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孙雪雨 《视听》2022,(2):126-128
学者达尔格伦的"结构、再现、互动"三维度理论为分析微博评论区的公共性提供了框架.微博评论区的嵌套式传播在结构上颠覆了传统媒体一对多的传播模式.媒体再现公共议题的权利被分化,普通用户在评论区的讨论可能会倒逼新闻生产,从而设置新议题.微博评论区的技术手段既是用户与媒体、用户与用户互动的基础设施,又是建构意见交互场域的前提条...  相似文献   

2.
公共性不是先验的,而是历史生成的,是社会各方互动的过程和结果。从理想型的公共性、传媒公共性再到网络公共性,公共性议题一再被梳理和界定。鉴于网络的去中心化、开放性、匿名性、交互性、共享性等特性,网络公共性一开始就被寄予无限的期望。但是,对比公共性的应然状态特征,网络公共性在实践层面存在诸多先天不足,在网络互动过程中,呈现出不断消解和流失的状态,严重制约了网络舆论实际效果的发挥。  相似文献   

3.
郑珮 《新闻知识》2012,(8):55-57
微博作为信息传播新的平台,在赋予普通人话语权方面具有比传统媒体明显的优势。许多学者看到微博的井喷式发展,都对其推动网络公共领域的形成表示乐观。本文从微博信息传播的公共性入手,结合哈贝马斯等学者关于"公共领域"的叙述,从微博信息传播的多个方面简要分析微博在网络公共领域发展过程中的推动作用以及存在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4.
由于不同的新闻传播制度,中国传媒公共领域的发展历程与阿伦特、哈贝马斯等西方学者描述的资本主义公共领域存在较大差异。传媒公共领域理论一度被认为是理想主义的乌托邦,而微博的飞速发展,似乎为中国传媒公共领域的实现提供了理想的平台。微博发挥了传媒公共领域在技术层面的平等性、开放性、交互性、批判性,削弱了传媒的政治控制力,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的民主进程。但可否就此认为微博是私人(广泛参与的受众)通过对话、协商与辩论形成了公共舆论,从而建构了现代传媒公共领域?本文以"微博约架"事件为例,从公共领域所要求的理性批判、交往理性、公共性、独立性等层面,揭示微博在中国传媒公共领域的实践困境。  相似文献   

5.
公共性与游戏性是理解传播活动的两个基础面向,当新媒体传播样态将这两个维度混杂时,二者互相影响的机制成为值得探究的议题。本文关注B站弹幕文化对新闻视频公共性内涵的影响,通过文本分析和深度访谈对弹幕文本和用户进行考察。研究发现:第一,新闻视频弹幕的公共价值在于弹幕可以提供事实信息影响新闻叙事理解,用户通过基于身份关系展演的互动实现观念共享;第二,新闻视频弹幕的游戏机制在于用户对弹幕游戏的参与以意义感为实践动机,以表现为梗的网络流行语为符号基底;第三,游戏性本身蕴含新形态的公共性,游戏性又调节了公共性的呈现,这为探讨青年文化的风格破圈提供了新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郭淼  王立昊 《青年记者》2021,(12):28-30
微信朋友圈在对多层级关系网络的激活中,传播路径的隐藏与圈层识别受限打破了人们现实交往的规律,过度链接引发了用户社交媒体倦怠。用户为管理云个体形象,借助于社交时间轴与分组标签进行观众隔离,但分场操作的繁琐与高成本形象维护抑制了用户的信息分享意愿。微信朋友圈的用户社交经历了从分场到离场的演变,在多元产品功能补偿下产生新的社交习惯,对差序格局中的圈层关系与社交需求满足提出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形式的出现曾被誉为信息时代的公共领域,当研究者从技术的角度去分析虚拟公共领域可能带来的民主、自由以及公共性的回归时,实证研究却展示了另一番景象:情绪化的宣泄、自我展示以及大量私人琐碎的议题充斥社会化媒体。本文通过实证调查,分析社会化媒体中的公共领域的特征,旨在探讨构建社会化媒体公共领域的公共性的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8.
张旻 《青年记者》2016,(23):132-133
从2011年诞生之初,微信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交媒介,日益受到手机用户的欢迎,微信开始被标榜成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在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推动下,微信已然成为一个庞大的商业聚合体,全球的注册用户数超过11亿,2015年底,月活跃用户达到5.49亿.同是社交媒体,微信虽然比微博诞生晚,但是展现出了更强大的生命力.尽管腾讯一直在避免微信像微博一样快速商业化,但微信确实有着更强大的商业价值可挖.本文从共通感知视角分析微信朋友圈广告中的隐形价值.  相似文献   

9.
作为数字媒介全面中介化了的交往方式,“云交往”正在成为普遍而重要的人际交往方式,并由此建构了更为扩张多元的社会关系与新型交往空间.“云交往”既体现了数字时代最为典型的技术环境,也承续着交往实践的公共价值.尽管广泛的数字交往带来了许多实践与伦理层面的困惑,但重申其中的公共性价值,仍是认识数字交往社会意义的重要维度.  相似文献   

10.
《新闻界》2017,(3)
本文以社会冲突性议题建构中的媒体公共性为研究对象,对社会冲突性议题如何进入公共话语空间、媒体建构社会冲突性议题的公共性框架以及在建构过程中所呈现的媒体公共性及其特点做了详细阐释。文章认为社会冲突性议题的公共性在社会权力竞技的过程中被逐渐凸显和放大,通过媒体呈现进入公众的话语空间。为了体现媒体的公共性,媒体运用"国家-社会"框架、"公共领域"框架和"社会共识"框架去建构社会冲突性议题。但是,在喉舌理念和市场理念的双重压力挤压下,社会冲突性议题建构中的媒体公共性呈现出"差异性"、"片面性"和"破碎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高校图书馆是公共文化资源的重要提供者,这决定了其性质的公共性和目标的公益性。按照高校图书馆在社会系统中的位置,可从“服务—教育—文化”三个维度分析其公共性。服务公共性,体现为服务对象的广泛性、服务过程的平等性和服务方式的开放性;教育公共性,体现为教育资源的可及性、个人的终身教育和群体的全民教育;文化公共性,体现为构建公共文化空间、彰显公共文化价值和培育公共文化精神。三个维度的公共性分析,将为高校图书馆治理能力的提升提供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12.
余越  李名亮 《今传媒》2012,(9):20-22
微博因其对公众表达自由的"赋权"能力,正吸引一批知识分子以微博意见领袖身份,参与到公共话语权中。但微博"共景监狱"式的开放结构,让知识分子"虚妄的公共性"更为显性。为实现自我身份和公共价值的重新认同和构建,公共知识分子应积极介入、充分利用微博空间;秉持批判与道义传统,以特殊知识分子的身份,进行中观和微观政治话语的表达,彰显自身的中心话语权力;并借助微博,推动公民交往理性和公民社会的建构。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传媒公共性的问题成为媒介研究的重要议题,在新媒体兴起以后,其在公共性方面的天然优势引起了广泛的争论。本文从新媒体事件的主体、传播内容和事件效果三个方面的分析出发,发现新媒体的确更具备公共性的潜能,但也面临一些现实的困境。新媒体的传媒公共性的实现,最终将取决于各种偶然性和规律性因素的复杂互动。  相似文献   

14.
移动互联网时代,社交媒体已深刻嵌入大众生活,甚至更新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微信是目前国内最受欢迎的社交媒体,而朋友圈则在微信各项功能使用率中排名第一.即便如此,仍然出现了一部分微信朋友圈的弃用者.本文尝试对这些朋友圈弃用者的心理动机进行探析,剖析人们在线上社交网络互动过程中所产生的特殊情感与思想,以期人们能够更好地把握个体自身与社交媒体之间的关系,在拥抱新技术的同时,依然保有可贵的自我意识.  相似文献   

15.
陈凌  李儒俊 《传媒》2015,(20):65-67
从"微博"到"微信",再到各类"朋友圈",种种现象都让人看到,在物质文明程度极高的时代,人们更喜欢无处不在的"表演"和"分享".德国社会学家诺贝特·埃利亚斯认为,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个体行为结构和发展进程的变化常常被忽视.本文将运用文献分析法,研究社交网络与个体社交表演情境中的具体表现,探讨在社交网络特定"表演"情境中社会个体"表演行为"的变化,并对个体文明进程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近一年的五个公共议题为对象,测量了网络公共议题中不同信息的敏感度,以及网民获取信息时使用网络渠道的情况。本文发现,敏感度越高的信息,越趋向在互动程度高的传播渠道(如微博、SNS网站)中传播;敏感度越低的信息,则趋向于在互动程度较低的渠道(如门户网站)中传播。本文据此总结了网络公共议题中敏感信息的渠道模型,称之为"敏感的螺旋"。  相似文献   

17.
蒋琳 《新闻界》2013,(15):54-58
微博约架事件是互联网出现以来,知识分子在新媒介中发生的激化事件。从语言暴力走向现实暴力的过程中,网络知识分子的公共性实质遇到了挑战。本文从公共领域理论入手,分析网络知识分子公共性的实质与网络传播中知识分子的迷失,以期寻求公共性网络知识分子的媒介化生存之路。这是新媒介发展中净化网络和社会进步以及知识分子自我认同的切实问题。  相似文献   

18.
《新闻界》2021,(3):21-27
本文以2020年网络热点事件为例,阐释社交与智能媒体时代两个重要的舆论特征维度——"出圈"与"折叠",定义前者包括属性与影响两个层面,后者指向事件生成的阶层差异与意见观点的立场差异。"出圈"与"折叠"有其现实社会基础,同时受到传播逻辑的影响,本文从可见性展现、跨圈层互动、平台选择与算法影响三个层面对背后的传播逻辑作出初步解释,并探讨其对于媒体内容生产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微信作为一种新媒体融入到我们的社交生活中,其朋友圈充斥着各式各样的仪式观,尤其是作为一键式惰性社交的"点赞"行为引发了人们的关注和思考。本文基于互动仪式理论,重新审视"点赞"行为,以获得对其新的认识。本文认为微信朋友圈的"点赞"行为不存在完整的互动仪式。  相似文献   

20.
微信是建立在熟人社交圈层的强关系传播,手机通讯录、QQ好友是微信好友来源的主要渠道,其本身是用户多年社会关系的浓缩体现.微信朋友圈不是现实社交圈在移动互联网上的虚拟化传播,而是产生了一种全新的媒介交流方式,本文拟从媒介情境、朋友圈信息表意方式的角度对微信朋友圈分组现象进行剖析,揭示朋友圈分组、权限行为的原因所在及重构后朋友圈的信息隐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