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水墨人物画是上世纪初老一辈艺术家把中国画的笔墨技巧与西洋画的造型方法相结合的产物。中国画造型与笔墨的关系 ,到底是作画“第一论笔墨”还是“形神兼备”、“以形写神”呢 ?从历史角度看 ,古典工笔人物画的审美原则是“以形写神” ,而宋以后文人画的审美原则是“第一论笔墨”。现代水墨人物画的审美原则 ,是以写生的结构素描为造型基础 ,继承和发展传统中国画的笔墨技巧 ,通过我们所处的生活环境 ,深刻地揭示这个时代人的本质特征 ,真情地反映社会 ,塑造人物形象。水墨人物画造型的过程是一种在个性形象的刻画中寻求普遍精神意义的历程  相似文献   

2.
当代中国画视觉化问题,已引起了业界广泛注意,这自然也引发了我们对传统中国画视觉特性的反思。实践证明,传统中国画视觉特性的根基是书法线条艺术,她不仅反映在气脉贯通的整体空间布势之中,而且渗透于气韵生动的骨法用笔,正是以书法艺术为基础的文化精神内质和笔墨润物无声般涵养了中国画的视觉传统特征,那种“超以象外,得其环中”的意象审美境界也就成了传统中国画视觉特性的美学核心。因此我们不能抛开传统视觉特征来另搞一套所谓视觉创新。近年来的中国画大展上,失去了以书法艺术为要根基的文化精神内涵和笔墨趣的中国画视觉的基本特性。  相似文献   

3.
“形”与“神”是中国画领域中对举的两个概念,它们十分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不仅具有不同的结合层次,而且其中包含不同的潜在话语。中国画“形”“神”结构及潜在话语,包括“形外之形”和“神外之神”两个方面。它们影响着中国画的创作、审美和文化价值,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解读潜在话语是中国画的一个重要话题。  相似文献   

4.
“空白”在中国古典艺术中是一个很重要的范畴,以无形写有形,中国画家强调“无笔墨处是最佳笔墨处”。所谓“无笔墨处”就是一幅画的整个构图中的虚空处,而虚空并不是没有。它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画艺术表现力,构成了中国画艺术的一种独特风格,它是创造“空纳万境”的中国绘画审美意趣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二十世纪中国画画家们向西洋写实绘画借鉴的目的是改变传统文人画轻视造型的观念,如果不小心误入了“全盘西化”的境地则是中国画的不幸.现代写实水墨人物画其正确的导向应是:在笔墨形式上达到传统文人画的生动性,在造型上追求西方古典主义油画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儒道两家思想虽然主张各有不同,但都认为"艺"与"道"是辩证统一的.中国画独特的笔墨表现形式,标志着中国画独有的艺术精神."绘事后素"是"艺",即指绘画.因此,可以理解为:中国画的笔墨艺术同样体现了"道"的精神.中国画这种带有艺术家主、客观意识形态的独特笔墨观,构建了以"笔墨"为核心的艺术审美理念,成为了中国画审美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7.
中国画笔墨的艺术性,皆因它是由用我国传统特有的圆状毛笔蘸上色或墨,经与水进行比例不同的调和,再通过宣纸的微妙渗化和不同的用笔手法的多样运用,描绘出具有丰富多彩、变化无穷、气象万千的画面体现的。这既是客观存在不容忽视和否定的,又严格区别于西方油画用扁笔和油画色在画布上作画,并以覆盖力极强的叠糕法为基本方法的艺术表现形式。二者相比,中国画笔墨的手法无疑更加丰  相似文献   

8.
美术课国画教学中的笔墨程式张国酬中国画的传统特性,尤其强调笔墨结构和形式构成。为了保持这种独特品质,继承前人的宝贵遗产,国画教学应遵循其自身规律,重视笔墨程式的运用和创造。为什么要重视笔墨“程式”教学呢?这是因为,中国画的造型是意象造型,它不拘泥于自...  相似文献   

9.
高振兴 《考试周刊》2012,(35):194-194
一、材料对儿童美术学习的意义 美术活动通过有形的物质材料,塑造人们可以直接感觉到的视觉形象,表达出作者对周围客观事物的认识、感受及生活理想和审美追求。不同种类的美术作品,由于使用的物质材料不同,而表现出各自独特的审美意味。例如,在绘画中,中国画宣纸的渗透性,笔墨情趣和意味美;油画颜色的可覆盖性和笔触肌理美等。  相似文献   

10.
李协 《华章》2011,(29)
中国画注重“笔墨”,它是中国画的精华所在.“笔墨”也就是指用笔与用墨.用笔可以说是中国画的“骨”;“用墨”是中国画的“肉”.用笔应该以书法中的骨法用笔为主,使之产生各种奇妙的变化,而用笔的具体表现则在皴法中实践.因此我们不能只把“墨”看成是单一的颜色,由此而来“墨分五色”就更具有了现实意义.皴法,作为中国山水画的特殊表现形式,与其它绘画表现有所不同.它是以干、湿、浓、淡的水墨,表现不同地域的山水的质地、纹理和空间关系.  相似文献   

11.
王忠 《襄樊学院学报》2006,27(1):114-118
中国画笔墨是中国画区别于其它画种的主要特征,写意性正是中国画笔墨语言形式的本质内容。中国画笔墨不仅是一种工具材料属性和使用方法规则,而且是重要的绘画语言形式和鉴赏标准,这种多重属性特征无不以写意性融贯其中,传达着中国画特有的审美趣味。  相似文献   

12.
笔墨是中国画创作表现的艺术语言,它凝聚着中华民族博大深远的理念意识与审美追求,在中国画不同的时期里,它以骨法用笔,化墨彩风韵,呈千姿百态,构成了我国历代的经典之作,中国画笔墨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其用笔用墨无不在法度之中,具有笔墨的共性和独特的个性,是中国绘画艺术表现的瑰宝.  相似文献   

13.
中国画艺术是中华文明集大成的体现,就中国画而言,笔墨即是构筑中国画形态的重要因素,也是中国画审美的必要依据,随着历史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国画也被赋予了新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形式.本文主要从笔墨结构中所包含的文化情态来看待中国画的发展,阐述了文化与笔墨的联系,并且从文化的角度分析阻碍中国画发展的原因,探讨了如何在立足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外来文化来发展中国画.  相似文献   

14.
笔墨是中国画的主要造型特征.画家在创作作品过程中通过笔墨的应用能彰显画家的功力技巧、思想情怀、精神气质、风格样式与文化修养.传统笔墨与现代笔墨由于所处时代背景的不同,审美取向也有所不同.通过二者比较、分析、研究,可以清楚看到现代笔墨在继承坚守传统笔墨的同时,大胆创新、勇于探索,把现代艺术的一些手法,如抽象、构成、解构等融入了现代山水画笔墨的创作,从而形成具有现代审美理念的一种新的笔墨语境,使现代笔墨获得广阔的展现空间及丰富多元的面目.  相似文献   

15.
加强中国画画面形式构成的整体性,是现代绘画的审美取向。再认识传统中国画中历代先贤大师创造的“空白中整体”与“黑满中整体”的形式构成风范,研究、探求他们的造型、笔墨、形式构成的规律,目的在于推动发展创造现代中国画  相似文献   

16.
笔墨是中国画艺术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用笔是指国画中的线条,同时又是一幅画的骨架。用墨实为用水,一幅画中墨色用水的好坏,决定着墨色的变化。中国画笔墨语言是历史、文化积淀的产物,笔墨作为中国画表现形式的主要承载者,具有独立的生命力及审美趣味,是画家自身修养品质的体现。只有解决好了笔墨问题,才能解决好中国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林伟 《青海教育》2008,(7):62-63
中国画是东方最古老的绘画艺术,从古至今不断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遗产之一。笔墨一词,是中国画表现技法之统称,又具体为中国画工具材料之所指,泛指中国画用笔用墨的基本方法。笔墨蕴涵中国画的审美特质,对笔墨可有多角度、多层次的理解与阐释。  相似文献   

18.
金花 《时代教育》2009,(8):32-32
笔墨作为中国画的主要形式语言,其在画面中所体现的诗情即意境,是作为评价一幅中国画作品好坏的重要标准,本文从笔墨的运用讲究,述志言情诗,诗文化审美理念和符号意义及笔墨神韵和意象等方面作手分析笔墨的诗情.  相似文献   

19.
"空白"在中国古典艺术中是一个很重要的范畴,以无形写有形,中国画家强调"无笔墨处是最佳笔墨处".所谓"无笔墨处"就是一幅画的整个构图中的虚空处,而虚空并不是没有,它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画艺术表现力,构成了中国画艺术的一种独特风格,它是创造"空纳万境"的中国绘画审美意趣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中国画教学有它自身的规律;认识、造型、笔墨是基础教学的关键因素。把对中国画的认识放在基础训练的首位,就能使我们有一个较高的学习起点。中国画有它独特的造型体系,即意象造型,这是中国画审美特征所决定的,这种造型能力的获得既需要长期艰苦的磨炼,又要符合艺术规律,这就需要素描、速写、默写记忆三位一体的基础造型训练。笔墨是中国画最基本的艺术语言,认识、造型,最终都应落实到笔墨表现之中,是中国画教学最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