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面对中国的和平发展,所谓“中国威胁”的论调不绝于耳。国外某些文章虽可能没有恶意,但却用西方特有的“经验”和他们的“国际关系理论”来衡量和揣度中国,从而得出“中国不可能和平崛起”的错误结论。他们不懂得,走和平发展之路是由中国历史文化的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理念、中国自身的发展需要和当今世界潮流所决定的。中国的和平发展反映了第三世界国家和人民的心声,也有利于在大国间形成双赢局面,既可为国际社会提供新的发展模式,又能从根本上改变几百年来西方的国际关系理念。中国的和平发展已经对世界产生巨大影响,并将进一步推动世界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发展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各国都在探讨“中国模式”。但西方学者不愿承认“中国模式”的社会主义性质。“中国模式”首先应当具有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它包含了学习资本主义、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与和平发展等一系列内容。  相似文献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发展模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类文明和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中,民主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出于不同历史积淀下的社会发展路径选择,其中民主社会主义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国情下形成的社会发展模式,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中国国情下产生的社会主义模式,理论上是同根同源的不同分支,实践上是社会积淀而成的不同社会良性运行模式。因此,尊重发展的现状,在历史和现实中遵循社会运行的规律,是正确理解两种社会主义运行模式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模式的整体转型。传统社会主义发展范式的全面崩溃、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理论、邓小平的西方经历及个人素质,为这一转型提供了现实契机、时代条件、理论条件和主观条件。  相似文献   

5.
和平主义是近代西方具有广泛影响的社会思潮。从晚清到民国,欧美和平运动在中国受到持续的关注,部分人士与西方和平主义者接触,并参加了一些相关的活动。至20世纪30年代,国内抗日反战运动与欧美和平运动相汇合,成为这一时期世界和平事业的组成部分。和平主义在近代知识界产生了较大影响,世界和平成为普遍的思想表达。近代中国对世界和平的向往,对和平运动的参与,为世界和平事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当代市场社会主义是在苏东剧变以后,以约翰·罗默、戴维·施韦卡特等为代表的西方左翼学者提出的各种市场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这些左翼学者认为,市场社会主义是当代西方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的最佳模式.他们在论证中把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市场社会主义可以在西方实行的例证,存在将市场社会主义与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以等同的误区.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东西方国家在思想文化、意识形态领域的交流与交锋较之前更为频繁。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霸权主义势必威胁到我国的文化安全,对我国文化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在新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下,维护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8.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面临着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与西方个人主义的矛盾,面临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自发产生的利己倾向与自觉产生的集体主义价值观的矛盾,若处理不好,自发产生的利己倾向会被西方个人主义所牵引,导致社会道德严重滑坡。只有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实践基础、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为理论基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为理论载体、以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为精神支柱、以中国梦为目标纽带、以共产党人的党性为精神焦点的习近平新时代集体主义理论去纠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自发产生的利己价值倾向,才能使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集体主义道德深入人心,这既有力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又有效推进了新时代的思想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9.
当代中国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科学实践。在当代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作为社会主义中国,它的发展取向是和平的,走的是和平崛起、和平发展的道路。其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和平发展不可或缺的国内基础,而能否肩负起和谐与发展这两大历史使命并实现国家民族崛起,是对我党和我国政府的极大考验。因此,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稳固性,与中国和平崛起、和平发展道路的可实现性之间存在内在逻辑的连动性。这一点是社会主义中国区别于世界历史进程中西方资本主义强权崛起与弱肉强食发展范式的最显著特点,它代表了人类追求文明进步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科学实践。在当代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作为社会主义中国,它的发展取向是和平的,走的是和平崛起、和平发展的道路。其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和平发展不可或缺的国内基础,而能否肩负起和谐与发展这两大历史使命并实现国家民族崛起,是对我党和我国政府的极大考验。因此,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稳固性,与中国和平崛起、和平发展道路的可实现性之间存在内在逻辑的连动性。这一点是社会主义中国区别于世界历史进程中西方资本主义强权崛起与弱肉强食发展范式的最显著特点,它代表了人类追求文明进步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1.
高东  王学增  白成 《唐山学院学报》2009,22(4):33-34,36
构建和谐有序、稳定安宁、生活幸福的美好社会,是古今中外人类孜孜以求的共同社会理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命题的提出,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继承和发展,而且也是对东西方古代文化中关于"和谐"思想的汲取与借鉴。  相似文献   

12.
包容性增长作为一种发展思路、发展方式和发展趋势,是对现实发展情势和面临问题的积极应对与理性选择,是对科学发展观所倡导和追求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目标的体现、深化与拓展。它坚持"科学发展"的发展方式,体现了以人为本思想的本质内涵;坚持"公平正义"的发展理念,彰显了以人为本思想的道德情怀;坚持"构建和谐"的发展向度,维护了以人为本思想的终极目标。因此,具有丰富的人本意蕴和人学价值。  相似文献   

13.
卢梭、洛克等人的社会契约思想在西方源远流长,影响深远。它以自由、平等、人权为核心,影响着话方宪政的产生、发展。本文从社会契约思想及其与西方宪政的关系人手,结合我国宪政中存在的某些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契约思想在我国的推广,将会推动我国宪政的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新的时代条件赋予了发展新的时代内涵.在当今实现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科学发展是在理性思维指导下,以尊重客观规律、掌握科学方法和应用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发展;和谐发展是实现人类社会整体稳定、健康、持续的发展:和平发展是以和平性、自主性、合作性和共赢性为基本特征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近代中国社会思潮总的来说是沿着由民本到民权,再到民主思想这一脉络发展的。但在进化的同时,又有回归的一面,主要表现为把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社会制度说成是中国古已有之,并用传统的民本思想来附会西方的民权和民主思想。在进化的同时伴随着回归,从而形成近代中国思想发展史上一种奇特的历史现象。  相似文献   

16.
当代中国确立的和平发展道路首先得益于邓小平和平发展和全球化战略思想的科学引领。邓小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对全球化时代的世界主题、基本特征和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刻阐述,对中国应对全球化挑战的战略对策进行了科学论证,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全球化战略观。邓小平的全球化战略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重要的历史地位,是引领当代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和努力实现构建"和谐世界"伟大目标的思想旗帜和战略指针。  相似文献   

17.
发展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念,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达到什么样的发展目标,是国际社会聚讼不已、莫衷一是热门话题。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东西方冷战对峙、南北方发展冲突、全球性生态危机,促使人们开始检讨传统发展观,寻求探索新的发展模式。20世纪8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观在全球范围的提出,标志着人类发展观的重大变革。而这一变革是在人们对传统发展观的内在缺陷及其在实践中导致的巨大负面效应的深刻反思过程中实现的,其实质是人们关于社会发展的价值观念的全面更新和创造性转换。  相似文献   

18.
"一国两制"是在一个中国的框架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这是统一后的主体),而在香港、澳门、台湾保留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变。两种制度在国家宪法和法律的保护下共同存在、相互竞争、共同发展,这是两种制度在一国之内的和平共处。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和平共处思想首先是由列宁提出的;以毛泽东为代表领导人发展了列宁的和平共处思想,把其应用的范围扩大到处理相同制度国家间的关系;邓小平的"一国两制"把和平共处原则运用到一国之内,发展突破了列宁、毛泽东的和平共处思想。  相似文献   

19.
西方经济伦理思想在现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从古希腊、古典政治经济学时期、新古典经济学时期以及现当代西方经济学时期四个阶段,简要阐述西方经济伦理思想的理论演变发展史。  相似文献   

20.
孔子作为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其思想博大精深,其风范千古流传。从孔子"德治"思想带来的有益启示入手,进一步发掘、研究和光大孔子"德治"思想,提出了孔子思想为建立和谐和平社会环境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