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朗读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最基本、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一项阅读基本功。然而,无论是低段、中段还是高段的小学生,尤其是农村学校的小学生,朗读都存在问题。于永正老师曾毫不客气地说:"全国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学生不会读书。"贾志敏老师也直言:"学了多年母语的学生,依然读起书来一字一顿,拿腔拖调。"针对此种现象,有人写过重视朗读指导的论文,有人发表过提高小学生朗读兴趣的论文,其中也有不少值得借鉴的、有效的见解和做法。但令人不解的是,这么多年过去了,学生朗读中的弊病就是改不了。前不久,本人在一个县的三个乡镇一口气听了一至六年级的六节语文课后,突然发现了症结所在,惊喜自己似乎找到了挽救的方法。实践之后果然有效,且效果明显,于是得出结论:教研员对教师的朗读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朗读指导都应在"做"中进行,即  相似文献   

2.
"教学做合一"思想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重要内容,对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增强教师教学素养有着深远的影响。小学生动手能力强,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将"教学做合一"思想与教学相结合,将"做"放到中心环节,在"做"上教,指导学生在"做"上学,以此实现知行合一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文章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结合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探究"教学做合一"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3.
九年义务教材初中《代数》与《几何》中穿插了“想一想”、“读一读”与“做一做”等栏目 .其中“想一想”是供学生思考的一些问题 ,“读一读”是供学生阅读的一些短文 ,“做一做”是供学生动手实践操作的一些问题实例 .这些栏目由于新颖别致、富有趣味 ,因而对于扩大学生知识面 ,增加趣味性和实践性均大有裨益 .尽管这些栏目都不作为教学要求 ,只供学生课外参考 ,然而近几年来 ,将上述的三个栏目进行改装 ,拓展为中考题 ,却是命题的热点之一 .因此有必要提醒同学们注意对课本知识的学习与挖掘 ,以达到灵活变通的目的 .下面就以初二《代数》…  相似文献   

4.
陶行知先生非常推崇“教学做合一”,他说:“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心理学家们也得出这样的结论——小学生学习的规律是:听过一遍就忘了,看过一遍就有印象了,做过一遍就学会了?由此可见,要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必须摒弃教师繁琐的讲解、学生单调的朗读这种陈旧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多为学生创造亲近文本、感悟文本、超越文本的机会,  相似文献   

5.
“做”数学     
吕智敏 《陕西教育》2005,(10):37-37
“学”这一活动最好的方法就是“做”。学习者只有通过自身的积极思维和主动参与的“做”而获得的数学知识,才是理解最深刻、掌握最牢固且最有实用价值的知识。一、在实践中发现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同样,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也是一个认识过程,也应遵循“实践一认识一再实践一再认识……”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蒋巧真 《亚太教育》2020,(4):106-106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小学生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活动去丰富与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其中,“亲生朗读”是通过师生的平等沟通与阅读交流来完善小学生的阅读思维、训练小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活动。本文将从突出小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优化师生阅读交流、鼓励学生自主质疑三个角度来分析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如何组织“亲生朗读”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7.
“教、学、做”思想是高职高专教育教学中的新理念,《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是三年制普通专科语文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鉴赏能力,发挥着应有的作用。“教”力求调动多方面的教学手段,把课外指导和课堂教学结合起来,从不同的维度,为学生构建一个提高人文素养的多功能的教学平台;“学”力求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质有所提高;“做”要求教师改进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要通过学生在文学阅读、写作和文学活动的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相似文献   

8.
山东韩兴娥老师“海量阅读”实验取得的累累硕果.使得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认识到:小学生只有通过广泛的阅读和大量的积累才能真正学好语文.并积极投入到课内大量阅读的实践中来。  相似文献   

9.
张田若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读懂的过程就是阅读能力形成的过程,就是语感形成的过程、语言积累的过程。”这更明确地将学生的主体性做了定位,要求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习语言、积累词汇、激发情感、启迪思维,获取语文多方面的知识,促使知能转化,从而提高语文素质。作为课堂主导者的教师,在学生阅读实践中要注重以下四个方面的指导:  相似文献   

10.
现行高中新教材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物理 )中 ,共安排了二十八个“做一做”.这个栏目源于旧教材的“小实验”,数量比以前增加了许多 ,内容也比以前更丰富 .体现了新大纲、新教材重视实验操作、突出学生活动的特点 .“做一做”既是教材正文的补充 ,又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活动 ;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而且能诱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实践 .因此 ,明确“做一做”的内容特点 ,发挥其教学功能 ,对用好新大纲和新教材是十分必要的 .一、归类分析1.观察研究类观察研究类“做一做”:针对学生学习中产生的疑难 ,选用日常学习和生活…  相似文献   

11.
随着初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做”数学也越显得比“说”数学更重要.“做”数学首先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思维,再次在探索思维的促使下学生能够乐于创新,能够最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是“做”数学如何真正落到实处,尚没有统一的看法.本文根据作者的理解,提出“做”数学的几点要素,希望能够对数学教学改革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每个学期,一般每一个教师都至少要上一堂汇报课或教研课。这犹如对每一位教师的大阅兵,也使其他老师多了一次学习的机会,最重要的是通过自己及教研组教师的“磨”,使自己的教学水平跨上一个新的台阶。本来这是一种很好l的教研方式,但现实中出现了一种“做”课的现象:教师提什么问题,学生就能答什么问题,一堂课来。顺顺畅畅、圆圆满满,似乎老师教得很好,学生素质很高。其实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师生睬前排练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朗读是小学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古训印证了朗读的重要性。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效果并不明显,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学生朗读意识不强,自主探究学习形式化;教师朗读教学方法单一,朗读教学效率低下;朗读教学评价缺失,反馈机制不健全。要解决这些问题,笔者认为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理念对我们是一个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赵云珊 《江西教育》2023,(19):70-71
“以做导思”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探寻“做”的内涵、探明学生“做”的程序、探求学生“做”的品质,从而充分发挥“做”的功能、体现“做”的价值和意蕴;要积极打造学生“做”的平台,赋予学生“做”的权利与时空;要让学生在“做”中发现、在“做”中建构、在“做”中创造;要能深化学生的数学学习感受与体验,让学生的数学学习真正发生。  相似文献   

15.
陈瑛 《新课程研究》2008,(4):108-109
“做中学”科学教育实验项目不仅仅是幼儿教育领域中一个学科的改革,也是由改变教师的教育方法,进而引起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的科学教育实验。它是在引导孩子亲历科学的过程中,让孩子学会探索,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遵守规则,学会尊重与合作,这些正是未来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在以往传授式的教育中,教师所扮演的角色是传授者和演示者,孩子们的学习主要是以听和看为主,很少动手操作,即便是动手操作也是为了验证教师所给予他们的结论。在孩子们意识中,“老师教,我就学”、“老师教我的就是对的”、“我们学着老师那样做”。而“做中学”强调的是:“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参与实践,帮助学生独立做事,学习记录与表达,其核心在于让学生充分体验科学探索科学发现的整个过程”。在整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教师在以往的科学教育模式和现在的“做中学”科学教育模式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不同的,现谈谈教师在“做中学”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  相似文献   

16.
通过学生写生物多样性趣味小论文,论文展示与评奖,“世界环境日”主题活动等组织跨班教学,渗透生物多样性的情感.通过“做中学”深化生物知识,构成活动型大课堂,以期达到多方面锻炼学生能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孔令艳 《宁夏教育》2013,(12):51-51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他提出“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做,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的思想,要求“教”与“学”同“做”结合起来,同实际的生活活动结合起来。认真学习了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思想,再回顾自己多年来的语文教学实践,愈发觉得语文教学中当努力践行“教学做合一”。  相似文献   

18.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当前,小学生的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注重朗读教学,强化对学生日常学习中诵读的评价,指导学生多诵读。”长久以来,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尤其是小学语文高段的朗读教学,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而存在着一些问题和误区。比如,语文高段朗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朗读示范形式化、朗读内容零碎化、朗读教学表演化的误区。因此,转变小学语文高段朗读教学观念,探索小学语文高段朗读的新方法,让学生乐在“读”中,让高年级语文课“读”占鳌头,便成了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9.
衡永 《成才之路》2011,(32):73-73
有人说,当什么都别当老师,当什么老师也别当数学教师。由此可见数学教师的难当。不幸的是,我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更不幸的是,我选择了师范教育中的数学专业,从而成为了一名数学教师。但幸运的是,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我已经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暑期新课程培训,了解到初中数学教学要求从“双基”变“四基”,由“两能”变“四能”。即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增加了“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增加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因此我认为在这种环境下,今后的数学课堂上要将“说”与“做”进行到底。  相似文献   

20.
于永正老师说过:“朗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之法。”但是许多教师在朗读指导中,存在着种种误区。那么,我们该如何走出朗读指导的误区,有效地指导学生朗读,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