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市教研中心组织的小学数学课例大教研活动中,五年级的研讨课题定为“一个数除以分数”。这是一节枯燥乏味、算理难究的计算课,在以往的公开课、优质课中很少被触及。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只是简单地告诉学生计算方法,很少引导学生探究算理.因而学生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如何让学生既理解算理。又掌握算法”便成为本节课的难点。  相似文献   

2.
在高一的教学中,笔者让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要求学生在课前提出几个问题,以便上课时听课更有目的性.学生在课前自学司南版《物理1》(必修)中“学习运动、空间和时间”这一节内容时,有几个学生在阅读课本时提出了参照物和参考系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的问题.笔者还是按照习惯,让他们说一说自己的看法,大家都对课本上参考系的定义不能理解.  相似文献   

3.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五册第18页“被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一个难点。解决这一难点的关键是让学生理解“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并能运用这一知识正确而灵活地进行计算。为此,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重视“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教学。“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这一结论包含了0乘以自然  相似文献   

4.
自由落体运动是运动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高一物理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难点集中表现在:1.学生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上,如认为“越重的物体下落越快,越轻的物体下落越慢”;2.在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认识上.如自由落体为什么是匀加速直线运动?那如何突破这两个难点呢?对于第1点,可以结合牛顿管实验来讲解.但对于第2点就难于讲清楚了,尽管课本引人了物体下落的频闪照片,但是学生并不理解频闪照片是怎么一回事,这不仅不利于把问题讲明白反而会引入新的问题.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这节课的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笔者以《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一课为例,谈谈我对语文有效教学的理解。一、理解词语方法有效“穿梭”一词的理解是个难点,有位老师在处理这个难点时,做得非常巧妙。采用了学生喜爱的学习方式“动作表演”,让学生在快乐中轻松获得了知识。师:瞧,美丽的夏姐姐把我们带到了花丛中,看看这些蝴蝶在干什么?(指名说)师:这就是书上所描绘的——(出示词语:穿梭)师:你们能用动作来表演你对“穿梭”的理解吗?  相似文献   

6.
针对小学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了以“读、启、练阅读教学模式”为题的实验方案。这一阅读教学模式的核心是.在教学中尽量给学生多读的机会,通过学生自己阅读来理解和欣赏课文内容.精读课,由教师引导学生读;启读课,由教师扶助学生读;自读课,放手让学生自己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是在学生读的实践中形成的.  相似文献   

7.
韩广玲 《山东教育》2004,(34):46-46
“用字母表示数”具有代数的基本特点,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次飞跃,也是进一步学好数学的基础。教学这部分知识的关键是让学生理解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的意义,从中体会出它的优越性。但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且不习惯于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具体的数量,因此这是本节课学生学习的难点。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8.
徐贤娟 《考试周刊》2012,(17):75-76
一、教学说明 这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实验教科书第四册第68页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将认数的范围扩展到千以内数的认识。这部分知识不仅是计算的基础.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为了让学生很好地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较好地理解数的概念,我在课中借助单根小棒、整十捆小棒、整百捆小棒,采用了数一数、估一估、闯一闯等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9.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在数学课程中要着力培养学生的数感.”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概念教学历来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难点,而“素数与合数”的概念,属于数论初步知识,是规定性数学概念,比较抽象,对小学四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学习难度.如何帮助学生在具体中理解概念本质?如何在形成概念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数感?夏永立老师设计执教的“素数和合数”这节课,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研究课例.是一节很有深度的教学设计,本课的教学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里明确提出的10个核心概念,数感就是其中之一.本文笔者以苏教版四年级“认识多位数”一课为例,通过研读教科书和访谈了解学生学情,尝试借助丰富的活动突破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大数的意义,建立“十万”和“亿”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数感.  相似文献   

11.
“三角形的认识”一课教学,首先要让学生理解三角形的概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分层突破难点,使学生主动地、创造性理解了概念。  相似文献   

12.
在“力的分解”的教学中,学生最难理解的是按照力的作用效果来分解力。为突破这一教学难点,让学生自主讲解这节课,自行查找资料、设计实验、分析教材、制作课件、上台讲解。最后,学生一致认为,建立直角坐标系,按照需要分解力,是他们最喜欢且最容易理解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充分必要条件”简称“充要条件”,历来是我国高中数学的重点课,难点课,它对于提成高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表达,加速学生对所学思想方法的提炼和形成都有好的促进作甩因此,在历次高中数学课标改革中对这部分内容都作了保留.近年的几十套高考试卷中,多数试卷出现了有关充要条件的判断的题目.笔者以为,为了能更好更快地判断充分必要条件,首先应该从不同角度来理解充分必要条件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充分运用知识问联系,依托四种命题的真假来判断充分必要条件.下面笔者就从理解概念及如何依托四种命题的真假来判断充分必要条件这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想法,供同仁们参考.  相似文献   

14.
《骆驼和羊》一课的最后一句是:“你们俩只看到自己的长处而看不到自己的短处,这是不对的。”这句话是全文中心的点睛处,也是课文的重点,更是理解的难点。教学时,有位教师在指导学生理解“长处”和“短处”的意思后,出示了三组练习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把“长处”和“短处”两个词分别填在相应的空  相似文献   

15.
一、重视课前发现。培养聋生质疑能力 我们非常重视聋生通过课前预习主动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例如在课前预习时让聋生把在自学过程中存在的困难疑惑及时在书上的相关内容处标注,这样不仅能使聋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还便于我们掌握聋生对课的初步理解程度及他们理解课的难点之处.并可为我们进行教学提供学情依据。例如在教学《背影》时,课前除了让学生预习课本上的东西,还让学生上网查找作、背景等有关资料.并且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的体会描画出“父亲”的背影.从而为整体把握课做铺垫。  相似文献   

16.
在圆的面积教学中,重点和难点在于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学生理解“推导过程”对掌握和应用圆面积公式有很大帮助作用。教学中,我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以“操作、观察、表达”这三步为学生的学习程序,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了这一难点。下面介绍这节课的教学片断。 让学生把自制的学具(一个圆形纸板等分成16份,用红蓝颜色各涂8份,也可分得份数多一些)摆  相似文献   

17.
一、回顾再现,展开联想复习课必须针对知识的重点、学习的难点、学生的弱点,引导学生按一定的标准把有关知识进行整理,搞清楚知识的来龙去脉和相互联系。教学时应放手让学生整理知识,并对形式各异的整理结果进行互助评价甚至争辩。课始我抓住分数应用题的主干——“女生人数是男生的35”,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深入研究。然后,按你的理解,用图表达这条信息的含义”,来再现这句话的本质特征,并以此来体现学生对这一知识的“个性化”理解。学生画出的图多种多样,如:图1图2图3图4设计这一“抽象→具体”的过程,为学生充分理解男生与女生之间的数量关…  相似文献   

18.
“几何图案——渐变图形”这一课主要要求学生认识渐变图形的变化特点及规律。这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难点。教学时,首先让学生理解题意。几何图案就是由圆、方、三角形这些几何形构成的图案。渐变是指逐渐变化的意思。然后引导学生看图1。  相似文献   

19.
教学的小高潮也就是课中的“闪光点”,它能使学生兴奋、沉思、体味,能使学生在读、说、算、想的训练中,智力和能力得到发展,智慧花蕾欣然绽开。 1、在教学难点处设置“小高潮” 教学难点是学生较难理解的部分,教师怎样突破这一环节尤为重要。如:“商不变的性质”一节的教学难点是使学生理解这个问题。理解商不变的性质分两层含义。一是被除数的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二是被除数和除数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理解第一层含义是难点中的难点,这个过程是设计这堂课小高潮的最好环节,我是这样安  相似文献   

20.
教学探索。从问题出发 《认识11~20各数》是苏教版教材一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它是学生认数的一次飞跃,是建立十进制概念的开始。本课通过读数、数数等活动,让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一(个)”和“十”,初步理解“10个一是1个十”,直观感知11~20各数的大小和顺序,初步发展数感。对于这节课的教学,是从以下问题的思考开始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