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秦汉之际对岭南地区的开发,史学界多有文章论述,关于赵佗在其中的作用,却绝少语及。偶有谈到者,皆一笔代过,难窥其貌。本文即对此问题作一浅探,以求教于方家。秦汉之际,岭南是“百越”居住地,“百越”和岭南在范围上,有大有小,有重叠,亦有出入。因此,这里首先谈一下“百越”的分布区域。 1 “越”本是国名,其族为“闽”,后亦用为族称,泛指东南沿海地区之民族,自越王勾践灭吴称霸之后,“越”名大显于世。战国而后,又有“百越”(古越、粤通用,故“百越”在史籍中又称“百粤”——引者)一词,泛指东南沿海及岭南地区及居民。这是蒙文通先生在《越史丛考》中对“百越”由来的简要概括。言之颇精,既言“百越”泛指东  相似文献   

2.
古代闽越族的迁徙和演变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他们迁徙的方向有往北往南往东之不同,时间则由汉初至明清延续二千年之久,他们迁徙之后已逐步与汉人融合或被同化,不象某些百越分支那样能较多地保留特点而发展成为新的族称,对于这些闽越后裔我们已不易看出他们与古代闽越族的关系,无怪乎近代学者梁启超先生也认为“吾侪研究中华民族最难解者无过福建人。”但是,随着各门科学的发展以及历史研究的深入,我们相信难题是终要被解开的。本文试就闽南语系居民的一些情况谈论一下古代闽越族的南迁问题,以冀摸索出古代闽越人的一点足迹。而更大的希望,乃是引起大家对今天散居在外的闽南语系居民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对“百越”的研究,1942年罗香林先生发表的《古代百越分布考》一文说:“古代越族之分布状况,依今日地理情况言之,殆环据中国西南各省,如川、滇、黔、桂等;南达安南、暹罗、缅甸之一部分;东循滨海各地如广东、福建、浙江等省;更亙于皖、赣、鄂之交,盖不啻为中国南海、东海所环抱一弧形区域。”(见《中夏系统中之百越》一书,1943年重庆独立出版社出版)文中叙述了十七个“越”人族群,如越、瓯越、闽越、东鳀、山越、  相似文献   

4.
论先秦时期福建地区的民族和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古属蛮、越族分布区,新石器时代就有土著越人在这里生息和劳动。夏、商、周时期闽越及徒入的氏族先民创造了较为丰富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春秋、战国时期福建地区的诸多氏族部落又泛称“百越”,驺姓的“闽越王”仍处于部落联盟阶段,比较封闭。他们创造的先秦文化为秦朝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历史教学》1980年第12期刊登的《古代的百越及其演变》一文,读后有些不同看法,现提出供参考。第一,关于百越分布地域的问题,目前学术界有不同看法,作者认为,凡是有印纹陶遗存的地区,就是百越的聚居区或散居的地区,即北自苏南至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东南部、广东、广西西南部均是百越的聚居区,云贵高原有百族散  相似文献   

6.
彭文宇  陈名实 《莆田学院学报》2006,13(4):F0003-F0003
福建最早的先民是闽族,春秋战国时期,越人南迁入闽,汉代时形成了闽越族。此后,北方汉人不断南迁福建,形成三次入闽高潮。第一次是两晋南北朝时期,第二次是唐代前期,第三次是唐末五代时期。宋代以后,福建成为中国经济文化繁荣的地区,北方人民大量南迁。而在他们迁徙和定居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福州的文化源远流长,素有“海滨邹鲁”之称。是中国东南部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南宋末与南明,都建成临时京都,因此,除成为中国古代乃至今日的全国重要港口外,还是一个人文基本、文风鼎盛的文明古邑。一、福州的重教之风自古有之福建在春秋时期属于东越,为越国管辖领土,因此她是“百越”族的一支,由于福建简称闽,史书上称“闽越族”。福州又是“闽越”的都城,吸取了吴越文化,随着中原人的南迁,又与中原文化融汇,闽文化遂成为华夏文化的一部分。西晋前,福州的学校教育情况,无从考证。据史籍记载,福州在封建时期的学校教育始于…  相似文献   

8.
武夷山是福建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早期活动于这一地区的土著民族是闽族,这一民族以蛇为原始图腾崇拜对象.闽字,在古篆文中,为篆文闽=(蠢)=(门)(门,房屋)+(0)(蛇)即门里有蛇.在《说文解字》也中提到:闽,东南越,蛇种.种种证据表明早期福建武夷山区蛇类众多,当地人尊蛇为神的独特风俗.“闽”后来成为福建省的简称.2000多年前,越王勾践后裔来到福建境内,与当地居民组合成新的部族,称为闽越族.越族的融入,促进着闽族的发展,闽越逐渐融为一体,勤劳智慧的闽越人创造了盛极一时的闽越文化.  相似文献   

9.
秦始皇在公元221年统一中原之后,向南部地区发动了猛烈进攻。贾谊《过秦论》以简洁的语言概括了这一段民族融合的历史:“及至始皇……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课本注句中之“百越”谓:“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闽、粤各地,每个部落都有名称,而统称百越,也叫百粤。”  相似文献   

10.
据可信的考古资料、文献资料、民族资料,运用划段、倒推和古文字学知识,考辨岭南越族来源可知:广东马坝人距今约12.9万年,历史最为悠久,可能是越族主体。后从原始群末期至战国时期,越人进化是连续的,越族可能是本地起源的土著居民。百越支系之间的越人是往来流动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相似文献   

11.
商代文献中已有关于越民族活动的记载,其族群得名于所使用的工具和兵器;“扬越”只 是一个泛称,在不同文献的记载中其空间分布范围是不同的;“于越”是越民族群体中最接近华夏的部 分,但与华夏族有明显差异;由于越民族群体支系多、分布广,战国后期的文献便出现了“百越”一词。  相似文献   

12.
百越是我国南方的一个古老族群。《吕氏春秋·恃若篇》云:“扬汉之南,百越之际”。《汉书·地理志》颜师古注曰:“自交趾至今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性”。总之,古越人遍布长江以南的江苏、浙江、福建、台湾、江西、湖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地,有大越、于越、闽越、扬越、夔越、西瓯、骆越、滇越、腾越、濮越等部族,故称“百越”。谈起古越族,史书上给我们的主要印象是:蛇、鸟图腾、断发文身、习水便舟、巢居、种植水稻、善铸宝剑等,而其习俗大异于华夏者,莫著于“断发”、“文身”。本文试就这一古老而特异的习俗进行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3.
陆招英 《双语学习》2007,(11M):171-172
福建境内很早就有先民居住,他们是早期对福建进行开发的闽越族人,在福建境内的生产和和生活促进了闽地的发展,同时在方言中也留下了痕迹,称之为“底层词”。  相似文献   

14.
人教社新编高中语文第二册《过秦论》中有句:“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对“百越”课本上注为:“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闽、粤各地,每个部落都有名称,而统称百越,也叫百粤。”“桂林、象郡”文中则注释为:“在现在广西壮族自治  相似文献   

15.
人教社新编高中语文第二册《过秦论》中有句:“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对“百越”课本上注为:“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闽、粤各地,每个部落都有名称,而统称百越,也叫百粤。”“桂林、象郡”文中则注释为:“在现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一带。”这两个注释明显是矛盾  相似文献   

16.
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冼夫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冼夫人是南朝梁、陈及隋朝之际我国越族的杰出首领,梁朝高凉郡(治所在今广东阳江县境)太守冯宝之妻,因为她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功劳卓著,隋文帝时封为:“谯国夫人”,史称冼夫人。当时的岭南地区,居住着俚、僚等许多少数民族,通称越族,或称百越、南越。冼夫人属于俚族,俚族是越族中人数众多的一部分。冼夫人是岭南高凉郡(其故里一说在今广东高州县雷洞村,一说在今电白县山兜村)人,大约生于梁武帝普通三年(公元522年),卒于隋文帝仁寿二年(公元602年)。她家“世为  相似文献   

17.
<正> 侗属百越,已无异议。然属百越哪一支系,尚未定论。拙文试就侗族族称族源问题谈谈管见。侗族自称为“kaml”、“jami”,其内部可能是根据原始支系的不同,互称为“kaml tanl”、“kaml jaml”、“kaml laox”;也有因不同居住区方言土语关系称作“kamc”、“kenc”的。据汉文史书记载,“kaml”在历史上曾因不同时期而称谓各异。既有“越”、“蛮”、“僚”的泛称,也有“开明”、“甘”、“仡伶”的专称,明代始有“侗人”、“洞家”的称谓。中华人民共国成立后,才把“kaml”定为侗族。  相似文献   

18.
岭南地区民族融合的产生、发展,与生产力发展和交通道路的开辟相一致。古代中国,民族融合的实现,主要通过不同民族、族群的迁移、杂居来进行。因此,“潇贺古道”的开辟促进了岭南的民族融合。融合中,既有百越族群的族内融合,也有移民与百越的族际融合,特别是族际融合的层次性十分明显。依托交通要道及其岔道向周边展开,融合的程度呈现递减趋势,与当今岭南族群分布的态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9.
红河州傣族与壮侗语族的壮族、侗族、水族、布依族、黎族、毛难族、仡佬族等有着密切的历史渊源关系,同源于古代"百越"族群。文章着重阐述了红河傣族的历史源流、族称族源、流迁现象及其当今人口分布状况。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神话学的理论方法分析了剑津传说中的“越剑化龙”到“建塔聚气”的历史由来 ,并从新的角度重新阐释闽北在福建地方社会文化发展过程中地位结构的变化与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