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主流媒体作为传播链中的重要节点,在舆情滋生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是主流媒体如今面临着各种自媒体崛起的挑战,努力适应新传播环境,发挥自身优势提升舆论传播力和影响力对主流媒体来说极为重要。【方法】文章从主流媒体舆论引导的现实困境出发,结合自媒体时代的特点及新媒体发展趋势,对新时代主流媒体更好地进行舆论引导提出了一系列策略。【结果】自媒体时代主流媒体需要经历传播主体多元化、议程设置难度升级等阵痛,更要善于运用网络扩大自身传播力和影响力。【结论】主流媒体需要坚持底线思维,适当借鉴自媒体运作方式,不断进行线下实地考察实践更好地完成舆论引导工作。  相似文献   

2.
黄淼  黄佩 《新闻大学》2020,(1):15-28,125
本文整合行动者网络理论的"转译"概念和"驯化"理论,研究面向算法推荐平台的自媒体生产实践。笔者观察了4个推荐平台,访谈了6位平台管理者和6位自媒体创作者,基于实证数据阐释发生在自媒体生产过程中的两次算法驯化。两次驯化构建了两个行动者网络--在平台运营实践中形成的"职责共识网络"、在自媒体创作群体中形成的"规律共识网络",二者再共同构成自媒体内容生产网络。算法规则在两个局部网络中都是"强制通过点",同时也是局部网络之间的连接点,由此成为整个网络的权力中心。  相似文献   

3.
当下的网络传媒文化参差多态、丰富多元,但审美格调整体上有待提高。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主流媒体作为思想宣传工作的重要阵地和公共决策的参与主体之一,承担着包括审美治理在内的社会治理责任,其进行网络审美治理的有效路径包括感染、批评、示范等。但在当下的网络空间中,主流媒体的审美治理实践仍显被动,存在主体缺位、参与滞后等问题。在理解网络习性的基础上,主流媒体应当以个体化的姿态参与网络互动,以视频化的形式带动受众沉浸,从而扩大网络声量,实现审美净化,在社会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田天 《新闻世界》2011,(12):92-93
近年来,网络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自媒体异军突起,打破了主流媒体一家独言的舆论环境,成为新生的舆论力量,对公众的关注焦点,事件发展状况以及社会议程都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本文分析了自媒体在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的表现、作用、影响,以及自媒体在舆论环境中地位上升的现状。  相似文献   

5.
信息传播方式的演进必然影响和促成审美观念的变迁,方兴未艾的手机传播为人类创造了全新的信息交流方式和审美感知世界的方式,它催生了新的人际关系和交往方式,极大地拓展了人们的审美空间.手机媒体以其审美交互的主体性、审美客体的虚拟性、审美体验的主动性及审美创作的个性化、生活化为审美特征对传统的审美方式无疑是一个冲击和颠覆,它丰富了人们的审美体验,带来了人们审美生活的深层变化.  相似文献   

6.
夏艳 《新闻世界》2011,(5):109-110
本文通过对网络自媒体概念的界定,以在网络自媒体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重大体育赛事报道为例,重点论述了网络自媒体的发展所划分的三个阶段,详细分析了网络自媒体介入体育传播的利弊,以正确认识、对待网络自媒体。  相似文献   

7.
彭化义 《军事记者》2012,(10):15-16
今天的中国与世界一样。迈入了一个全新的“自媒体”时代。据报道。目前我国有近5亿网民,每天发表许许多多原创微博。在这种“人人都有麦克风、个个都是通讯社”的信息环境中.普通民众随时可以通过网络、手机等登录各种新式媒体。发布所见所闻和思想观点。各种社会信息也必然随之进发。“自媒体”的发展,带来的是信息繁荣与信息泛滥并存的复杂局面。  相似文献   

8.
新技术为媒体发展创造了新的空间,但同时网络暴力也随之在这个空间的角落滋长。在网络暴力事件发生的过程中,自媒体与网络暴力事件相互作用,在一个不断循环的信息传播模式中,自媒体以议程设置、舆论引导等方式对网络暴力事件造成了重要影响。自媒体行为在传播上更迅速,影响范围更大,且管理更不容易。因此,根据自媒体行为的特征,应对网络暴力不仅要加强网络环境管理,制定与信息传播相关的法律法规,更要从根本上提高自媒体构成群体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9.
数字虚拟创作为当代艺术创作和审美体验提供了全新的方式,其本质是运用数字技术对现实和幻想世界进行再现和虚拟,审美特征包括创作方式的非物质化、创作手法的"以小见大"、创作主体的相互协作.数字虚拟创作可以将复制、模仿结合起来,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创作手段.  相似文献   

10.
易龙 《新闻大学》2015,(3):37-43
本文基于对复杂网络环境下新媒体生态的客观分析,提出了信息路径分析的命题。信息路径分析是理解复杂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传播规律的一种可行方法,也是信息路径优化的重要前提。文中区分了新媒体生态中的两个主要传播主体,即机构媒体和自媒体。通过对网站监控数据的分析,我们验证了用户信息获取路径的幂律分布情况。本文也通过实证案例,分析了媒体信息的发布路径、信息分发路径以及信息扩散路径,对关键媒体节点等信息路径形成的重要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意象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审美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物化或同化后的一种艺术形象(形象雏形),是主体与客体、心与物、意与象的有机融合;是主观情思与客观物象相融合的产物。“意象”是中国首创的一个审美范畴.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意象说是一个体系,其中包括“赋比兴”。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第一次出现“意象”这个概念,“象”和“意”’被结合成一个词语,“意象”中的“象”,特指审美形象,“意象”中的“意”,特指审美情感.特定的审美形象能激发观众特定的审美情感,而特定的审美情感决定创作中所采用的特定审美形象。  相似文献   

12.
目前,网络情绪化已经成为自媒体时代的重要特征主流媒体如何在这种情绪化的网络环境中占领话语权,成为急需面对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大量新闻案例,尝试厘清网络情绪化的种种特点以及形成过程,提出了主流媒体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引导舆论、纾缓情绪、转变观念、打造职业化队伍等方面下工夫,提高在情绪化网络环境中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13.
审美与审丑是指在文艺创作中如何来认识、界定和表现美与丑的问题。本文分别从西方和中国两个角度疏理了人类审美意识变迁的谱系,论述了中西方都经历了从审美向审丑转变的这一基本创作趋势,并指出这是近现代以来,工业文明的发展对人本身异化的结果,也与人类个性逐步解放,感性需求日益得到满足的总体趋势有关,是人类现代主体意识觉醒的一个标志。  相似文献   

14.
唐澜 《传媒》2016,(18):95-96
在文学的发展过程中,传播媒介的变化对文学的转型具有重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从印刷文字到网络传播,文学载体的发展经历了几次比较大的变化.新世纪文学经历了文学革命、审美改造、机制嬗变、美学教育等转型过程,其中大众审美的嬗变便与新媒体环境下的文学转型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由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院长张邦卫教授独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年4月出版的《大众媒介与审美嬗变——传媒语境中新世纪文学的转型研究》一书便探讨了新媒体环境下新世纪文学转型的具体过程及大众媒介与审美嬗变过程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徐迪 《传媒》2014,(16)
正随着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的发展,人们可以在移动互联网的环境下随时随地获取网络信息。移动互联网也促进了自媒体的发展,人们能够利用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随时收发讯息,了解网络中的资讯、发表评论。自从自媒体诞生之后,"草根"的声音逐渐形成了一种社会的舆论,受到了更加广泛的关注,本文对其传播特点和文化价值做初步分析。 自媒体的传播特点自媒体也被称为公民媒体,其最早的定义是在2003年美国新闻学会所发布的报告中出现的,通俗地说就  相似文献   

16.
刘洋  肖远平 《文化遗产》2022,(6):131-138
南方史诗对“前宇宙状态”的集体想象经历了早期“混沌”的原始宇宙、“神人二分”的秩序宇宙、“人与自然共生”的生命宇宙,显示出南方史诗的审美动力不在于形而上的超验的世界,而是人的世界,因为审美的主体是人,所以审美的对象必然是与人相关的周遭世界。也因此,南方史诗的审美经历了朴素浪漫到现实理性的转向,其价值核心建立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上,充满了人类经验的感性认识和务实精神,彰显出“大人不华,君子务实”的中华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自媒体应运而生,全社会迎来了一个全新的传媒时代——自媒体时代。自媒体的不断发展迫使传播发式发生了重大的改革,给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了解和掌握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做好网络舆情的治理工作是一个全新的挑战。本文立足高职院校,从自媒体角度,分析、研究高职院校网络舆情产生的环境、呈现的特征,提出适合高职院校的网络舆情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18.
节目主持人的个性风格的形成是电台或电视台发展成熟的标志。而要形成节目主持人独特的创作风格则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条件。正确地处理自身、媒体环境和受众审美欣赏习惯的关系是节目主持人在创作过程中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自媒体是社交网络发展的结果,社交网络将整个世界联系在了一起。网络呈现出网状布局,网络新闻的传播在网状结构的作用下传播速度极快。文章重点介绍了自媒体新闻报道的特征,并根据现阶段自媒体快速发展的实际情况,就自媒体的发展趋势做了简单说明,希望对自媒体的发展,以及自媒体新闻报道的质量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0.
随着传播技术的革新和发展,网络媒体日渐成为民众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传播工具与传播平台,推动民众进入了自媒体时代.与此同时,在网民的参与下,各种网络新词语在网络环境中不断产生和传播,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词汇系统,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兴媒体所带来的社会变革,反映了媒体技术对民众思维方式和社会生活方式带来的影响.本文结合荷兰心理学家霍夫斯塔德提出的权力距离、个人主义等理论观点,从网络词语“给力”的产生及应用出发,浅析网络环境下我国文化价值观念的变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