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民族地区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后,需要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动脱贫地区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从而推动新时代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实现。近年来,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充分挖掘利用山区特色生态资源和畲族特色文化,通过机制创新激发地方内生发展动力,率先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为全国民族自治县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了“景宁样本”。因此,借鉴景宁县率先从脱贫攻坚迈向乡村振兴的实践探索,民族地区迫切需要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基础上,充分运用新发展理念,挖掘利用特色资源优势,提升自我发展能力,探索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路径,有效推进民族地区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2.
临夏市是临夏州政府所在地,作为我省脱贫攻坚中"两州一县"深度贫困地区,长期以来,临夏市教育面临着经济发展制约、城区教育资源短缺、教师队伍供需矛盾突出、学校管理水平偏低、学前教育发展失衡等问题。党的十九大以来,临夏市下大力气推进教育改革,发展教育事业,做到教育事业发展与脱贫攻坚同频共振,取得了一系列值得肯定的成绩,探索出许多贫困民族地区发展教育的宝贵经验,成为全州乃至全省脱贫攻坚路上的"尖兵"。  相似文献   

3.
斗格吉 《科幻画报》2022,(2):189-190
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全面展开并完成,民族地区稳定脱贫之教育脱贫尤为重要。广大民族地区寄宿制小学承担着相当一部分尚未接受过学前教育适龄儿童在学习、生活上面临的一系列困惑困境,对其实施学习、生活及各方面的精准精细帮扶,让这一部分学生通过自身努力获得良好全面发展,从而实现民族地区广大农牧民家庭真正从教育上脱贫,意义重大且深远。  相似文献   

4.
脱贫攻坚精神是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充分彰显,以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习近平扶贫思想作为理论支撑。深入阐释了脱贫攻坚精神科学内涵,并从课堂育人、校园文化、社会环境和网络平台的路径出发实现脱贫攻坚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以期弘扬和传承中国共产党人伟大精神,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5.
脱贫攻坚伟大事业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将其与高校"概论"课有机融合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增强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激励青年学生奋发有为.文章在提炼脱贫攻坚伟大事业与教材结合点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将脱贫攻坚伟大事业融入高校"概论"课课堂教学的实施路径,即:结合脱贫攻坚伟大事业,丰富教学内容;根据脱贫攻坚的教学内...  相似文献   

6.
农村基层党组织如何在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战略转轨中继续有效地发挥其战斗堡垒作用,不仅关系着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状况,也关系着现代化进程和民族复兴大业的全局。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是我国脱贫攻坚基础最差、全面小康底子最薄、乡村振兴难度最大的地区之一。对这一代表性地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专题研究,能为西部民族地区顺利实现两大战略转轨和如期完成新阶段的各项奋斗目标提供有价值的思路和启示。  相似文献   

7.
民族高校助推边疆民族贫困村精准脱贫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具体表现形式。在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中,民族高校具有民族语言、区位以及多民族学生结构等三方面的优势。民族高校助力边疆民族贫困村精准脱贫、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同时,也促进民族高校自身价值实现。目前,在民族高校助推边疆民族贫困村精准脱贫的过程中,仍面临着一定的困境亟待解决。通过探索解决困境的实践路径,可以切实助力边疆民族贫困村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巩固精准脱贫成果,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8.
以曾馥平团队帮助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脱贫的历程为情境线索,开展"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教学设计,通过情境明线、问题主线及知识暗线,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融入教学,帮助学生深切感悟脱贫攻坚精神,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建设家园的使命感。  相似文献   

9.
脱贫攻坚伟大奋斗中锻造形成了脱贫攻坚精神,它是对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充分表达和彰显。而地理学作为一门综合学科,应该发挥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优质素材的优势,将时代精神融入高中地理课堂中。基于对新时代脱贫攻坚精神的内涵分析,以“畹町镇混板村的脱贫攻坚之路”为例,将脱贫攻坚精神融入高中地理教学中,探讨国家时代精神与高中地理教学融合的方法路径,使德育和智育相统一。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九大把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作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工作,要求动员全党全国以及社会各界的力量打赢这场攻坚战。针对我国精准脱贫工作中出现的贫困者"志智"缺失问题,如,行政式反贫困导致的福利依赖,弱化了贫困者主动脱贫的脱贫"志气";受教育程度低导致的知识技术匮乏,消解了贫困者从根本上减缓贫困的脱贫"智能"。社会工作在"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指导下,提出"志智双扶"脱贫路径,助力脱贫攻坚。路径一:扶志,依据ABC理论,改变贫困者的依赖思想认知,唤醒其脱贫自觉性。路径二:扶智,以优势视角理论为指导,挖掘贫困者的优势及资源,提升其脱贫智能;以增强权能理论为指导,为贫困群体增权赋能,提高其自我脱贫和发展智能。  相似文献   

11.
12.
在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思想提出的背景下,各省全力助攻脱贫攻坚战,在物质贫困的问题上得到有效的遏制,而精神贫困却成为打赢这场战争的阻碍.精神贫困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步伐,使贫困人口缺乏脱贫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影响贫困地区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进程.贫困的消除既包括物质方面,也包括精神方面,只有物质脱贫与精神脱贫两手抓,才能走出一条成功的扶贫和脱贫之路.  相似文献   

13.
深度贫困县精神贫困的致贫机理及脱贫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深度贫困县是当前脱贫攻坚的重点与难点,精神贫困已经成为制约深度贫困县脱贫致富的重要因素。以陕西省丹凤县为例,通过实地调查与数据统计,梳理集中性贫困区域农户精神贫困的主要表现,分析深度贫困县精神贫困的致贫原因,从学理上探究精神扶贫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从扶志、扶智、扶职和扶质四个维度提出深度贫困县精神扶贫的路径选择,为解决集中性区域深度贫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贫困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而且是一种文化现象.贫困的价值观是安康经济社会发展长期落后的重要原因.安康人贫困的价值观主要表现为眷恋故土的"守土"意识,不求进取的"守常"观念,依赖心理和懒惰的人生态度,落后的消费观念等.  相似文献   

15.
基于贫困理论的发展历程和其取得的成果,探讨其适用性下移,以期总结、丰富和发展贫困救助理论,进而进一步指导我们的实践工作。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贫困理论阐述了生产资料贫困、生活条件贫困和精神文化贫困等,其中,生产资料贫困是一切贫困的本质和基础,也是其它贫困现象的根源;依据马克思生产资料贫困理论,透视我国生产资料贫困问题的现状,提出针对性的反贫困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物质贫困人口的精神贫困是在思想上和行动上缺乏摆脱物质贫困的精神动力和实践能力的一种精神状态,主要表现为"等靠要",是勤劳、自强、知耻等德性缺失的表现。贫困人口精神脱贫的道德要求是要知耻、自强、劳动。精准扶贫的道德支持是多元的:物质帮扶,奠定精神脱贫的外在基础;思想教育,唤醒贫困人口的脱贫意识;榜样示范,激发贫困人口的脱贫信心;规则干预,根治贫困人口的脱贫惰性;环境改造,营建积极向上的脱贫风气;科学用人,提高扶贫人员的帮扶水平。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扶贫工作已进入攻坚期,扶贫攻坚的思想脱贫问题与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物质匮乏问题同样重要。文章从调研湖南省慈利县贫困人口的思想问题入手,总结导致该地区贫困的几种典型脱贫思想观念及产生的主要原因,提出解决思想脱贫问题的方法只能是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文章结合慈利县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从思想上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前提,再结合新时期符合我国国情的政治教育理念以及构建全面性地政治教育体系等方面,提出了慈利地区贫困人口思想脱贫的破解对策。  相似文献   

19.
高校贫困生:从物质贫困到精神贫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贫困生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由物质贫困而导致的高校贫困生的精神贫困主要有自卑型、怨恨型、消极依赖型等多样性的表现形式,其成因则主要来自于经济上、学习上、世俗观念和就业等多方面的压力。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长期的共同努力,在根本上有赖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共同富裕的全面实现。目前,需要建立健全严谨完整的帮困机制,包括在经济上建立和完善各项扶助制度;在思想上坚持“扶贫先扶志”;在心理上加强引导激励。  相似文献   

20.
Constructivism claims to be a postepistemology that replaces 'traditional' concepts of knowledge. Supporters of constructivism have argued that progress requires that pre-service teachers be weaned off traditional approaches and that they should adopt constructivist views of knowledge. Constructivism appears to be gaining ground rapidly and should no longer be viewed as an exercise in radical thinking primarily aimed at generating innovative teaching. It has become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pedagogic mainstream. Close examination of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of constructivism, however, reveals that the basic assumptions of constructivism are flawed. Far from being a postepistemology, constructivism simply regresses to a pre-Renaissance mindset with theology replaced with a psychologism. Constructivists should be aware that the implications of constructivism for future generations may be both profound and non-benig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