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骏马奔腾辞旧岁,三羊开泰迎新年。福建东南广播牵头主办的第九届"海峡两岸广播春节大联播筹备会暨两岸广播媒体合作研讨会"于12月18日在金门召开,拉开了羊年两岸广播媒体交流与合作的欢乐大幕。喜洋洋,过大年。金门会议确定2015年"两岸广播春节联播"的主题为"喜洋洋,过大年",两岸广播人将共  相似文献   

2.
2009年11月,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中心组织策划、邀请台湾8家广播媒体共同参与的两岸媒体“重走客家迁台路’’联合报道活动,取得了预期效果,在岛内客家人中产生了积极反响。本文以“重走客家迁台路”报道活动为例,阐述新形势下两岸广播媒体合作策略。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笔者连续五年参与组织策划两岸媒体"清新福建行"采访活动的经验,从两岸媒体联合采访的传播机制、传播手段、议程设置、选题策划、传播效果等维度,论述对台广播媒体如何依托同乡之情、同业之谊,联合台湾媒体同行,搭建"聚合传播"与全媒体传播平台,拓展对台传播路径,增强对台传播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在媒体传播技术、传播手段正发生重大变革的今天,作为传统媒体的广播,面临更为艰巨的生存挑战。广播媒体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扬长避短,实现自我"造血"功能的再升级,成为当代广播人面临的重大挑战。本文以"全媒体时代广播的创新路径"为研究对象,结合获得2015年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大奖《两岸一家人》为例,力图从受众特点、传播内容、形式、技术及媒介等方面探寻传统广播事业发展与突围的新方法与新策略。  相似文献   

5.
<正>2015年,在福建对台广播开播65周年之际,东南广播牵手两岸38家电台组建"两岸广播联盟",签署两岸广播媒体合作《五点共同倡议》,推动两岸广播在节目采编、广告经营和新媒体融合等方面实现全局性、全方位和全时空的大合作,为维护并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汇聚正能量。栉风沐雨六十五载。时光倒流到1950年8月,东南广播的前身福建人民广播电台对台广播部正式成立,电波穿越了台湾海峡,架起了两岸同胞沟通交流的空中桥粱。这是祖国大陆  相似文献   

6.
研究以两岸媒体的"反服贸"微博报道为切入点,发现在涉台信息传播方面,微博平台上形成了以大陆专业媒体和台湾综合媒体为主、大陆其他媒体为辅的舆论场。研究抽取两岸代表性媒体在微博上呈现的"反服贸"报道共362则,通过内容分析和文本解读,发现两岸媒体在微博平台上的报道以事件发展为基础,但呈现出各有侧重的报道框架和特点;两岸在新媒体传播的基础、语言、内容和形式方面呈现出一定的融合之势。研究进一步分析了微博报道差异和融合的原因及未来两岸新媒体交流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台风是亚洲常见自然灾害,每年均为大陆与台湾两岸媒体共同关注的新闻议题之一。不过,由于舆论环境与新闻文化的区别,长期以来,两岸媒体的台风报道同中有异。本文以2015年第13号台风"苏迪罗"为例,对比两岸媒体特别是电视媒体对同一场台风报道的异同,浅析台风报道怎样更"接地气"更专业化。  相似文献   

8.
张想苹  赵新 《东南传播》2011,(11):32-34
戏曲是传统文化和传统艺术的综合,在对台广播宣传中,以戏曲为载体,使两岸同胞对传统文化达成共识,这是当今戏曲广播的新机遇和新挑战。目前海峡两岸戏曲的现状是“最好的演员在大陆,最好的观众在台湾”,作为对台广播媒体,应该适应形势,根据台湾民众的需求传递戏曲资讯,以戏曲艺术作为媒介,传递同宗、同源、血脉相连的华夏之情。在新形势...  相似文献   

9.
<正>"围炉"是闽台两地共同的年俗,海峡两岸少儿春晚以"两岸小围炉"为主题,从2015年至今已成功举办五届。这是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少儿频道充分发挥地域特色、媒体优势,集中力量、重点打造的一台以展示"两岸一家亲",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为目的主题晚会。今年的晚会增加了海峡两岸少年儿童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比如台湾屏东县春日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传统广播媒体受众被严重分流,给广播媒体带来较大的挑战,广播媒体必须"变身",以迎合受众需求的变化,这样才能切实推动传统广播新闻快速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陈冉 《中国广播》2011,(8):61-63
两岸广播在合作过程中打造的品牌栏目,是两岸广播在不断积累叠加和延伸扩展的合作过程中形成的具有高度文化价值和内涵的节目形态。新形势下,两岸广播应打造并维护两岸共有的品牌栏目,保持持续性和延展力,让品牌栏目成为优质的标志和可听性的代名词,成为两岸听众的惯性选择。本文以“两岸广播春节大联播”为例,探讨两岸广播共创品牌栏目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正>《东南传播》致力于打造一份在海峡两岸都有显著影响力的学术期刊,通过主题策划、活动组织、品牌塑造、平台构建把两岸传播学术交流和传播人才往来结合起来。"海峡传播‘’是东南传播最具特色的重点栏目,也是一档研究两岸传播界互动现象和规律的学术性栏目。"海峡传播"栏目以促进两岸交流、加深两岸互信为宗旨,研究两岸传媒发展现状,在舆情、媒体转型、传媒政策、新闻教育、两岸交流等各种传播相关议题上展开深  相似文献   

13.
王留 《东南传播》2021,(12):46-48
在建设"新型主流媒体"阶段,传统对台新闻媒体面临融合转型的新挑战.福建广播影视集团卫视中心打通《海峡新干线》和《今日海峡》两大对台资讯栏目,以两岸"Z世代"为目标受众,以互联网思维优化现有人员和资源的配置,推进新闻媒体纵深融合,孵化出媒体人视频号矩阵"海峡锐评"等新媒体产品,在实现流量变现的同时,也为两岸和平发展营造积极有利的舆论环境,是"新型主流媒体"转型升级建设中的一次宝贵尝试.  相似文献   

14.
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如何推介媒体形象、树立媒体美誉显得非常重要,这关系到媒体亲和力、影响力、竞争力的养成和提升。现代广播媒体更要通过各种有效手段为自身发展创造有利态势,更应该有效地开展形象推介,以不断占领受众新市场,吸引受众注意力,锻造媒体品牌,获取传播的最佳效果和发展的最强动力。在这当中,打造"看得见的广播"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的生存发展环境更趋严峻,经营模式创新成为媒体事业增长、产业拓展的关键。广播媒体也纷纷寻求经营转型的新出路。河北广播电视台在广播经营的转型中,以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为契机,立足广播传统优势,从大型营销活动入手,盘活全台资源,进行节目、广告、活动、产业"四位一体"的整合运营,开启了广播的"全驱营销"模式,推动实现从广告营销向用户服务营销转型,从传统媒体营销向"融媒体"营销转型。  相似文献   

16.
邱翔 《中国广播》2015,(3):16-18
本文以"媒体场景"理论为切入点,解析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广播媒介面临的困境和挑战,指出通过抓住新媒体、拥抱新媒体、融入新媒体、运用新媒体来重新构建广播的媒体场景的可行性和紧迫性。同时也从本位坚守、强化伴随性和内容产品及平台化三个方面,提出了发挥广播的传统优势来寻求新价值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7.
刘崴 《记者摇篮》2012,(6):48-49
时光进入21世纪,面对媒体传播手段的多元化,新兴媒体不断涌现的现实,传统广播"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神秘魅力在新的形势下,反倒成了一块前进路上的"短板"。那么,广播如何才能走出这一尴尬困境,化短为长,在新的时代形势下,绽放出更加美丽的花朵呢?这是摆在每一个广播人面前的一个重要且迫切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是手机的广泛普及,连线报道已成为广播媒体倡导推崇传播新闻的重要方式。连线报道将广播新闻的时效性推向了极致,成为版面媒体无法相比的独特优势。1.连线报道充分发挥广播的快捷优势"新、快、活"是各新闻媒体倡导和追求的目标。广播记者更将其作为彰显自己媒体优势之所在。因而,广播记者们无论身在何处,都会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  相似文献   

19.
郝锁庄  安建民 《河北广播》2005,(5):94-94,66
一位资深的广播从业者将目前广播媒体的改革创新形象地喻为以听众的需求为半径划圆。这一比喻既富想象又体现原则。广播的消费者是听众。广播媒体的一切改革和创新都毫无例外地以构成广播市场的主题——广播受众的需求为基点。把握听众的需求,无疑是掌握了通向广播市场的钥匙。  相似文献   

20.
崔惠芳 《今传媒》2012,(7):48-49
本文以"史"入手,从大的社会历史时期着眼,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通过全面梳理新中国广播事业的发展历程,提出了广播媒体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兴衰"缘由,以及当下"微时代",广播突围的基本思路,对当下广播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