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南教育》2011,(18):15-16
1977年参加工作以来,他获国家级奖励11项(次),获省部级奖励21项(次),获校级奖励15项(次);从事高等教育教学工作23年,他一直辛勤耕耘在教学科研第一线,为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讲授“有色重金属冶金学”、“普通冶金学”、“冶金新技术”、“冶金动力学”、“现代冶金分析技术”等10余门课程。  相似文献   

2.
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冶金专业,从事钢铁冶金工程和工艺基础理论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是我国首批博士学位授权点,设有博士后流动站,1987年定为国家重点学科,1993年具有博士生导师自审权。该学科点主要研究方向有:(1)钢铁冶金过程合理化研究;(2)高纯净度、高性能、高附加值钢铁产品冶炼技术的研究;(3)共生铁矿中有价元素的分离和提取;(4)钢铁冶金工艺理论和软科学研究。这些研究反映了钢铁冶金学与诸多工程学科领域相结合的特点及钢铁冶金工艺的发展方向。该学科点在1982年至1992年共获得科技成果奖66项(国家级奖13项、部省级奖53项),在国外获奖6项。其中属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成果4项;1987年以来通过  相似文献   

3.
赫冀成、男,满族,1943年6月生,辽宁省瓦房店市人。1966年毕业于东北工学院(现东北大学)钢铁冶金系.1986年在日本名古屋大学获博士常位.是我国冶金反应工程学领域的第一位博士。现任东北大学校长,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金属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金属学会能源与热工学会理事长,中国金属学会电磁冶金与强磁场材料科学学会理事长,辽宁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辽宁省金属学会副理事长等职务。长期从事高等学校的管理和教学,科研工作。在学校管理方面,他积极探索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学校的办学规律,早在1995年便在东北大学提出面向新世纪创办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和思路,努力推进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使东北大学成为一所隶属于国家教育部、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以工为主的多科性国家重点大学。在学术方面,他长期从事冶金学前沿领域——“冶金反应工程”的基础研究,在对各种冶金反应器内传输过程的研究中所提出的一些新的数值计算和坐标变换方法,以及包括多相流和电磁流体力学的高难度三维计算等,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形成了他本人提出的“计算冶金学”的理论体系。近年来,又开展了电磁冶金与强磁场材料科学新领域的研究,并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多年来,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国家攻关等十几项课题,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了多部专著。由于赫冀成教授业绩突出,1990年被命名为沈阳市优秀共产党员标兵,1992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被评为沈阳市尊重主人翁地位优秀领导者,1996年获沈阳市优秀专家,辽宁省优秀专家等称号,1997年获国家教委优秀留学回国人员称号,2004年被命名为沈阳市特等劳动模范。并被选为中共十五,十六大代表,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和民族委员会委员等。  相似文献   

4.
魏寿昆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冶金学及冶金物理化学家、中科院学部委员、北京科技大学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九三学社中央参议委员会常务委员、国家科委冶金学科组常务副组长。他执教61年来,培养了许多在国内外享有盛名的冶金科技工作者。魏教授数十年来,主要结合我国物产资源综合利用和冶金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从事基础理论研究。他40年代荣获五项专利;50年代从事活度研究;60年代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活度专著《活度在冶金物理化学中应用》,首次提出了高炉渣脱硫的定量计算公式,并被国内外冶金学家多次引用;70年代进行选择性氧化理论研究,并首先提出了“氧化转化温度”,该理论获得了冶  相似文献   

5.
王小东 《中国科技奖励》2013,(6):80-80,F0003
王小东中国工程院院士,建筑设计及理论研究专家。1963年毕业于西安冶金建筑学院。长期在新疆从事建筑设计和理论研究工作。主要设计作品有乌鲁木齐烈士陵园、新疆博物馆、新疆地矿博物馆、乌鲁木齐红山体育馆、新疆国际大巴扎等。获得省部级一等奖5项。2005年获国际建协(UIA)罗伯特·马修奖(改善人类居住环境奖)。2007年获中国建筑师的最高荣誉奖“第四届梁思成建筑奖”。  相似文献   

6.
陈新民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冶金物理化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他长期从事冶金物理化学理论、热力学和动力学方面的科研和教学,并把物理化学应用于冶金、材料等学科,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冶金物理化学专业。1952年陈新民先生受命筹建中南矿冶学院并担任首任院长,是中国冶金高等教育的开拓者之一。他对火法冶金、湿法冶金、氯化冶金及熔体热力学理论有深入的研究。他的“金属—氧系热力学和动力学”“高温熔体物理化学性质”的研究成果,为我国有色金属的开发和综合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建校初期的困难条件下,他遵照中南教育部的要求,以“革命的精神、革命的办法,艰苦奋斗,团结建校”作为建校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7.
颜珂 《云南教育》2014,(11):39-40
过去的16年,他全身能动的部位只有脖子,坐和躺是他仅有的两种生活姿态。在坐和躺中,他承担了1项国家“863”课题、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国际合作项目,带出了20多位博士和30多位硕士。  相似文献   

8.
<正>过去的16年,他全身能动的部位只有脖子,坐着和躺着是他仅有的两种生活姿态。就在这种状态下,他承担了一项国家"863"课题、三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一项国际合作项目,带出了二十多位博士和三十多位硕士。他说,自己这一代人,长在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中,沐浴在新中国的朝阳下,助力  相似文献   

9.
在第13届全国发明博览会上,来自武汉的17岁少年孔灵犀的4项发明分获2项银奖和2项铜奖,是获奖最多的人。此前,他曾荣获2000年世界华人发明家国际协会“国际发明金奖”。小小年纪的他,到现在共获发明奖项30多个,且已成为中国发明家协会会员。  相似文献   

10.
在第13届全国发明博览会上,来自武汉的17岁少年孔灵犀的4项发明分获2项银奖和2项铜奖,是获奖最多的人。此前,他曾荣获2000年世界华人发明家国际协会“国际发明金奖”。小小年纪的他,到现在共获发明奖项三十多个,且已成为中国发明家协会会员。  相似文献   

11.
<正> 在2001年10月落幕的第13届全国发明博览会上,年仅17岁的武汉籍少年孔灵犀,以4项发明分获两项银奖和两项铜奖,是获奖数最多的少年。在此之前,他曾荣获2000年世界华人发明家协会“国际发明金奖”。小小年纪的他,到现在共获发明奖项30多个,还是中国发明家协会会员。  相似文献   

12.
他,与共和国同龄同步,其60年的人生是一部独特的奋斗史,那些甘于寂寞、执著努力、淡定睿智的人生故事,对你我都有着别样的启迪和价值。他,作为主要完成人之一获得2006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拥有国际、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研究成果多次获科技部、教育部和江苏省的表彰。  相似文献   

13.
孙叶  杨明 《学习之友》2006,(5):56-57
一个36岁的青年技术工人,17年来,他参与了400多个项目的技术改造,独立完成了145个项目,攻克重大技术难题23个,仅其中一项就创造经济效益3000多万元;他带头创造发明的两项技术填补了行业国际空白,让外国专家发出“中国工人了不起”的赞叹。他就是江苏省常州市黑牡丹股份有限公司的青年技术工人邓建军。  相似文献   

14.
济南     
作为中国重要城市之一,济南历来以工业作为城市的支柱产业,已经初步形成了冶金、机械、化工、电子、建材、医药等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吸引了众多国际知名企业投资落户;多项优惠政策也为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铺设了捷径.  相似文献   

15.
<正>徐匡迪,1937年12月11日生,浙江崇德人,1959年参加工作。北京钢铁工业学院钢铁冶金专业毕业,上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上海市计划委员会主任、上海市市长等职。徐匡迪教授是我国冶金界的知名科学家。他是我国喷射冶金技术的开拓者,长期从事钢的二次精炼以及“熔融还原”跨世纪新流程研究。  相似文献   

16.
今年年初,湖南省冶金系统推 广先进操作现场经验交流会在湖南湘潭钢铁公司召开。会上,湖南湘潭钢铁公司命名了“艾爱国紫铜氩孤焊接操作法”。表彰了创造这一操作法的工人,只有初中文化的艾爱国。28年来,他凭着一股锲而不舍的精神学习技术,由一名普通焊工逐渐成长为全国工人焊接技术专家。他也从1984起,先后获得湖南湘潭钢铁公司、湘潭市、湖南省和全国各种荣誉36项。 1969年,年方19岁的艾爱国由下乡知青进厂当了一名气焊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培养工程师后备人才过程中存在实践不足、工程体验少等问题,提出以学生为中心、课程为主体、能力培养为导向,根据"新工科"要求,以冶金工程专业为例,探索突出工程能力为导向优化"冶金工程类"的课程体系、抓住"理论+实践"两个基本点强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深度融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网上课程教学体系、增强国际合作拓展国际视野等举措,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冶金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8.
奥运篮球     
小朋友们!小飞鱼又和你们见面了!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奥运篮球的殿堂吧! 起源与发展篮球是以投篮为中心的对抗性体育运动之一,1892年1月(另一种说法是1891年12月),为美国马萨诸塞州菲尔德基督教青年会训练学校教师詹姆士·奈斯密斯博士所创。他并不是在改革一项运动,而是在发明一项运动。他当时只是为了给国际基督教青  相似文献   

19.
在2005年舒曼杯(亚太)国际青少年钢琴大赛中,13岁的沈阳女孩胡丁崎一人夺得了专业C组,贝多芬组、巴赫组和高级组的四项冠军及两项亚军,这是该项著名国际赛事白创办以来的最好成绩。父亲胡东振后来回忆,在胡丁琦5岁到8岁的三年中,他打了女儿近400个耳光,直到后来女儿真正热爱上了钢琴。  相似文献   

20.
立峰 《职业技术》2007,(3):12-18
一个38岁的青年技术工人,参加工作19年,参与了400多个项目的技术改造,独立完成了140多个项目,仅其中一项就创造经济效益3000多万元,他带头创造发明的两项技术已经申请国家专利,填补了牛仔布制造业的国际空白,他用勤劳的双手,让外国专家发出“中国工人了不起”的赞叹。他就是常州黑牡丹股份有限公司的青年技术工人邓建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