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儒家为先秦诸家学派之一。自西汉以来中国历代王朝皆以儒家学说作为社会政治伦理的理论基础。自佛教的传入与道教的兴起,中国始有宗教观念。西方学者将儒家或儒家学说译为“儒教”,以为是中国三大教派之一。但入华耶稣会士及古典哲学家却发现它是无神主义,而在关于对超自然力的崇拜和对人的终极价值的追求,以及是否存在特殊的宗教仪式等方面,他们仍断定儒家不具宗教性质。现代西方一些学者则从泛宗教观念肯定儒家为中国国教。西方学者的认识存在某些困惑和误解,其中有合理的因素与精深的见解。这有助于我们对儒家性质的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
汉民族向来较不倚重宗教信仰,不是借助一般的宗教信仰来解决精神问题。因此在今天为了改变我们粗糙的精神,让精神得到相对安顿而选择信教的方式显然是不现实的,但我们是否可以通过创造性地恢复、重建中国传统的、十分具有宗教那种能起到整合、提升民众精神作用的儒家之礼,以此来改变今日国人愈益粗鄙化的生活与精神状态,进而提升我们的存在层次呢?本文试从中国儒家所推崇的礼这种泛宗教性生活传统来探讨礼的建设性。 相似文献
3.
石文山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7(1):136-140
回顾百年西方宗教心理学的研究历程,在科学主义研究理念的强势影响下,宗教心理学的研究始终呈现出一种去宗教性的研究倾向,即将宗教心理现象的研究化约为对世俗心理现象的探讨,并由此造成了宗教心理学研究的无序、纷乱、零星和琐碎。唯有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承认、接纳并尊重宗教心理现象所固有的宗教性,宗教心理学研究才能走出目前的困境。 相似文献
4.
曾永丰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49-53
“和”作为中华文化的代表,它无处不在,无事不合,和顺、和平、和谐等词汇构成了“和”文化的标记。以“天人合一”(人与自然之和)、“致中和”(人与人、人与社会之和)为内容的“和”文化,是一种境界与精神。“和”文化全面、成熟的发展成果中涵盖了大量宗教思想。“和”文化所具有的这种宗教性,一方面“替代”了大量宗教活动任务,另一方面又抑制了本土宗教的发展,这也是中华文化的一个基本特质。 相似文献
5.
从1994年王财贵先生在台湾发起“儿童读经”运动时起,儿童“读经”教育在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逐渐推广。2004年.儒学崇拜者蒋庆先生花两年时间编撰的一套12册的《中华文化经典基础教育通本》正式出版.但遭到耶鲁大学历史系薛涌博土的撰文批评,由此引发了“我们要不要读经”的大讨论。整个讨论形成了旗帜鲜明的支持和反对两大阵营。 相似文献
6.
马东玉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3)
被中国大陆根本唾弃了的儒家文化,这几年在西洋和亚东骤然热了起来。西洋人目之为救世良方,东方“五龙”当之为治国精髓。实际上远在70多年前中国大陆一小批学者已经预言有今天儒家文化的复兴了,70多年来他们一直为儒学的“现代化”努力“创造”着。这些人就叫“新儒家”,他们的创造文化叫“新儒学”。 相似文献
7.
8.
方俊琦 《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3)
列文森站在非历史主义史观的基础上,认为儒家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已失去存在的依据,并运用“博物馆”这一著名的比喻,借以说明儒家传统的死亡.杜维明以复兴儒家传统文化为己任,对儒家思想进行一种现代诠释和阐发的工作,力图复兴儒家思想的人文精神并使之走向世界,但他的儒家传统文化观却是唯心主义的.在对两种儒家传统文化观分析和批判的同时,指出对待儒家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应该是批判继承、综合创新. 相似文献
9.
谢桂芳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4,(11):100-102
学生之间的争论是一种重要的、高价值的课堂互动行为,是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的重要而又有效的一种途径。"问题"是争论的源头。文章从问题的设置、生成和打磨三个角度谈如何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问题"能力。 相似文献
10.
韦伯曾断言:儒家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格极不入。然而随着东亚经济的崛起,韦伯的推断遇到了挑战。当代四位旅美新儒家余英时、成中英、杜维明、傅伟勋都对韦伯理论及韦伯式问题提出了各自的见解,都对儒家伦理的现代意义持肯定态度,并致力于儒家伦理现代化的研究,使之更好地适应现代化的需要,都为人类的发展前途提供了精神方向。 相似文献
11.
李景林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79-95
儒家并非宗教,但却有宗教性。厘清儒家义理体系与古代社会信仰系统的区别与联系,才能准确理解儒家的宗教性问题。孔子"吾与史巫同途而殊归"一语,点出了儒家义理体系与社会信仰系统之相关性与异质性统一的关系。"殊归",赋予了儒学作为哲学义理体系的独立性特质,依田立克对哲学与信仰的区分,儒学是哲学而非宗教;"同途",又使儒学能够以一种"神道设教"的方式因应和切合于社会生活,具有自身内在的实践和教化意义。宗教信仰的对象包含神格与神道两面。中国古代宗教关注的重点在"神道"而非"神格"。商周文明以连续性和整体性为特征,其宗教的观念,以神性内在贯通于人及人伦之世界。经由儒家"哲学的突破",古代社会信仰系统之作为"道德的宗教"义乃得以圆成,因而可大可久,构成为几千年中国社会之超越性价值与信仰的基础。儒家哲学据古代社会既有的信仰系统以引领社会生活,故其教化之所行,于中国社会最具普遍性的意义与广泛的包容性,并赋予其信仰生活以一种强理性的特质。这是儒学之异于西方宗教与哲学之独具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13.
李占科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3)
唐君毅是现代新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是文化思想界的巨子,一生以儒学为文化研究与生活生命之旨归。他通过对宗教意识的重新界定开发出了一种即内在即超越的新宗教精神,并以儒学为本位以求建立一种世界新宗教,以为人们寻求一种安身立命之道,表现了他关注终极生命安顿的人文诉求。 相似文献
14.
祁佳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2,(3):34-37
儒家乐教思想蕴含以乐育德的教育理念,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具有重要作用。青年价值观培育应充分吸收儒家乐教思想精华,探索注重美育课程实施、丰富校园文化活动、依托多维情境体验的工作路径,以增强青年政治认同、文化认同与情感认同,不断把新时代主流社会价值导向转化为青年的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15.
尹长海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6)
邓小平的“不争论思想”是对历史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与反思,是为了抓住机遇、寻求更快的速度发展经济,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是我党提倡实干精神的需要,是对列宁有关“争论”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17.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5):15-18
基于现代社会伦理以个体权利优先、突出合宜理性精神、强调公共伦理规范、维系社会共同体存续的价值定位,儒家"民贵君轻""仁者爱人""天下为公""以义制利""和合共生"的伦理思想存在着转换成现代社会"主权在民""互助友善""公共精神""公平诚信""社会和谐"伦理诉求的可能性。转化路径包括将契合现代伦理价值追求的儒家传统伦理思想纳入现代主流价值体系,构建"形神兼备"的制度伦理,推进儒家伦理生活化进程,发挥儒家伦理的全球普适性价值。 相似文献
18.
“经济人”是一个争论比较激烈的经济学概念 ,本文将争论归纳为两种思路 ,第一种思路是从“经济人”的假定是否为真的角度来进行批评和辩护的 ;第二种思路是从哪一种关于人性的假设更为有效的角度来进行批评和辩护的。文章认为 ,第一种思路偏重于学理意义 ,其根本目的在于寻找人性假定的真理性 ,继而找到具有普遍必然的理论 ;第二种思路偏重于社会实践意义 ,它关注人性假定所导致的理论后果和社会实践 ,并通过社会实践来检验理论和人性假定的正误。作者认为 ,在学术研讨中 ,第一种思想固然可取 ,第二种思路尤为可贵。 相似文献
19.
浅谈西方对华文化渗透的新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匡长福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5)
当前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文化渗透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扩展和延伸.其实现路径与近代西方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文化渗透的路径相比较有了新的变化,隐性化特征明显,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警惕. 相似文献
20.
马东玉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5)
在中国大陆文化思想界刚刚受到瞩目但迅速成为热点的新儒家,实际上已走完了70多年的历程。在这70多年中,新儒家薪火相传,至今已走进了他们的第三个历史时期。经过70多年三代人的种种努力,终于使中国的传统文化成为当今世界上的一个学术研究中心,并为政治、经济各界所普遍关注。但是,由于大陆方面一再“批儒”,使人们对新儒家仍感到隔膜和误解。所以,打通隔膜,正确对待新儒家,是中国文化思想界的一个迫切的时代任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