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尚义 《科教文汇》2020,(6):127-128
词语教学是小学语文课堂的基础性教学,小学生学习字、词、句需要一个过程,教师只有做好词语的教学,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应该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本文以小学语文为载体,结合笔者自身实践,分析与探究小学语文词语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自主学习越来越受到关注。在语文教学中,自主学习得到越来越多的教师的认可。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探寻语文教学中教师引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取得最好的语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牛丽琴 《科教文汇》2007,(3X):158-158
课程改革,犹如一声春雷滚动,给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波。如何改变传统语文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局面,已成了在新课改之下每位语文教师必须正视的问题之一。新课标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运用到语文教学中,就不再仅仅是一种学习方式,更重要的是成为一种建立在现代学生观、学习观之上的崭新的语文教学理念。它应用到语文教学当中,就等于说给教师提供了一个教学平台。教师在这个平台上,可以开发出形态各异的教学模式,而且每一种教学模式都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  相似文献   

4.
杨海全 《科教文汇》2014,(29):176-177
自主学习体现着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是新时代学校教育培养创造性能力型人才的必然要求。树立学生自主学习的思想,是达到新时期语文教学目的的关键。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教学经验和农村中小学教学实际,探析学生自主学习的思想,讨论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相似文献   

5.
石继雄 《科教文汇》2008,(11):107-107
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语文教学中,笔者发现:学困生在自主学习活动中往往表现得不自信,没有学习的主人翁意识,学习方法不得当,自律意识不强,使自主性学习体现没有应有的效果,加之教师认为自主学习,就是教师提出教学目标和主要问题就不要管了,于是学生自主学习出现了放任自流的现象,特别是一些学困生或者不参与,或者用很不恰当的方法在自主学习,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但收效不大。面对这些学生的种种表现,笔者认为自主学习应是在教师指导下理性的学习,关注学困生的自主性学习,教师的指导、帮助、管理必不可少。结合自己在教学中做法,谈谈以下几点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6.
李婷 《知识窗》2013,(3):39-39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引下,教师应明确教学方向,努力打造能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现代课堂。只有语文课堂焕发出了新的生命活力,学生才能在课堂上彰显个性。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来体现《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坚持学生为主原则,把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提高自主阅读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8.
谢晓刚 《科教文汇》2007,(12Z):72-72
本文认为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坚持学生为主原则,把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提高自主阅读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坚持学生为主原则,把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提高自主阅读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0.
如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笔者从四个方面进行探析:激发兴趣;创设问题情境;教师适时引导;教给方法。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名职业中学语文教师,笔者深感现阶段语文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如何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使语文教学走出“教师难教、学生厌学”的困境,已成为语文教学中迫在眉睫的问题。对此笔者有几点拙见以供讨论。  相似文献   

12.
新一轮课程改革对小学生的自主学习、学会学习、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出了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也发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学习方式的转变直接影响学生的终生发展。因此,笔者连同学校语文骨干教师,对我校学生语文学习方法情况作了深入调查,力求为全体语文教师探索语文改革提供一手的资料,从而促进我校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不仅是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途径,它还是培养学生个性的舞台。语文教学与其他数学、英语等教学不同,语文教学中的问题与答案都具有不确定性,这就使教师在教学中很容易引导学生自主发挥,展示个性。因此,主导语文教学的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该充分注意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的发展学生的自身优势,使学生在学习中逐步完善自己的人格。本文首先分析了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的重要性,又对如何发展学生的个性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4.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如何在语文教学中真正贯彻落实这一教学理念,张扬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活力,发挥学生的潜能,是每个语文教师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电大语文的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是当前电大教学中非常重要的问题。在电大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自主探究不是本来就有的,是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协作,通过教学指导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作为教师,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本文重点探讨电大语文教学自主探究的模式。  相似文献   

16.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主学习是教师有目的、有意识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充分表现自己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注重教师导向,培养自主学习习惯、从"讲"到"导",体现自主、从"重视主体"到"发挥主体",落实自主,全面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7.
语文是人类文化的载体,语文教学更是一门艺术,。它不仅能使学生学到基础知识,还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个性,发展思维,提高能力。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和传统教学方法的束缚,不少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忙于分析字、词、句、篇等内容,而忽视了语文课应有的整体美教学,把固有的整体性撕成一块块碎片,其结果:教师讲得唇干舌燥,学生听得昏昏欲睡。  相似文献   

18.
刘文思 《知识窗》2013,(3):49-49
在语文教学中,笔者深感创设契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语文教师灵活运用教学机智,为学生创设各种教学契机,能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一、寻找创设情境的契机 1.从经验中感悟 每个学生的成长经历都是独特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成长经历中寻找与课文情境相融合的契机,使学生从已有的经验中获得感悟,从而促进认知或情感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韩立娟 《科学中国人》2014,(2S):216-216
在教学实践中,很多语文教师有重阅读轻写作的倾向,他们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倾注在阅读教学中,视作文教学为业余,把作文课上成教读课,即使上作文课也是盲目随意,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常常成为一句空话。作为语文教师的我深感作文教学工作的艰巨。那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作文,笔者试图有所突破,做了以下探索。  相似文献   

20.
邢东花 《科学中国人》2014,(2S):182-182
多年的教学尝试和教学实践,使我越来越认识到”自主学习”是当前教改的主旋律。“自主学习”能唤起学生的自主意识,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学生在学习中走向成功的一条捷径,是效提高教学质量的最佳途径。身为课改教师,我深深的体会到课程改革将给我们教师搭建一个学习、探究、展示的平台。如果教师还是用老观念去教授语文,那无疑是在扼杀课程改革那鲜活的生命力。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在学习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