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发展仍然相对迟缓,教育水平与中部和东部地区差距很大,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仍然是政府一项艰巨性的任务.教育部在2004年就提出了"以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为突破口,加强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建设"的工作重点.在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三部委联合下发的《西部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实施方案》中指出,中央从2004到2007年分四年专门投入100个亿实施"寄宿制工程",这标志着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全面启动.  相似文献   

2.
贵州省"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于2004年启动至2007年,共获中央专项资金9亿元,为我省83个县建设了"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项目学校1044所,其中仅学生宿舍多达144.3万平方米,学生食堂35.15万平方米。  相似文献   

3.
《现代教育科学》2008,(2):17-17
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建设将启动 四川省今年将启动“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为此安排3亿元省级专项资金,建设、改造400所农村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的教学用房和学生宿舍,主要在县城以外农村地区实施。地方也将安排资金同步建设,使全省乡村学校基本消除大班额、大通铺问题。  相似文献   

4.
为推动农村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实现高标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国家自2004年起,启动了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我市承担20个国家农村寄宿制工程项目,共有国债资金项目7个、财政资金项目13个,项目总投资2592.3万元.  相似文献   

5.
《班主任之友》2005,(9):60-60
2005年“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计划已经由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共同审核批复下达。根据国务院有关领导和《西部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实施方案》要求,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现将2005年“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项目概况信息予以公布。  相似文献   

6.
赵沁平在全国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管理工作现场研讨会上强调,要切实做好“西部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的实施管理工作。这次中央投入100亿实施“西部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制定了《西部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对“工程”项目的各级管理机构、质量管理、资金管理、监督和责任追究制度等皆提出了明确  相似文献   

7.
《陕西教育》2008,(12):25-25
11月侣日上午,西安市2008年农村山区中小学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启动仪式在蓝田县普化镇韩河小学隆重举行。2010年秋季开学前,40所新建或改造的山区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将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3.03万名学龄少年儿童学习生活条件将得到明显改善,项目总投资4亿元。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孙清云,市长陈宝根为山区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建设启动发来贺信。  相似文献   

8.
自2006年起,西安市为缩小城乡差距、实现教育公平,在农村山区启动了规划定点学校标准化和寄宿制建设工程.如今,首批12所规划定点学校建设已基本结束,第二批12所规划定点学校的规划工作也已启动.  相似文献   

9.
这次全省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工作会议,是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主要任务是检查落实各地工程实施情况,研究分析存在问题,部署今后的工作任务。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的领导实施“两基”攻坚,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实施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是确保我省顺利实现“两基”攻坚目标的关键。在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指导下,我省从2004年10月开始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2年来,各级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各项目州市、县精心…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实施情况,推动寄宿制学校建设,促进全县农村义务教育协调发展,按省教育厅的指示,我局组织人员赴基层乡镇、学校深入调研,广泛听取乡镇党委政府、学校师生和广大群众对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意见和要求,同时实地察看了部分在建的寄宿制学校项目,获得了大  相似文献   

11.
自2006年起,西安市为缩小城乡差距、实现教育公平,在农村山区启动了规划定点学校标准化和寄宿制建设工程。如今,首批12所规划定点学校建设已基本结束,第二批12所规划定点学校的规划工作也已启动。定点学校建设是政府改变教育投入机制,改变农村及山区基础薄弱学校教育设施面貌的重要举措。这项惠民工程的实施,将让越来越多的农村孩子接受到优质教育,  相似文献   

12.
刊中报     
《宁夏教育》2004,(9):35-38
○区内传真○区内传真我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规划顺利上报我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经自治区教育厅、发改委、财政厅审核,已报国家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和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待批复后正式实施。本次规划审核标准依据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办制发的逻辑审核、标准审核和政策审核指标以及《关于西部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项目规划编制中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的函》要求,对我区各项目县上报的项目学校逐个进行审核,遴选出149所项目学校,其中小学33所、九年制学校21所、初中94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的持续开展,其在西北农村地区的作用逐渐凸显。寄宿制学校较为广泛的覆盖范围和相对集中的教育资源为农村地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但是,通过调查发现,在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中也存在着资金不足、缺少生活教师、学生膳食营养状况堪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亟待关注等问题。只有立足于西北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切实处理好农村寄宿制学校在建设与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才能保证这一办学方式更好地为农村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14.
随着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寄宿制学校已经成为当前农村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农村寄宿制学校在管理方面必须因地制宜,科学规范,不断完善寄宿制学校管理体系,才能保障农村寄宿制学校得到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刊消息为把西部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建成“民心工程”、“精品工程”和“阳光工程”,日前,国家“两基”攻坚办公室发出通知,要求各地设立和公布“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监督举报电话,主动接受人民群众和新闻媒体对工程建设的监督。通知要求各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各项目县,一要设立专门的“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监督举报电话,并在当地主要报刊、媒体及乡(镇)务公开和村务公开的公示栏中公布。各项目县的监督举报电话应报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两基”攻坚办备案。二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向社会公布工程建设进展情况,切实…  相似文献   

16.
关于中部地区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家"西部地区寄宿制学校工程"的实施,中部作为政策延伸地区,农村寄宿制中小学大量增加,寄宿制学生数量急剧上升,出现了"寄宿学校热"现象。寄宿制学校建设显现了新特征,学校管理面临新情况,出现了新的问题。实证调查表明,中部地区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的迅猛扩充带来了办学条件水平有所下降的后果。问题的产生与中部地区在国家寄宿制中小学学校建设工程中的位置、地方主管部门、学校"准备不足、一哄而起"等因素有着直接关联。有关部门既需要立足长远,明确思路,又要采取措施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资讯     
中央再拨30亿元建农村寄宿学校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近日公布,2005年,中央拨付专项资金30亿元用于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这意味着今年我国将有2500多所农村学校面貌有望焕然一新。据介绍,2005年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项目共覆盖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兵团)、676个项目县、2529个项目学校。项目共获得中央专项资金30亿元,用于新建和改扩建校舍面积466.52万平方米。(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8月11日)2020年我国初步实现教育现代化教育部部长周济日前在出席江苏省教育工作会议时说,中国要实现现代化,教…  相似文献   

18.
2004年,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开始实施。解决西部地区由于特殊地理情况而导致的办学问题,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甘南州,随着基础教育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九年义务教育的基本普及,一批寄宿制中小学将相继建成,寄宿制已逐渐成为该区主要的办学形式。解决了农村山娃读书难、上学难,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但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影响着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健康发展,制约着农村基础教育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第三章第十七条明文规定"县级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置寄宿制学校,保障居住分散的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我区为了贯彻落实此项法律规定,依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进一步做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实施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精神,根据<武汉市人民政府转发市教育局关于我市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意见的通知>要求,迅速行动,加强统筹,注重建设,全面落实,在较短时间内,全区已住读学生1660人,取得了明显效果,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好评.  相似文献   

20.
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工程,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智力保障和人才支持作用。特别是农村教育发展的快慢,直接影响到新农村建设能否顺利推进。我认为,要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重点解决好教育发展中的农村学校、农村教师、农村学生这三个方面的问题(简称为教“育三农”问题)。一、实“施三个工程”,加快农村学校建设步伐解决教育“三农”问题,前提是建设好农村学校。如果农村学校功能设施不全,布局不合理,基础设施建设得不到改善,那么,教育“三农”问题就无法得到解决。1.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意义十分重大。一是巩固“普九”成果的需要。我州虽然实现了基“本普九”的目标,但与全面“普九”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农村中小学仍有部分危房存在、初中学位不足、初中辍学率偏高。通过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可以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普及程度,巩固“普九”成果。二是优化整合教育资源的需要。目前,我州村平拥有小学0.9所,有一师一校的村小和教学点525个,23人以下的村小和教学点568个。由于学校设置分散,办学规模过小,使得投入成本加大,办学效益不高。实施农村寄宿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