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中国当代传记文学的发展轨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国 5 3年 ,传记文学的发展历经五个阶段 ,即建国初步繁荣的 17年、“文革”停滞的 10年、新时期复苏与振兴的 13年、后新时期崛起与嬗变的 11年以及新世纪新走向的 2年 ,终以多元开放的创作态势构成一个色彩斑斓的艺术世界 ,融汇到汪洋恣肆的世界传记大潮之中。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中国当代文城市小说在“十七年文学”中的隐匿,在“新时期文学”中的复出,以及在世纪末城市小说表面繁荣的现象进行分析,勾勒了中国当代城市小说运行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3.
建国后30年巴尔扎克传播史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国前,我国的巴尔扎克传播,已初见端倪。之后至新时期学前,近30年里,受“土壤”影响,传播呈阶段发展:前17年,渐趋深入;后十年,停滞不前。该局面的形成,与我国当代学发展的环境、现实主义在学中的流变等密切相关,与傅雷等传播的个中因由紧紧相连。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我国经历了历史性的伟大转变,蒙古族文学也进入了蓬勃发展的崭新阶段。在这新的历史时期,蒙古族诗歌创作象春潮滚滚而来,小说和散文崛起,一年比一年繁荣。中、长篇小说陡然兴起,戏剧、电影电视也有较大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  相似文献   

5.
张娟 《文教资料》2008,(28):184-186
新时期以来,小说和电影的握手和联姻已成潮流.小说成就了当代电影的发展,电影对小说的改编则促进了小说的繁荣和小说家的成功,然而人们对于合作后小说的价值,小说的发展趋向以及作家的创作观念等方面仍存有一定的质疑与焦虑.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进行具体的探讨和论述.  相似文献   

6.
60年代初期,我国当代散文出现突发性繁荣,形成建国后散文创作的第一个黄金季节。尤其是1961年,不少散文作者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浑然成家;许多散文名篇争相面世、广为流传。所以当代文学史上称之为  相似文献   

7.
共和国60年文学创作的理想追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建国后十七年以及十年"文革"文学创作追求的是政治理想;新时期文学创作追求的是审美理想;90年代初到新世纪文学创作追求的是文化理想。促进人类共同走向繁荣、富强、文明、和谐应该成为中国文学创作面向未来的重要理想追求。  相似文献   

8.
把小说改编成电影是电影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基础。建国60年来,我国小说电影改编在时代条件、文学状况和电影自身发展情况三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观念上不断深化,数量和质量上不断提高。理清我国小说电影改编的历史过程,对推动改编电影发展,繁荣电影创作,提升我国电影业的整体水平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我国当代文学史的编撰在新时期一直呈繁荣的局面。吴培显先生的《当代小说叙事话语范式初探》另辟新径,从叙事话语范式视角对中国当代小说史进行新的梳理。它联系中国当代文坛内外因素,集中研究中国当代小说的各种叙事现象,突出了小说作为叙事艺术的特征,对中国当代小说史进行了“另类”书写。本文粗浅分析该书的著述特色,阐述其在中国当代小说发展研究中具有的开拓性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二三年”,就特定意义论,是对新时期、后新时期文学繁荣景观的生动写照。在文学失去往昔轰动效应即将退居到寂寞无人知的角落之际,新写实小说谱写了令人难于忘怀的华彩乐章。相随而来,“新历史小说”、“新乡土小说”蜂拥而出。凡此种种虽然其界定还缺乏严密的科学性,但同时也向我们昭示了一种现实:文  相似文献   

11.
本文拟从六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乡土小说创作的某些现象入手,着重阐述中国乡土小说在“变调”后,又复归于二三十年代乡土小说模式的事实。同时,力图揭示出这种“风景画”和“风俗画”的平面回归给新时期的乡土小说创作带来的初步繁荣景观,以及这些作家作品现象背后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12.
前草原小说的十七年 ,蒙古民族的现代意义上的小说家出现在这个时期 ,当代蒙古民族小说历史也开始于这个时期。它记录了蒙古民族在党的领导下为翻身解放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和解放后的新生活 ;创造并最终形成了当代蒙古族小说的一些基本特点和传统。但由于狭隘的“工具论”、“从属论”等政治观念的框范 ,前草原小说也留下了深深的遗憾。前草原小说不是孤立的 ,它与中国文学的总体状况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13.
周霞 《林区教学》2011,(4):28-30
我国新时期纪实文学在新的中国语境下,以全新面貌崛起,获得了一定程度的繁荣。但美国战后非虚构小说对促进我国纪实文学的影响却不容忽视。从介绍美国战后非虚构小说入手,并从译介、内容、创作、命名、写作手法上的影响分析非虚构小说对我国新时期纪实文学的影响,希望进一步发掘出这一文学新生态的文体建构原则、创作原则和独特价值,以期为纪实性作品的理论研究提供一种新视角、新思维。  相似文献   

14.
杨朔(1913—1968) ,山东人。1937年到延安 ,从事革命文艺工作。1949年后 ,参加抗美援朝 ,回来写了长篇小说《三千里江山》 ,反映这种生活。他在建国后长期从事亚非作家的国际活动 ,主要的写作形式是散文 ,也以此著名。他是建国50年来具有代表性的散文家 ,各种当代散文选集大都少不了他的作品 ,而所选又常是固定篇目 ,《荔枝蜜》就是其中一篇。他的散文格调明丽 ,主题鲜明 ,很有教育意义。在建国以后的十几年中 ,可歌可颂的新事很多 ,人们读后也易受感染和教育。所以他的散文名气很大。不过 ,情随事迁 ,到了新时期 ,回顾…  相似文献   

15.
对自然风景的描写,不仅是蒙古族民间文学的传统,也是当代蒙古族小说的一个主要特征,并被文学批评看作是民族特点的一个标识。但纵观当代50年的小说创作,自然风景在作品中的地位、作用、意义却是不同的,始终变化不居。这个变化大致可以描述为:民族特点的标志——人情的分享者——情感表达的一种间接方式——人与自然的对应关系——作为民族的象征。它表明对自然—风景的描写,从单纯的民族,地域特点的意义和作用,逐渐成为作家精神领域的一部分,而实际的表明了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文学观念  相似文献   

16.
中篇小说,蒙古语即"托古吉"。蒙古族中篇小说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传说文本。20世纪50、60年代,蒙古族中篇小说进入了有意识的创作阶段。一批优秀中篇小说的诞生,为人们提供了精神食粮,陶冶了读者的情操。蒙古族中篇小说在新时期"伤痕文学"、"反思文学"阶段蓬勃发展,为"改革文学"、"历史写作"、"写实小说"、"现代写作"和"女性文学"增光添彩。与此同时,蒙古族中篇小说形成了其规律鲜明的风格,展示了别样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7.
粉碎“四人帮”后,当代散文也同其它体裁一样在经历了十年大灾难大忧患之后背负着累累创伤和因袭的负担跨入了新时期。当代散文在新时期里呈现了一个思想解放、理论活跃、创作繁荣的新局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并部分地、不同程度地对以往有所超越。新时期散文在内容上的巨大成就具体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创作题材不断繁富。十年浩劫,酿成了数以万计的冤假错案和家庭悲剧,无数的仁人志士遗恨九泉。粉碎“四人帮”后,  相似文献   

18.
西部小说中的"西部",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个文化的概念。中国当代西部小说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到新时期,西部题材的小说才表现出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研究当代西部小说与地域文化的关系,从文学文本中发现和开掘西部文化精神,关注的重点就在新时期以来的西部小说。一是研究生命意志、宗教信仰和民俗风情对小说创作的影响;二是按地域文化的分布特点研究西部小说与地域文化的联系及其审美表现;三是探讨西部小说创作的一些宏观问题,如作家身份与西部小说创作、西部小说在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影响等。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中国史学伴随着新与旧、善与恶、真理与谬误、进步与反动的论争,完成了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化。建国前的半个世纪,资产阶级"新史学"取代封建传统史学,马克思主义史学形成并走向成熟;建国后至"文革"爆发的17年,马克思主义史学占据统治地位并一度走向简单化、教条化;"文革"结束至世纪末的20余年,中国史学在反思中复苏,逐步走向繁荣。  相似文献   

20.
《百合花》是当代著名女作家茹志鹃的小说成名作。感世伤怀的创作动机,感伤哀婉的人物塑造,感伤清丽的艺术格调,使这部小说在20世纪50年代广泛的时代共名话语下显示了独具个人特色的感伤的美学风格,这在建国后30年的小啊说创作中都是难能可贵的,因而也确立了其"文学精品"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