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界新闻     
北京日报实行 “新闻监测”制度 据《中国新闻出版报》报道:北京日报从2000年春以来,开始实行“新闻监测”制度,这项制度就是要闻中心每天安排一位编辑收看各媒体刊发的各种新闻,写出监测意见。“新闻监测”的内容分为几大块:其他媒体报道而本报漏报的重要新闻;其他媒体报道的对本地有启示意义的新闻;同样题材新闻,其他媒体报道和本报报道角度不同的;其他媒体报道的、不适合本报报道但对本报有启发的新闻等。还有一项监测内容是“本报亮点”,主要是在比较中选出本报好的新闻报道来,由总编辑当日签字给予奖励。 河北成立首家 …  相似文献   

2.
努力促进出版物市场的繁荣李良仲一、我市出版物市场的基本概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和改革开放不断发展,我市出版物市场有了迅猛的发展。目前,全市区某有公开发行的报刊12种;内部发行报刊42种;新闻单位4家;驻丹东记者站5个;印...  相似文献   

3.
近年以来,我国不少中央部委和地方政府纷纷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媒体报道也出现了一个热点名词:新闻发言人。  相似文献   

4.
应吉庆 《青年记者》2017,(23):19-20
反转新闻是新媒体时代出现在舆论空间中的新现象.一个新闻事件出来,社会舆论的矛头先指向某一方,而随着事态发展,新闻突然发生大逆转,媒体报道倾向、社会舆论态度等都发生了反转,事情的真相竟然和最初的报道反差巨大.反转新闻的本质是一种失实新闻,而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反转的背后挫伤的是媒体公信力和社会公德心.  相似文献   

5.
第十五届中国新闻奖日前揭晓,有十个名专栏列入其中,这也是中国新闻名专栏的第四次评选。新闻专栏是新闻媒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媒体的队伍素质和策划水准。从这次评选的新闻名专栏来看,中央新闻单位的有6家.地方媒体的有4家;报纸系统有4家,电视台有2家,电台有3家,还有一家是通讯社;新闻评论专栏仍是这次评选的重头,  相似文献   

6.
从2001年开始,虽然国内有人对每一年度的假新闻进行“评选”和曝光,新闻界反假新闻的呼声也很高,但虚假新闻依然层出不穷。综观2004年的失实新闻,其中新闻采访不规范和记者凭空捏造新闻的现象十分突出。一、轻信新闻源,记者成了新闻源的传声筒2004年12月,国内一家权威媒体报道了北京某神经学研究院院长、山西某中医专科医院董事长等5名中国人荣获诺贝尔贡献奖,四川某医药医学烫伤研究所所长高某等二人获得了传统医药金鸡纳奖的消息,认为“这可能是中国人104年来首次获得诺贝尔奖项”。一时间国内多家媒体转载,并引发起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但…  相似文献   

7.
夏鑫 《新闻知识》2004,(12):41-42
不久前,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某讲师对外宣称,将出版一部暂名为《新闻炒作学》的新,并将在该校开设一门名为“商业策划与新闻炒作”的课程。消息经媒体报道之后,立即引起轩然大波。各界人士纷纷提出质疑,认为开设“新闻炒作学”课程违背了新闻职业道德。近日,该讲师通知院方,  相似文献   

8.
新闻要真实;做人要真诚、老实;新闻要快写快发,做人要勤奋、敏捷;新闻处处求新,人的思想、知识要时时更新;……新闻,难道是有生命的吗?否则,怎么会与人生有诸多的相同点?──金天恩日记摘抄因过去同在一个机关工作的缘故,我们太了解金天恩了。他没有搞过一天“专职”新闻,收获的新闻作品却剪贴了厚厚的4大本;他不是出身“科班”,也没有拜过名师,却有一大摞各级新闻单位颁发给他的新闻作品获奖证书;他连续10多年被新疆军区和几家省级报刊评为优秀通讯员,1993年,被兰州军区评为1991年至1993年度优秀新闻干部。这个新闻圈外…  相似文献   

9.
根据全美广播协会(NAB)2002年年底提供给我们的一份关于美国所有广播电台频率定位分类统计表的统计,在全美13817家广播电台中,有1761家属于新闻/谈话台。按照当地业内权威人士的说法,新闻/谈话台又可分成3种类别:1.全新闻台;2.新闻加谈话台;3.谈话台。目前,在美国,真正意义上的全新闻台不过十来家。也就是说,美国的谈话台和新闻加谈话台总数达到了1700家,几乎与我们国家现时广播节目的总套数相接近。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构造周抽样方法,对国内五家报纸的2204个样本进行内容分析,旨在探索1980—2020年这四十年来中国机构媒体报道的时间性变化。研究结果显示“,新闻加速”现象在文本层面获得实证支持。这主要体现在新闻报道中提及新闻事件发生的确切时间的报道比例在逐年上升;新闻文本中提及的新闻事件发生的确切时间在报道中前置,更多报道倾向于标题就点出时间要素。同时,新闻的时效性在加强,新闻中用于构建时空背景的确切时间,与该篇新闻发布时间之间的距离在不断缩小。此外,我们也对不同媒体在新闻报道时间性方面的异同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温涛 《青年记者》2010,(18):9-9
一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媒体报道中的匿名信源俯拾皆是:省城市民张先生、居民李大爷、一位知情人士透露、某单位的一位负责人称、接近高层的权威人士、消息灵通人士、业内有关专家……更有甚者,在很多社会新闻中,竟然在文末有这样的说明:"文中人物皆为化名"!这种情况甚至出现在一些相对严肃和主流的媒体中。  相似文献   

12.
评晚报办日报和晚报早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晚报办日报和晚报早出,是中国晚报界的两大新景观。如何看待这种变化呢?一晚报办日报始于兰州晚报,至今已有5家晚报生出了日报。办日报的晚报都是机关报晚报。中国141家晚报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机关报,在兰州晚报撤离之前,约有22家;二是日报办的子报,多达110家;三是独立的晚报(晚报界有人称之为纯晚报),仅有寥寥数家,新民晚报、羊城晚报即是其佼佼者。如果从报纸的定位来说,后两者其实同属一类。中国的大多数晚报是以“日报的补充”面目出现的。本来,作为大众传播媒体的报纸,凡是有新闻价值的新闻都可以也应该刊发,…  相似文献   

13.
近年以来,我国不少中央部委和地方政府纷纷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媒体报道也出现了一个热点名词:新闻发言人.  相似文献   

14.
抓第二落点 关键在出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闻媒体,特别是平面新闻媒体,尽管有各种专刊、副刊,但这些毕竟是“配菜”,看家主打形成强势的,还得是新闻,读者关心更多的也恰恰是新闻。 抓到新闻的第一落点(即首发)当然好,这也是媒体必须花大力气争取的。但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甚至到了白热化的今天,某一家媒体即便再神通广大、长有千手千眼,也不可能占据社会上发生的全部有价值的信息。以北京地区为例,公开发行的报纸有中央的、部委办的和市属的多达近二百家,有谁敢说对新闻能“一手遮天”? 这样一来,就有了新闻“第二落点”之说;抓新闻第二落点也就成了各个媒体非常…  相似文献   

15.
瞧,北京军区某坦克师新闻干事董芳忠那摞尺把厚的剪贴本和一包袱获奖证书:新华社、《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等20多家大型报刊的千余幅(组)图片,一、二、三版头条都有,并且一大部分是成组的;《军事》、《军事学术》等近30家杂志封面85个,封底67个;《人民日报》、解放军总政治部、《解放军报》等25个单位举办的影赛、影展一二三等奖56个;《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25个新闻单位优秀通讯员证书27个,且连续7年是北京军区先进新闻工作者;这一幅幅定格在方寸内的美和数十本标志摄影造诣的获奖证…  相似文献   

16.
眼下,在新闻媒体林立、新闻从业人员竞争激烈的大中城市,出现不同新闻单位的记者互相“串搞”的现象,值得忧虑。某记者一旦发现一个好点的新闻点子,前去采写后,立即与其他几位供职于同一城市、不同新闻单位的同行联系,或复印多份相送,或在电脑上发电子邮件,以便在多家媒体刊登。还有的拿到“串稿”后,改头换面便署上自己的名字,内容大同小异;有的甚至干脆一字不改,换上自己的名字,“本报记者×××”一署,便交给编辑。反正新闻类稿件又不像文学作品长篇巨著那样在乎著作权,即便如此,大家都是私下达成协议的,互不相告,互相…  相似文献   

17.
时政新闻缺乏贴近性和生动性,可读性、可看性较低,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融合媒体报道的出现逐步打破时政报道形式上的规范性,增强了其趣味性、可看性、贴近性。两会报道是每年时政新闻的大事。以2014年,以央视报道两会为例,可以为时政新闻的融合媒体报道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彭跃东 《记者摇篮》2008,(12):26-27
由于专业媒体的数量剧增,新闻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报道内容的同质化现象也日趋严重——翻开报纸,打开电视或收音机,人们会发现,所有媒体报道的新闻内容都大同小异,很难看到独家报道。业内人士深知,在信息化时代,抢到独家新闻真是太难了——通常是同一件事件发生后,多家媒体记者蜂拥而至。  相似文献   

19.
吴越明 《视听纵横》2004,(4):120-120
新闻敏感,在西方又叫新闻眼、新闻鼻、第六感官;而在我国比较通常的说法是:新闻敏感是新闻记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的集中表现,是新闻记发现和判断客观事实是否具有新闻价值的能力。主要表现在这样五个方面:1.迅速而准确地判断某一事实的政治意义;2,及时判断某一事件是否能引起受众的广泛  相似文献   

20.
梁牛 《新闻三昧》2005,(10):27-27
据媒体报道,新学年开学后不久,北京的王先生在他女儿所读的小学四年级的语课本中发现一篇名为《钱被风刮跑以后》的课,是曾刊登在某大报上的一篇通讯,从事多年新闻工作的王先生很清楚这是一篇“名”的假新闻,怎么会成了小学生的课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