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丹 《东南传播》2012,(5):74-75
微博自2009年新浪网站的成功营销而迅速普及后,便以公众表达的低门槛、更加真实的生活状态和实时表达反映着当前公民的社会心态。本文就当前微博中公众表达和社会心态的现状,思考和论述了微博中的公众表达与社会心态之间的互动发展,并指出微博中的公众表达通过潜在地放大、裂变、议程设置功能和涵化效果等反向塑造着人们的社会心态,对当下和谐心态的引导提出严峻考验。  相似文献   

2.
新闻时评不仅要有正确的观点、深刻的思想来引导舆论导向,还要具备多样化的"看点"和"亮点",才能备受受众青睐,才能揭露社会黑暗、分析社会问题、弘扬社会正气,进而疏导公众情绪,达到传播的目的和效果.  相似文献   

3.
时评是公众舆论表达的一种重要形式,时评的主体是公众,对象是公共权力,目的是批判.根据哈贝马斯的观点,公众舆论"指的是有判断能力的公众所从事的批判活动".①笔者认为,必须对这种公众"批判活动"的"判断能力"进行审视与反思,尤其要认清"常识化解释"的误区,才能使时评更具有合理性和有效性.本文试以典型案例,分析时评中的"常识化解释"存在的两个主要问题:娱乐过度、逻辑缺失.  相似文献   

4.
当前,报纸时评在舆论监督,规范公众行为,引导主流价值观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轰轰烈烈的“时评热”并不能掩盖时评在舆论监督中日益呈现出的困惑。监督时效上的普遍滞后、盲目跟风对公众的误导、对监督对象缺少必要的媒介宽容、模式化的写作使得看似繁荣的时评正在逐步陷入怪圈。本文试对报纸时评自身存在的弊病和表现出的不良倾向予以分析,希望能得出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王璐 《东南传播》2012,(12):81-82
近年来,公共事件中所表现出的"塔西佗陷阱"越来越引发关注。但陷入"塔西佗"陷阱中的,向来不是政府部门一方。由"总参一姐"微博谣言所表带来的"塔西佗陷阱",更侧重反映的是"公众总不信",而不是"政府总不被相信"。"谣言"是信息与态度的共同载体。但在公共事件中,政府部门侧重证伪谣言,却忽略了"谣言"背后的民意。因此,解决"公众总不信"的"塔西佗陷阱",除做好正面宣传外,还需关注事件背后的网民问责心态。  相似文献   

6.
时评,紧扣时代脉搏,弘扬时代主旋律,敏锐地捕捉社会热点;其论点具有现实和建设意义,言语简洁明快,酣畅犀利,内容注重思辨性,常常以理服人,思想深刻,文章具有穿透力和广度,还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时评倾听民意,传递方针,充当沟通桥梁,缓解社会矛盾。时评执著地关注现实,关注现实问题,关注现实的不完整性,主张对社会不良现象提出建议和批评。  相似文献   

7.
程东亮  林艳 《新闻窗》2008,(6):18-19
在信息社会高度发展、媒介结构多元化和媒体自身转变加速的今天,新闻传播既要通过新闻报道来提供信息、反映舆论、实行社会监督和提高社会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意识和水平,同时也要给受众提供“观点信息”,以引导公众参与和谐社会的建设,因而时评在新的历史时期受到了读者的关注,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不同形态的新闻媒体都把时评作为引导舆论、指导实践、扩大媒体影响力、提高竞争力的阵地,新闻时评出现了空前的繁荣。  相似文献   

8.
《扬子晚报》的“扬子时评”版是该报最有特色的部分。“扬子时评”刊登的新闻评论能够站在百姓的立场,关注社会热点,褒贬现实,满足社会和公众的需求。本文分析了《扬子晚报》如何从平民角度出发,发挥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职能,及政府与群众之间的纽带作用。  相似文献   

9.
陈娟 《青年记者》2014,(33):24-25
新闻评论节目是衡量电视台实力的一块试金石,是塑造媒体形象、使媒体在竞争中取得优势的法宝,新闻时评节目更是其中的"轻骑兵"。新媒体环境中,电视节目竞争压力日益增加,新闻时评节目必须正确处理和媒体、受众、政府、社会及新闻自身的关系,在价值导向上既要注重收视率,又要启发民智、构建公共话语平台;既要关注民生、解决民忧,又要构建良好的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兴起的"时评热",给平面媒体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并在媒体上占有一定的空间。因为时评一般都具有"一针见血、直言了当、观点明晰、有理有据、贴近实际、反映民意"的特点,所以颇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和社会的关注。许多读者评价时评是"敢说话的文章"、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发生之后两周内的天涯时空论坛的内容分析,发现网络时评中传递出的对抗型解码倾向是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矛盾激化的一个表象。政府在公众传播中应更多地了解网络时评意见领袖并加强与其有效沟通。  相似文献   

12.
陈家兴撰文指出,与传统的评论、杂文相比,时评文体活泼、不拘形式,便于自由地言之成理地表达意见,这就使作者队伍由专家、记者扩大到了公众。时评的作用与意义在于,通过公众自主的观察与思考,不断提高作为现代公民所必须具备的素质,推动社会进步。同时正是时评的“低门槛”,使得公众实现其话语权成为  相似文献   

13.
面对市场竞争的加剧,部分都市报重新进行“市场定位”——“迈向主流媒体”,强调对读者的经济影响力和针对政府的政治影响力的“社会影响力”。在此定位的指导下,对时评的重视成为必须。本文对《南方都市报》时评专栏的功能定位、运作实践进行分析,揭示其“思想启蒙”的公众诉求所体现的转型社会大众传媒之责任。  相似文献   

14.
穆连飞 《新闻传播》2023,(17):34-36
近年来,极端天气等自然灾害频发,不仅对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威胁,而且对于社会稳定造成冲击,网络社会心态便是重要的表征。将网络社会心态这一人文因素引入到自然灾害治理研究中,发现了在自然灾害讨论中公众的网络社会心态呈现出以下四个特征:追踪多责任主体,阶级认同向下偏移;风险感知放大化,群体冲突演化为情绪宣泄口;长尾效应明显,公共社会议题后置;价值倾向性明显,认知资源争夺剧烈。为此提供了三个网络社会心态培育路径:巧妙利用身份认同,注重长尾阶段引导;发挥社会主体力量,避免风险感知扩大;言论引导下的网络民粹主义纠正。  相似文献   

15.
宋捷  姚崇 《报刊之友》2014,(4):17-18,21
大众文化与社会心态的发展逻辑是同步性和异在性的实践统一,在制度伦理、道德调控的支撑中寻求大众文化与社会心态的良性互动,以求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确立马克思主义社会心态理论。  相似文献   

16.
十八大首次将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写入党代表大会报告里并列为今后重点目标。本文以"理性平和"之根本为切入点,追本溯源,寻求儒学理性平和之成分,以兹对当今理性平和心态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7.
网络文化作为新型文化,在认知、情感、伦理、信仰四个层面,都别具特色,从而形成了其社会意识;网络文化作为人、信息、文化"三位一体"的结合物所构成的时代心理,形成了其社会心理。在这样的心态结构基础之上,网络文化在政治、法律思想和哲学、文学艺术意识方面,都具有复杂的心理功能,发挥着多元化的心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王嘉洋 《视听》2021,(1):149-150
表情包作为新媒体时代在网络上兴起的产物,出现在各种社交软件中,成为不可或缺的符号.结合时代背景,在用户关注表情包、使用表情包和创造表情包的过程中,折射出了不同的社会心态:渴望社会认同、焦虑和抗争.对表情包传播背后的社会心态进行解读,对社会情绪与社会价值体系的疏导与构建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时评成为各报刊的重要版面,不过近十年时间.追溯时评发展轨迹,最早进入公众视野的,应是<中国青年报>的"冰点时评",它成为中国报刊的名牌栏目,以针砭时弊、激浊扬清为特点,受到普遍欢迎.之后,该报的"青年话题",<南方周末>的"视点",<南方都市报>的"众议"、"来论"便如雨后春笋,在各种媒体铺陈开来.  相似文献   

20.
徐艳 《新闻战线》2012,(5):46-48
在改革发展进入黄金发展期与矛盾凸显期的当下,如何研究大众心理,调适社会心态,不仅是社会管理工作面临的新课题,也是思想文化工作面临的新课题。关注读者心灵,聆听大众呼声,倾注人文关怀,帮助读者在纷纷扰扰的世界里理出头绪,为培育健康向上的社会心态鼓与呼,是新时期新闻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