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合作学习是一种学习策略,是诸多学习方式之一种,其内涵是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学会学习。它既为学生近期培养目标服务,又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新课程改革在扬弃传统教学方式弊端的同时,大力倡导合作性学习,因而时下课堂教学大有合作学习“一统天下”之势,小组讨论更是如火如荼,似乎没有“合作讨论”  相似文献   

2.
合作学习的时机如果选择不当,对于发挥合作学习的有效功能,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将产生不利影响。要提高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就要明确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方法,而不是教学方法的全部,并不是任何时候、任何问题都可以进行合作学习,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状况,精心设计有价值的问题,恰当地开展合作学习。  相似文献   

3.
小组合作学习是我校开展的一项市级研究课题,到现在为止已经有一年多了,笔者作为课题组的成员丰要负责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工作。在课题研究中,笔者大胆进行了课堂教学改革,将小组合作学习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在实践中对小组合作学习有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就是说学习中要充分发挥群体优势,相互讨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这就是所谓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虽然它已不是一种新颖的课堂教学模式,但它在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在教学实践上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在合作过程中可以重建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也可以在合作中培养学生能力。所以倡导任务型的合作活动,优化课堂教学模式,还是很有必要。但是,合作学习要真正落到实处也是有条件的,它需要氛围,它需要空间,探究需要自主,需要足够的准备时间,还要对学生的探究过程、结果作一次客观的评价,让他们展示成果,体验成功,分享快乐。  相似文献   

5.
合作性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体性原则对教学过程的内在要求,是师生两方面积极性和新型的师生、生生关系在现代教学过程中的本质表现。心理学研究认为,课堂上有三种学习情境,即合作、竞争和个人学习,其中最佳情境就是合作的学习情境。著名合作学习理论家约翰逊也指出:“合作学习是这三种学习上最重要的一种学习情境,但目前却是运用得最少的一种学习情境……”。从研究成果看,合作教学应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流,它能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帮助学生达到乐于学习的情境。合作教学包括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师生合作是合作性教学的主要方面,而生生合作则是它的必要补充。那么,在生物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才能成功地实施合作性教学呢?  相似文献   

6.
刘芳 《辽宁教育》2007,(12):12-13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就是在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共同开展学习活动,以最大限度地促进他们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有很多优越性。在公开课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每课必有。  相似文献   

7.
合作学习理论对英语课堂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作学习是一种古老的教育观念与实践,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合作学习理论阐述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角色关系以及互动讨论式的合作学习原理,这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讲-听”课堂教学模式无疑是一种有创意的改革,对改进课堂教学气氛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一、要明确合作学习的任务 结合当前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我们会发现这样两个问题:一是合作学习的任务不明确。例如,有的教师教学一篇课文时。只是笼统地要求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课文中的某一段,既不给合作学习小组提出明确的学习任务,也不安排合作学习小组自己确定学习任务,学生在开展合作学习时显得很盲目,自然难以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9.
如何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无效的合作学习只能流于形式或出现放任自流的现象,我在课堂教学中有这样的感受:一是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价值;二是合作学习必须全体成员人人参与;三是合作学习应关注学生的思维碰撞,情感的交流.  相似文献   

10.
李平 《考试周刊》2013,(7):180-181
新课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是当前课堂教学中的一种重要的形式。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有效地改善学习环境,扩大参与面,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与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我们也发现有些课堂上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缺乏有效性,合作学习的优势并没有真正得到发挥,那么我们到底要如何做,才能让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最大化,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优良学习习惯,改善课堂教学,提高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合作学习是一种具有时代精神的崭新的教学思想。合作学习把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助于因材施教,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因此合作学习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并被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呢?在实践中发现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指导是很重要的,为此,我们探索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策略是:  相似文献   

12.
蒲志贵 《今日教育》2007,(11S):43-43
美国学者约翰逊和霍勒别克将合作学习定义为。一种以小组学习为形式,旨在促进学生合作从而达到最佳学习效果的教学方法”。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合作学习越来越广泛地被运用到课堂教学当中。但过于泛滥、不合时宜地运用却使其渐渐成为课堂教学的负担。教师们不禁要问:合作学习,到底可以走多远?怎样的合作才是有效的?本期,我们便和一线教师及教研专家一起来探讨有效的合作学习方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一种常见的形式,然而,很多时候我们发现小组合作学习只是流于一种形式,并没有真正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本文从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践出发,对合作学习的实施过程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14.
多维互动合作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与之相对应的是单向活动,如何将学习过程中的单向活动转变为多向互动,构建纵横交错、多维立体的课堂信息交流网络,合作学习的方式为这种转变提供了可能。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基本活动组织形式,系统利用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达到教学目标的活动。合作学习方式,要求既要重视互动合作的形式,更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提高学习活动有效性和实效性。具体讲,应该采取以下策略:一、培养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小组合作学习之初,四人围坐在一起,班额偏大的班级就会有14个至16个小组,假如每…  相似文献   

15.
对一种数学合作学习方式的介绍及反思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合作学习方式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不同学科的合作学习方式不同,“交换知识法”是一种毁实可行的数学合作学习方式,其特点是:(1)学生有机会在恰当的时候单独学习;(2)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学习和教授每一类型的学习材料,“交换知识法”的工具为学习卡片,步骤分为掌握知识组和交换知识组,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作用主要有3个方面:(1)教师是合作学习环境的设计者;(2)教师在合作学习中还应该成为一名优秀的观察者;(3)教师是合作学习的评估者。  相似文献   

16.
周啸翔 《教育探索》2001,(11):46-47
一、课堂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特征在课堂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在教学全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体现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主体性、创新性、民主性和活动性。主体性,即体现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有不断地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营造一种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的氛围,才能促进课堂教学中的竞争学习、合作学习和个别学习兼容并存。创新性,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锐意开拓,不受传统思维和教学模式的束缚,用新异的方式来处理问题,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目…  相似文献   

17.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使用的一种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相似文献   

18.
合作学习是一种学习形式,也是一种教学策略,是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普遍采用的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本文结合新《课标》理念试论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具体运作与实施。  相似文献   

19.
合作学习模式是新课程理念下重要的学习模式,它是当下课堂教学中一种流行的学习形式。但合作学习并非适用于所有的情况,在某些情形下合作学习会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所以我们不能让合作学习演变成一种"流行病",要通过理论的指导,建立科学合理的学习型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和合作评价体系,真正发挥合作学习效用,使合作学习模式更加地规范、科学和完善,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20.
合作学习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种新型组织学习形式,21世纪人才应有的素质就是具备有组织、有才能和合作精神,在语文课程标准下课堂教学更倡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理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针对合作学习的意义、存在的问题及有效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