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可以成就精彩课堂。数学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师不仅要准确预设、灵活预设.还要适时地突破预设,保证课堂的有效生成,让学生在动态生成的课堂中思考、发现,不断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成功的课堂是预设与生成的结合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是机械的执行预设方案,析是根据师生、生生互动的情况,顺着学生的思路,因势利导地组织适合学生参与的,自主创新的课堂教学活动。因此,高质量的预设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前提,动态生成则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教师惟有做到“心中有预案,行中无教案”,寓有形的教案于无形的、动态的教学中,随时捕捉学生思维的火花,找准课堂上动态生成的切人点,才能使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真正做到“师生互动,共同发展”。一、预设生成让数学课堂活中有序  相似文献   

3.
翁晓碧 《新课程研究》2009,(10):140-142
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两者是相互依存的。没有高质量的预设,就不可能有精彩的生成。反之,如果不重视生成,那预设也必然是僵化的,缺乏生命力的。因此,教师应在预设基础上追求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看待数学课堂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动态的课堂,基于充分预设;要重视预设,更要重视生成;动态生成是课堂预设的升华。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把新的理念带进课堂,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笔者认为,必须正确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使课堂教学不仅动态生成,也预设成功.本文针对数学课堂教学预设与生成进行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5.
构建预设与生成相适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的应然追求.本文在理解预设与生成概念、感悟预设与生成关系的基础上,探寻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预设与生成的策略,认为教师要善于利用预设与生成,把握好两者的尺度,精心预设、动态生成,才能构建多样化数学课堂,在预设与生成自然转化中提升小学生数学思维活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与创造力.  相似文献   

6.
薛秋萍 《考试周刊》2012,(87):65+38-65,38
动态生成的课堂需要精心的预设,预设是生成的基础和静态表现,生成则是预设的延续和动态升华。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只有课前精心预设,才能在课堂上动态生成,用智慧将教学演绎得更加精彩,让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7.
在课堂教学中,因精心预设而精彩万分,因动态生成而灵动无限。因此,在高中数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应注重预设与生成的融合,注意弹性预设,实现动态生成。对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如下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8.
数学课堂是一个不断发展推进、有着灵活生成性和不可预测性的动态过程。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是数学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数学课堂教学应是预设与生成的统一体,教师应在精心预设的基础上追求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与主动建构;应为师生教学过程创造性的发挥提供空间和余地,既要有课前的巧于预设,又要有课堂中的妙于生成。为此,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利用科学的策  相似文献   

9.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往往会有一些突如其来的课堂生成,此时教师则要精准把握,巧妙处理。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进行精心预设,掌控动态生成,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习情感,让预设与生成能够和谐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越来越重视生成性的数学教学课堂的构建,在此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态生成的问题进行一些有益的探讨,让课堂教学在“预设”中体现教师的苦心与精心,在动态生成中展现师生的交流互动、合作与探完,在预设与生成之中找到新的平衡点,迎接高效课堂的精彩到来。  相似文献   

11.
走进数学课堂,我们发现总会有许多异彩纷呈的动态生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要关注自己的精心预设以外,还要把课堂上出现的一些非预设生成加以利用。教师只有善于捕捉、及时利用,才能使生成资源发挥有效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2.
课堂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两者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是相辅相成的,数学教学需要预设,而精心的预设又必须通过课堂的生成才能实现其价值。因此,必须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在精心预设的基础上,针对教学实际进行灵活调整,追求动态生长,让数学课堂在预设与生成的融合中焕发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3.
林志惠 《广西教育》2007,(9A):38-38
数学课堂教学是一个不可预测的、动态的、有着灵活生成性的过程。因此,数学教学应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统一体,应在精心预设的基础上追求课堂的动态生成与主动建构,既要有课前的巧于预设,也要有课堂的妙于生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课堂教学正发生着实质性的变化.课堂是开放的,教学是生成的,教学过程是“静态预设”在课堂中“动态实施”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灵活处理各种问题和信息,凭借自身的数学素养.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课堂互动交往、知识迁移、尝试探究、质疑问难等手段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生成新的教学资源.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课标》的深入实施,人们对数学教育的价值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预设”和“生成”的新理念不断涌现于我们课堂教学之中。实践表明,生成,不是对预设的否定,而是对预设的挑战和超越——精彩的生成源于高质量的预设,那么,在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实现课堂的动态生成呢?  相似文献   

16.
叶澜教授曾说过:"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再好的预设,也无法预知课堂教学中的全部细节。"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随时都有可能出现动态生成,如何利用动态生成,让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魅力四射呢?笔者经过实践,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来突破。一、以生为本是动态生成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正>新课程改革以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定位发生了重大转变,教师已经从传统观念中的知识信息的发布者、课堂教学的权威者转变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与调控者.这就决定着教师要注重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的内容.这些在课堂中随机生成的教学内容使得师生之间的思想碰撞更加深入,更有利于课堂教学成效的提升.一、考量学情,精心预设,为动态生成奠定基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充分的预设是课堂生成的基础.最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凸显学生在课堂  相似文献   

18.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叶澜教授指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可见,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师必须紧紧抓住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的因素,使之成为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的催化剂.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该如何把握新课标的精神,让课堂生成有效地促进数学教学呢? 一、建构弹性方案,注重课堂生成 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多变的动态过程,这就要求教师预设时,首先必须以人为本、以学定教.  相似文献   

19.
<正>教学实践证明,真实有效的课堂教学往往是不确定的,它虽然可以预设,但不能强行规定,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要善于捕捉课堂教学中有价值的信息,关注教学动态发展的过程,抓住学生知识动态生成的有利时机,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使这些信息成为推动教学动态生成的重要资源,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一、精心预设,引领生成课堂预设简单说就是教师打算怎样上一节课,这种"预设"不是对教学过程的全部细节进行预设,而是站在宏观角  相似文献   

20.
<正>数学课堂是师生有效互动、动态生成的课堂,自然会产生许多学习信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动态生成信息,有效利用生成信息,即时引领,巧妙转化为有价值的教学资源,促进动态生成,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一、关注起点,精心预设,期待动态生成预设是生成的前提。为此,课前教师要在准确把握教材、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富有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