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2年3月15日,文献集邮联谊会北京小组进行了第二次活动。本次活动就联谊会今后发展方向以及活动的方式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审定了联谊会《文献集邮简报》第一期(第一期简报已经于2002年4月3日印刷完毕,并已寄发给会员)。第一期《文献集邮简报》主要内容为刊登本会章程、刊登文献集邮联谊会正式会员(已交纳会费)通讯录、刊登了由陕西会员黄剑波先  相似文献   

2.
文献集邮联谊会在双刃3年第l期《文献集邮简报》上公布了2(X犯年会费使用情况,并决定于以刃3年4月l日起收取2(X)3年度会费,会费标准为20元。 如有集邮者想加入本会,仍可继续办理人会手续,章程不变。欢迎广大集邮文献爱好者加人我们的行列。文献集邮联谊会快讯  相似文献   

3.
文献集邮联谊会自成立以来,许多朋友在来信中为联谊会出谋划策,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包括组织建设方面、开展活动方面、会员交流方面以及服务方面等等。这些意见我们将在今后逐步改进,把联谊会办成文献集邮爱好者之家。  相似文献   

4.
5月中旬文献集邮联谊会召集部分在京的骨干会员进行座谈,就集邮文献和文献集邮研讨会组织工作及今后如何为全国会员服务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同时决定为每位正式会员颁发会员证。目前会员证正在制作当中。  相似文献   

5.
2002年8月16日,文献集邮联谊会按例进行第七次活动。内容一是继续展示优秀集邮文献及个人藏品;二是由会员李国庆主讲“集邮文献的价格评估及如何选购集邮文献”,使与会会员受益匪浅。文献集邮联谊会还决定集体参加由北京市邮政管理局、北京市报刊发行局共同主办的“2003年度报刊宣传日”活动,配合《集邮博览》杂志社进行集邮咨询,交换邮报邮刊及发  相似文献   

6.
在全国数百万集邮爱好者中,专门或偏重于从事集邮文献收藏与研究的人并不多,笔者经营集邮文献多年,所结识的集邮文献爱好者也不过千余人。正如我国集邮文献收藏家刘肇宁所说:我国的集邮文献收藏与研究活动才刚刚起步,发展前景十分广阔,随着人们对邮识的重要性的认识的增加,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集邮者加入到收藏集邮文献的行列中来。关于这一点,笔者从日常的经营实践中已经深切体会到了。在笔者所结识的集邮文献爱好者当中,既有资深集邮家和邮学家,也有普通集邮爱好者;既有高级知识分子,也有厂矿工人、农民和个体工商户,他们都是出  相似文献   

7.
《集邮博览》杂志社创办“文献集邮联谊会”,这无疑是中国广大集邮文献爱好者的福音。在我国,喜欢收集、整理和研究集邮文献的人很多,如果通过联谊会的形式,把他们组织起来,那么对于深入、系统、全面地研究好集邮文献这个课题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8.
2003年12月19日,文献集邮联谊会北京小组按例活动。活动内容为由参加锦阳第16届亚洲邮展的会员介绍邮展情况,重点是集邮文献参展与获奖情况。2004年1月19日,文献集邮联谊会北京小组的全体会员参加了第二届外邮评选颁奖大会,并作为本月的活动内容。这次活动开阔了会员的眼界,给会员们以极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虽然邮市低迷,但集邮文献的收藏与研究却红红火火,引起了集邮媒体与集邮爱好者的关注。2002年1月,由《集邮博览》杂志社组织的文献集邮联谊会在北京成立,至今已形成几  相似文献   

10.
2005年4月22日,文献集邮联谊会北京小组活动,活动内容为小型集邮文献拍卖会。这次拍卖活动为北京小组内部交流,征集拍品一百多项,采取无底价形式。拍卖场面很热烈,虽然成交并不理想,但大家都认为这种交流方式非常便利。2005年5月20日,文献集邮联谊会北京小组照例活动,由会员张振声讲异形(材质)邮票。文献集邮联会虽以收集研究文献为宗旨,但以集邮为基础,所以增长邮识是我们的必修课。会员们从讲座中学到许多新东西,反映良好。  相似文献   

11.
2005年10月21日,文献集邮 联谊会(北京小组)按例活动,由林轩 会员介绍加拿大集邮见闻。应加拿大 有关方面的邀请,中国人民对外友好 协会友好代表团于2005年金秋时节 访问加拿大。林轩会员作为代表团成 员之一随团出访加拿大,主要参与集 邮文化方面的交流活动。 2005年11月18日,文献集邮 联谊会(北京小组)照常活动,活动  相似文献   

12.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本会名称:上海市集邮协会,简称:上海市邮协,英文译名:Shanghai PhilatelicAssociation,英文译名缩写:SPA。 第二条 本会是由本市各区、县、市相关部门集邮组织,企业、事业单位集邮组织,以及集邮爱好者、邮学研究者和集邮工作者组成的专业性群众文化团体,为非营利性社会组织。  相似文献   

13.
集邮文献的编著、出版及收藏活动,是伴随着集邮活动发展起来的。如今集邮文献更是激发了广大集邮爱好者的兴趣,与当前新邮行情极度低迷、集邮市场冷清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相似文献   

14.
2005年8月26日,文献集邮联谊北京小组按例活动,由参加2005文献集邮论坛的会员介绍论坛活动情况,并由获得论文一等奖的会员柳承美先生谈论文写作的体会,同时还特邀获得论文二等奖的北京刘大有先生就集邮文献索引编排的一些问题进行说明讲解,气氛十分热烈。  相似文献   

15.
网络帖子是集邮文献的一种新型的表现形式,以这种形式出现的网络集邮文献是集邮文献的一个新的类别,它尚未为广大集邮爱好者所熟悉。本文就网络集邮文献的产生,它的性质内涵,它的发展过程,它的无可替代的优势以及实际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探讨,以期使它得到更广泛的关注,更有效的应用和更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集邮与文献     
对于“集邮文献”、“文献集邮”,对一般集邮爱好者还是一件陌生的事。其实,就是一些资深的专家,也存在着不同的理解。最近看了这方面探讨文章,笔者才有所感悟,也想谈点浅见,不当之处,请同好纠正。  相似文献   

17.
当前集邮界对于集邮文献的收集、研究的关注已达到一定程度,热衷于各类集邮文献收集的文献集邮爱好者也越来越多,这对于提升我国集邮活动的整体水平是大有裨益的。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不谐之音",干扰了文献集邮活动的正常开展。  相似文献   

18.
收集与集邮有关的各种文字资料。如报刊、书籍、论文等,被称为“文献集邮”好还是“集邮文献”好,集邮者对此有不同的看法;在使用上有时也相互替代。“文献集邮”(或者“集邮文献”)源于集邮,是从集邮活动派生出来的。现代邮政诞生于国外, 集邮活动也是由国外兴起的,因此伴随着集邮活动而产生的“文献集邮”(或“集邮文献”)也带有舶来品的味道。我们从国际邮展的评审规则对“文献类”展品的描述就可以看出明显的外来词的特点。实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7月16日至17日,由全国集邮联学术工作部、江苏省集邮协会、南通市邮政局主办,南通市集邮协会、(江苏)文献集邮研究会承办,《集邮博览》文献集邮联谊会协办的2005全国文献集邮论坛在南通举办。全国集邮联常延廷副会长、许孔让副会长、刘佳维副秘书长等集邮界领导、专家和文献集邮爱好者120多人与会,并参加了“南通博物苑”邮票首发式、集邮文献调剂交流活动和(江苏)文献集邮研究会年会。  相似文献   

20.
2007年10月20日下午,由文献集邮研究会发起的会员捐赠拍卖会在高邮西苑宾馆举行(图1),成为第四届邮文化节的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