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目前我国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现状以及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分析,流言大致有以下3种主要表观:攻击性流言、愿望性流言、恐怖性流言。流言的危害常常在传播过程中首先形成一种恐惧的社会心理环境,使人们产生消极的、强烈的情绪反应,进而引发社会震荡,影响公共安全。清除流言的危害应建立流言研究机构、强化政府的公关意识、建立社会公共管理机制和预警系统。  相似文献   

2.
娜朵是拉祜族第一位女作家,一直为本民族及其女性而写作。娜朵在女性书写过程中一直关注女性与自然的共同命运,并不断寻求男性与女性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以短篇小说集《绿梦》为例,解读娜朵小说作品中的生态女性主义对理解拉祜族女性文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们对于流言并不陌生,古往今来,每个人几乎都与流言打过交道,应该说,它是人类行为中客观存在的普遍现象。从历史上看,人们对于流言的态度和处理方法是大相径庭的。在我国,大大小小的流言无处不在,内容时多时少,传播速度或快或慢,社会影响有大有小。既然流言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一种客观存在,我们就应该面对问题,进行认真的研究。本文拟就流言的  相似文献   

4.
北宋真宗时期各种神异流言甚嚣尘上,社会风云更加激荡。祥符年间的天书事件是神道设教的需要和产物,是一出自上而下荒诞不经的闹剧;而天禧年间的帽妖流言则是一起自下而上危及统治的重大事件。统治者炮制天书及流言,止息帽妖流言,表面上看似明显不同,实际上都是从其既有立场和利益出发,维护和巩固其既有统治的一体两面。  相似文献   

5.
流言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 ,流言一经发生 ,传播极为迅速 ,对个人和社会都会产生消极影响 ,严重的会造成社会动乱。校园并非净土。近年来高校校园流言的发生有上升和发展的趋势 ,流言尽管不多 ,但影响极为恶劣。因此 ,认真研究高校校园流言的形成规律 ,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建立预防和控制校园流言的长效机制对于维护校园稳定、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一、高校校园流言的类型和形成的原因所谓校园流言 ,是指提不出任何信得过的确切根据 ,而在校园乃至社会上相互传播的一种特定的虚假信息。从流言反映的内容来看 ,校园…  相似文献   

6.
流言是社会运转中常见的话语现象,是民众社会心理的外在体现。流言内容与社会现象紧密相关,并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和易变性。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由武汉向全国蔓延,与之相关的流言信息明显增多。在疫情扩散期间,疾病成为社会言论爆发的"台风眼",并对所属社会产生信息吸聚效应,甚至影响社会舆论走向。疫情流言自武汉起,经历由群体流言向社会流言的演变过程,并体现社会大众对患病者群体从"污名"到"同情"的心理转向。以流言为研究视角,对疫情期间民众心理与信任危机演化过程加以分析,积累疫情期间民众心态转变的相关经验,可为疫情后期的社会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所谓流言指的是"一种通常以口头形式在人们中传播,目前没有可靠证明标准的特殊陈述".作为一种非正常的人际传播行为,它违背了人际传播伦理"待人真诚、与人为善、报人以信"的要求.从流言的产生与传播、流言与伦理以及流言的控制三个方面对流言现象进行学理分析,可以发现,控制流言既需要快捷有效地公布信息,也需要主流媒体的有效引导.  相似文献   

8.
两宋时期灾害频发,流言纷起。就传播心理而言,事件的重要性和信息的模糊性是滋生流言的主要原因,而少数人的蓄意煽动、大众认识水平的局限、应对灾害能力的不足和特殊时期心理的剧变是促成流言传播的关键因素。形形色色的灾害流言纠缠着复杂的社会心态和破坏因素,成为侵蚀政府权威和扰乱社会秩序的一股灰色力量,更增加了灾害应对的复杂性和难度。宋代从中央到地方均采取切实有效的办法以应对和化解灾害流言危机:从源头上杜绝流言的产生传布;从信息源入手,惩戒造谣传谣者;力戒妖妄,铲除流言借以生发之本;疏堵结合,以确保灾区人心和秩序的稳定;明辨真伪,处变不惊,理性应对。  相似文献   

9.
正出现雾霾是因为"核雾染"、放疗对治疗癌症毫无用处、来自太空的陨石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辐射……随着网络和社交媒体的兴起,每个人的朋友圈里都可能出现这些转发度很高,看似非常科学实则扭曲事实的流言。人们为什么会轻易相信这些披着科学外衣的流言?它们都具有哪些特点?究竟该如何鉴别一个信息的真假?人们该如何避开流言陷阱,成为手握科学武器的赢家?对此,科学专家们纷纷支招。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小说《库娜图》中的库娜图及话剧《雷雨》中的四凤的生活背景、人物性格、爱情追求以及命运结局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指出虽然所处不同社会和历史背景,但受制于森严的社会等级制度,女性这个弱势群体,在现实中挣扎却终究不能摆脱殊途同归的悲惨命运。  相似文献   

11.
作为詹姆斯?库珀所著《皮裹腿故事集》中最为知名的一部作品,《最后的莫西干人》描绘了18世纪中叶英法殖民者为了侵占美洲领土而展开的残酷掠夺.在小说中,主人公“鹰眼”和他的莫西干朋友钦加哥之间的友谊是作者描述的重点,而在1992年的电影版本中,导演描述的重点则转到了“鹰眼”与科拉的爱情上.《最后的莫西干人》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反映了文化背景的变迁.  相似文献   

12.
试论CMO、LMO、PAO和VB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域分子轨道(CMO)、定域分子轨道(LMO)、杂化轨道(PAO)和价键法(VB)是结构化学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CH4分子,对此之间关系进行较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
论共和末叶至帝国初期罗马对行省的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省是罗马对被征服地区及其居民实行统治的主要管理形式。它对于罗马国家的稳定和罗马经济的发展都起了非常显著的作用。然而 ,罗马对行省的治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更不是没有缺陷的。它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同时又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变化。共和末叶至帝国初期正是罗马行省管理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 ,对其加以研究不仅能够进一步加深我们对罗马行省制度的理解 ,而且对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罗马历史的发展也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中国票据市场的发展仍处在初级阶段,社会信用制度及法律制度的不健全、票据市场的不统一、票据功能的不完善制约着票据业务的开拓。因此,只有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在继续大力发展具有真实商品交易的交易性票据业务的基础上探索融资性票据的发行,才能进一步完善中国的票据市场,有效地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作为审美客体的散文文本,是创作主体的艺术创造变为社会性审美活动的中介,是创作主体与审美主体之间进行交流的依据.在接受主体眼里,它既是一种物化了的客观存在,又是一个亟待开发的审美存在,这与创作者追求的虚拟文本是不同的.本文从接受审美的视角,对文本的品质与层面,对不同类型、不同内质的文本的审美探求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马祖禅对自性、自身感悟的独特性的强调,以及随时著衣吃饭,任心自由的破除修行方式,对"吴中诗派"产生了影响,促使其文学创作表现出重心性、重主体的倾向,内容也趋向日常化、游戏化,体现了向元和诗风转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多年来,“减负”问题一直倍受我国广大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如何正确认识“减负”以及由此涉及到的个体素质教育成为焦点所在。从对“减负”问题的起始点、逆转点、落脚点等一系列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减负”需要切实变革相关制度,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借鉴赞科夫的教学原则。对全体中小学生实施个体素质结构教育。  相似文献   

18.
在一个社会里,只要存在阶级,就会存在阶级矛盾,它表现为利益双方的相互对立和依存.利益对立导致双方矛盾不可调和,便发生社会冲突,从而造成巨大的社会动荡;而利益依存凸显了矛盾双方合作的必要,双方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以自己合法的方式获取自己的利益,双方相伴相生,相互依存,这就是阶级整合. 因此,阶级整合的关键就是要找到对立的边线--矛盾双方共同一致的利益,并随双方力量的消长而不断调整政策以适应边线的移动,这个边线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点.  相似文献   

19.
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选修课程“《论语》导读”的核心目标是进一步培养学生全面、深入理解《论语》的阅读能力和对于传统文化的研究能力,追求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与深度是它有别于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论语》选读”的主要方面.为达此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文本,注重教学内容的整体性、二元性与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我国《物权法》对遗失物权属的规定排除了拾得人取得遗失物之所有权可能。建立拾得人附条件取得遗失物所有权规则是权利与义务一致的要求,是公平与效率相协调的要求,在实践中应该依照过错与价值原则确定拾得人遗失物所有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