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这个人是我带家教的学生的父亲从外县雇来的童工,大家都叫他小徐,就连那个5岁的孩子也是这么称呼,我也就跟着叫了。我注意小徐是因为他头顶的黄色头发,远看上去也不艳俗,倒是为他添了一层成熟与洋气。听我学生说,小徐12岁的时候就来了他家,他们都对他很好。小徐的工资全部寄回家里,家里有一个不务正业的父亲。  相似文献   

2.
如何称呼学生,似乎是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问题。但多年的教学实践却让我认识到,称呼学生有许多学问。通过查阅心理学资料,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我逐渐总结出了几点体会。在和学生的交往中,我是这样称呼学生的。  (一 )去掉姓,直呼其名。即,称呼学生时,只叫姓氏后面的字。如:名字是“杜志超”,就叫“志超”;名字是“王鹏”,就叫“小鹏”。这样的名字往往只有在父母和亲友之间称呼,在学校的集体中,能听到“至高无上”的老师这样称呼他,在学生心里产生的效应与喊他的全名是不一样的。具体表现在:  1.增加了亲切感,拉近…  相似文献   

3.
不久前,我认真地阅读了李镇匹老师的一些著作,也在网上登陆了他的博客。他的一个教育艺术理念就是:尤为注重在与学生的互动中对学生的称呼。最令我难忘的是,李老师称呼学生时的高超“艺术”。 李老师在与学生的书信交流巾,开始的称呼都是亲切地称呼学生的名字,如:在给雷雨龙同学的一封信巾他对雷雨龙同学的称呼是雨龙同学;落款总是你的朋友:李镇西。  相似文献   

4.
蹲着的父爱     
父亲这个称呼很少出现在我的生活中,因为这个称呼背后的那个人,不但是我童年的缺席者,而且还和母亲离了婚.对于他是否存在于我的世界,我其实没有太在意.一直以来,我觉得,就像我从来没有在乎过他一样,他也从来没有在乎过我. 但那一次,我改变了自己的看法. 暑假里的一个清晨,我要离开我上学时寄居的母亲的家,到父亲那里去.我在他们离婚时被判给了父亲.漫长的两个月的假期,我必须在父亲那里度过.对于一个熟悉的陌生人,见到他后我不知该如何开口,只是傻傻地跟着他前行,跟着他坐进一辆等在一旁的小车.开车的是我认识的张伯伯,他旁边还坐了一个光头叔叔.我和父亲坐在后座.  相似文献   

5.
程良 《山东教育》2006,(1):119-119
“好友老陈:祝您永远年轻快乐。”去年元旦之际,我这个年过半百的老者收到了一张洋溢着友爱之情的贺年卡,我料定这是学生给的,心中十分得意。可就在我拿到贺卡的同时,几位同事却意外地哈哈大笑起来,他们虽然没有说出为何而笑,但我心中也略知八九,原因无非是笑学生无礼的称呼,或是我被学生无礼地称呼而已。当时,我真想说这称呼太好了,我多么想所有的同学都能这样,但又怕同事更见笑于我,只得随之一笑。  相似文献   

6.
我不主张把智商低或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称为后进生。因为,这个称呼本身就不科学,它包含有人格歧视的因素。但现时又找不出一个合适的名称来,这里也只好暂时使用这个名称了。在教育教学中怎样才能沟通后进生的心理呢?我认为,在做后进生的思想工作时,应在充分了解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因人而异,正确引导。一、平等相待,真诚关心后进生,一般指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但学习落后并不表明这些学生就没有超过别人的地方。他们也有自尊心,也渴望同学的理解,渴望老师的关心和帮助。他们最伤心的就是被冷落、被嘲笑。当他们感到已经被老师彻底“判刑”时,往…  相似文献   

7.
郭祖彬 《班主任》2006,(11):45-45
不知从何时起很少听到有学生喊我"郭老师"了,无论是在课下,还是在课上;无论是他班的学生,还是我班的学生,都一律称呼我"老师".起初,我并没有什么别样的感觉,觉得学生不带姓称呼老师,有一种亲切感,就好像我们经常叫某某时,往往省去姓而直接称呼其名一样.可是最近我发现,几乎所有学生在称呼某某老师时,都省略了姓氏而直呼"老师".我隐约感觉这里面似乎潜藏着一种不和谐的因素.试想,如果所有学生都不带姓氏而直呼"老师",那么"老师"这个饱含神圣感情的词汇岂不变成了一个空洞干瘪的某类人群的简单命名?  相似文献   

8.
刘波所在的是事业单位,进入单位的第一天。他就觉得每个人都很严肃。在称谓上,他也是琢磨了好久的,因为他觉得在这个问题上绝对不能出错。一个星期以后,刘波掌握了他们单位的称呼宝典:自己是新人,因此见任何人都称领导。这招一出,刘波果然在称谓问题上就没出过错。“在我们单位,没有人不愿意被称为领导的,而且一视同仁都叫领导,人家也不会觉得我虚伪了。”  相似文献   

9.
老师,多么神圣的一个称呼!它在学生心中是一个高大的形象,在学生的心里占据着重要的分量.常听到一些家长说,老师,我家的孩子经常不听话,你帮我说说他,我们父母说什么他都不听,就愿意听老师的话.  相似文献   

10.
“好友老陈:祝您永远年轻快乐。”去年元旦之际,我这个年过半百的老者收到了一张洋溢着友爱之情的贺年卡,我料定这是学生给的,心中十分得意。可就在我拿到贺卡的同时,几位同事却意外地哈哈大笑起来,他们虽然没有说出为何而笑,但我心中也略知八九,原因无非是笑学生无礼的称呼,或是我被学生无礼地称呼而已。当时,我真想说这称呼太好了,我多么想所有的同学都能这样,但又怕同事更见笑于我,只得随之一笑。事情虽然过去了好久,但我时常为这亲切的称呼所激动,总是不由自主地想起它,因为我深知这其中的含义。首先,这说明学生与教师之间再没有什么距…  相似文献   

11.
我们学校有一个特殊的班级——那就是被老师亲切地称为“民工班”的班级。这个称呼并不是对他们的歧视,而是通过三年的相处对他们的认可和喜爱。我就有幸生活在这样的集体中。  相似文献   

12.
吃醋的弟弟     
我有一个爱吃醋的弟弟。今年刚好四岁,别看他小,吃醋的时候还真是让人吃不消。由于他的名字里有个“皓”字,我就送给他一个爱称“小皓子”(小耗子的谐音),好在他还算喜欢,便让我一直这样称呼着。可谁知,他竟然会为了这个称呼跟我吃起醋来。  相似文献   

13.
张胜夫 《班主任》2000,(2):43-43
多年前,听了一个学术报告,我记得那位教授对咱们教师这个称呼是这样解释的——“人样子”(他是从德育角度来解释的)。这种极朴素的解降我最欣赏,你想,咱们教学生,所讲的每个知识点,学生都得接受;咱们的言行举止,尽管没要求学生学,他们也在接受。  相似文献   

14.
桑实 《考试》2011,(7):1-1
我对党员最初的感观全都来自一个人——我的外公。不知怎的,我从记事起,就知道外公是共产党员,别人称呼他为“老书记”。母亲说,外公曾当过“书记”,这个称呼表示别人对他的认可和尊敬。  相似文献   

15.
我经常觉得“继母”或者“继父”是人们加在那些进入一个已经有孩子的男人或者女人的家庭里的女人或者男人身上的身份标签。我们这样称呼他们,是因为我们想用一个称呼去区别他们。毋庸置疑,这个称呼侧重在“继”字上,人们想当然地认为,在这些人身上经常感受不到“父”或者“母”的真正含义。至少我过去对成为我丈夫的四个孩子的“继母”的感觉就是这样。我和我丈夫已经在一起生活了六年,我看着他的孩子们从幼童长成为青少年。虽然他们主要是跟亲生母亲生活在一起,但他们和我们在一起的时间也很多。在过去的六年里,我们全都学会了适应,学会了…  相似文献   

16.
<正>学生们通过一年级的学习,已经初步了解了英语的学习,掌握了初步的英语交流。这时,在教学中我发现需要给学生们一个更加纯正的学习英语的环境。因为在课堂上学生们亲切地称呼我为"Paula",而我却叫他们的中文名字,有些尴尬,也有些显得过于生硬。所以,在二年级起始,我就给每一个学生起了英文名字,没想到有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一、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当学生有了自己的英文名字时,从他们的眼中,我看到了意  相似文献   

17.
小龟其实原名不叫小龟,只是因为做事慢,便被班里的女生叫成小龟。小龟虽然心里认为这称呼不怎么好。但是有人这么叫,他还是会答应的。其实,我觉得小龟这名字挺可爱的,于是我也就这么称呼他了。  相似文献   

18.
两位周老师     
时光飞逝,岁月如流。转眼间,我已步入花甲之年。每当我看到一个个天真活泼的儿童,望着他们蹦蹦跳跳上学的身影,便情不自禁地想起自己的童年。眼前浮现出儿时的一幕幕情景。 七岁那年,我开始在岳阳县老家的一个私塾念书,老师叫周如林。他年纪很大,人们都称呼他“周老先生”。在我的记忆中,先生对学生要求甚严,但教书却很认真。那时,我们读的是《三字经》、《幼学》,先生上  相似文献   

19.
齐家兰 《师道》2012,(4):50-51
在我眼里,每个学生都是可爱的。他们就像我的孩子,不管他是聪慧还是愚钝,也不管他是漂亮还是丑陋,我都会深深地爱着他们。因为,他们都拥有爱与被爱的权利。  相似文献   

20.
零距离评判     
以教师为职业的人,更应该懂得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学生的尊严。我的这一群弟子,他们更爱称我为先生,我——爱听。除了比“老师”的称呼更有性格(我的、他们的)外,我倒是看中一个无可更改的事实——我不过比他们先生几天而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