹘文译本译自汉文,且采取摘取汉文原文中的部分词句直译而成。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语法?语言学家David Nunan这样诠释:“Grammar:The study of how syntax(form),semanties(meaning),and pragmatics(use)work together to enable individuals to communicate through language.”理论明确地告诉我们.语法教学一定要从运用的角度出发.把语言的形式、意义和用法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0.
语法问答     
一、“是”是判断词还是动词?它在句中充当什么成分?二、关于趋向动词,有没有“趋向合成谓语”一说?有没有趋向动词作补语一说?要回答以上两个问题,首先要从“语法”和“语法学”两个基本概念谈起。“语法”是语言的结构规律。任何语言的结构规律都有极其鲜明的系统性,它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而存在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语法体系”。“语法体系”是客观存在的,是“人类思惟长期抽象化工作的结果,是人类思惟所获得的巨大成功的指标”。一种语言只有一个“语法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