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郭利娟 《知识窗》2014,(16):65-65
文言文虽然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精髓,但是文言文的教学却比较单调、枯燥,不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文言文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接受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本文就如何提高初中文言文的教学质量,提出了生活化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2.
语感在实际的语言运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语感也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要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来提高学生文言文的阅读能力,笔者的粗浅看法有:营造文言语境;注重品读赏析;强化语言训练。  相似文献   

3.
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语文教师应该站在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收人类优秀的文化营养"的高度,用不浅易的准备和浅易的教学方法来教浅易的文言文,那么整个文言文教学就会真的显得浅易了。  相似文献   

4.
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各个部分中如何渗透传统美德教育的课题研究。  相似文献   

5.
范爱香 《科教文汇》2010,(26):45-45,51
在课堂中巧妙合理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理想的教学情景及和谐完美的课堂教学气氛,使师生共同达到身心放松、愉快地完成教学任务,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教材,拓宽学生的思维,激发其想象,开发其智力。  相似文献   

6.
熊晓丹 《科教文汇》2008,(13):71-71
人教版的高中语文教材,选取了大量中国古代的优秀诗文,其所占比重和初中语文教材相比大大增加,文言文教学的深度广度难度随之有了较大的增加.新课改对文言文学习的要求,一是让学生在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浅易文言文作品的基础上,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传统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韩程远 《科学中国人》2014,(3S):200-200
新课程对文言文的教学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考查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查他们能否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查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基于上述要求,我认为初中文言文教学可以采取如下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8.
文言文本身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学文化内涵,中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对于保持国人民族文化的特性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目前,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的文言文教学现状却着实令人堪忧。本文主要主要着眼于分析中学文言文教学的现状,以及分析了产生此种现象的原因,并且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高中生学习文言文可以了解古代汉语的基本知识,从而实现对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批判继承,但是现在的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着一定的弊端.要改进高中文言文教学,就要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加强"诵读"训练,培养学生文言文语感,教会学生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10.
高中生学习文言文可以了解古代汉语的基本知识,从而实现对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批判继承,但是现在的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着一定的弊端。要改进高中文言文教学,就要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加强"诵读"训练,培养学生文言文语感,教会学生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朱杰 《科教文汇》2008,(18):70-70
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公民道德的一个基本要求。利用初中文言文中蕴含着的诚信素材大力加强诚信教育,有助于唤醒学生的诚信意识,全面提升学生素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相似文献   

12.
王玉 《知识窗》2022,(9):51-53
在初中地理课堂上,教师应该积极注重教育与现代科学技术的结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促进初中地理活动教学的开展。文章分析了初中地理活动教学情况,指出当前初中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3.
张瑛 《科教文汇》2012,(20):102-102
钱梦龙先生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红火的年代,文言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仍然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荒凉景象。"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探索文言文教学的出路,走出文言文教学的困境,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诵读兴趣,因材施教是不二法门。  相似文献   

14.
王顺武 《科教文汇》2010,(35):82-82,95
文言文这种承载文化传统的语言形式,应该为学生所接受,但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肢解知识、填鸭灌输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学生被动死记,应付考试,这严重地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扼杀他们的学习兴趣。如何改变这种现状?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把课堂的主角让位于学生,用引导和帮助的方式来指导学生思考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将知识寓教于娱乐中,寓学于活动中,给学生展示的舞台,这样学生就有了更多的感知、观察、思考和探索的权利和机遇,就有了更多的锻炼主体性的机会。这方面探讨的问题很多,本文试图从课堂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这一角度作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5.
吴利娜 《内江科技》2011,32(7):196+182-196,182
我们生活的世界并不缺少美,真正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语文是人类的精神家园,是人类诗意的栖居地,是人类审美的集中表现。本文主要从文章分析、写作训练两方面阐述了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一些方法,指出了语文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从而帮助他们提高审美素质,创造美好生活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王爱华 《内江科技》2009,30(8):167-167,177
文言文是语文教学中的老大难领域,投入多收效微为教者所共识。当前在文言文教学中也存在着诸多的弊端。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审美赏析教学法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朱宝军 《科学中国人》2014,(3S):230-230
一、反复吟咏 汉语言文学讲审美、体验、感悟、直觉,体现了汉民族独特的心理结构和思维方式。钱理群说:“中国传统文化根本上是一种感悟的文化,而不同于偏于分析的西方文化。”用方块字连缀而成的中国古典诗词,一直洋溢着一种独具魅力、生生不息的灵性风韵。灵性是古典诗词的一种鲜活气脉,故非吟诵涵不足以入其境、得其神、品其韵。“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深乎义。”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口诵心惟,咀嚼体悟,共鸣感奋,润养身心,化育灵魂,铸造人格的支柱,积蓄精神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18.
徐琳 《科教文汇》2007,(9S):51-51
《蝶恋花》,唐教坊曲名,本名《鹊踏枝》。喜鹊踏枝而鸣喜人心,偏是晏殊觉得太过喧闹,所以改了“鹊踏枝”为“蝶恋花”。蝶儿翻阶向花去,一路虔诚,绕花自是惜花人,空中翩跹着的是满腔缠绵和深情,似乎有一种潜伏的风情,不能倾泻出来,只能在一定范围内隐约地表达,适可而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老师一定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细心观察的眼睛??要做个教育的有心人,寓教于乐,序循渐进,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总结,让学生在快乐的音乐学习中信心百倍,个性飞扬,超越自我,使我们的音乐课堂教学更加灿烂多姿,光芒四射!  相似文献   

20.
徐美银 《知识窗》2011,(6X):65-65
<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历史的变迁,使得古文字逐渐被淡化。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总觉得严重脱离实际,学起来很枯燥。可是,文言文毕竟在我国的文化遗产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语文新课程标准》里也明确要求每一个初中生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怎样让枯燥的文字灵动起来""怎样让呆板的课堂活泼起来",也就成了每一个语文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