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会考与高考之间是考全面与考倾向的关系 ,推行“3+X模式” ,必须以强有力的会考作保证 ,既要保证会考质量但又不能赋予会考以筛选功能。建立在会考基础之上的高考科目设置改革 ,要处理好考综合与考特长的关系。用“3+文 /理综合 +1”模式取代“3+X” ,不考“文理大综合” ;特长学科应开考全部 9门课 ,供学生自由选择 ;“1”应赋予较大权重 ,其选择权应该真正交给学生。  相似文献   

2.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对招生计划分配方式、考试形式和内容、招生录取机制、监督管理机制等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措施。其中高考科目与内容的改革力度最大,论文从高考文理不分科、外语一年两次考试以及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改革三个方面,结合其演变历程,研究这些改革对高中教育教学将产生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3.
1977年高等学校恢复招生考试制度以来,对清除“读书无用论”的影响,激励青少年学习文化科学,高等学校选拔优秀新生,都起了重要作用。但是,现行高考分文、理两类,每类所设置的考试科目,每科的计分比例,都有一些不足之处。比较明显的是,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相当一些中学没有按规定完成教学计划,报考文科的不学理、化、生,报考理科的不学史、地,出现了严重的偏科现象。这样做,既不利于中学培养合格的毕业生,也不利于高等学校新生的继续提高,近年来已经受到许多有识之士的关注。高考分类、科目设置与计分比例应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新生,有利于中学教学。这是一件学术性很强的工作,是影响深远的一件大事。为此,我们决定从本期开始到六月为止,开辟专栏进行讨论,欢迎中学、高等学校及关心高考的同志踊跃参加。讨论的主要内容是:一、现行高考分类、科目设置、计分比例存在哪些问题?二、改革高考分类、科目设置、计分比例应遵循什么原则?三、提出当前可行的高考分类、科目设置、计分比例的新方案,说明新方案的优点以及不足之处。稿件请寄本刊编辑部,字数一般在两千字左右,信封注明“高考讨论”,本刊将择优刊用。没有发表的稿件,我们将一律转给教育部学生管理司。他们将在大家讨论的基础上,提出关于高考分类、科目设置、计分比例的新方案草案,再征求专家及有关方面的意见。新方案确定后,即在本刊公布,并于公布三年后实行。  相似文献   

4.
高考科目设置改革与大学教育、中学教育有着内在的联系。客观面对学生准备程度的水平高低与个性差异,坚持科学、公平考核高校招生所要求学生的共性与个性素质,是高考科目设置的主要思路。  相似文献   

5.
6.
高考作为评价学生能力的测验工具,要求其考试科目能反映出学生的学能和潜能,使得教学评价更加贴近素质教育的目标,真正便考试成为培养学生能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一种辅助手段,而不是目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讨论了高考科目设置改革的基本出发点及应当遵循的几项原则,提出了这项改革在目前条件下不可逾越的若干限定性条件,指出了科目设置改革可能达到的目标,在此基础上对现行的方案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提出具体建议方案。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行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但不够完善,需要改革。现仅对高中毕业会考与高考统考的关系,以及统考考试科目的改革的问题简述如下,请招生工作同志与教育工作者指正。一、高中毕业会考的由来我省高中毕业会考,是从高考预选考试演变来的。党中央拔乱反正,于1977年秋作出恢复高考制度的英明决策,深受全国各族人民的拥护,但也迂到一些矛盾,其中最尖锐的问题,就是报考的多录取的少。当时全国有几百万人报考,只能录取三十万人左右。就我省来讲,有廿万人报考,只能录取一万一千  相似文献   

9.
改革高考科目设置的新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简称“高考”)的科类划分和科目设置,对于高等学校选拔新生、中学阶段的教育教学和考生的复习备考具有多方面的重大影响,是高考制度改革中最为敏感的热点问题。1977年  相似文献   

10.
1 高考科目设置改革与"三个有助于" "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推进素质教育,有助于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这是高考改革的基本出发点,是高考改革的指导思想。同时也是高考改革的方向和目的。但就某一具体的改革方案而言,同时做到"三个有助于"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只要对其中的"一个有助于"有较明显的促进,对其他"两个有助于"没有负面影响,就是  相似文献   

11.
普通高中实行毕业会考制度是基础教育的一项重要改革,是国家承认的省级普通高中文化课毕业水平考试。近十年的实践表明,会考对我国普通高中的改革与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当然,作为一个新生的、还有待于完善的事物,高中毕业会考制度在某些方面还存在着不足,人们对它的认识还不十分全面。  高中会考制度实施以来,无论是教育系统内部或外部,对会考的重要性、必要性都存在认识不到位的问题,多年来“应试教育”的思想在教育领域内仍有较大的市场,用高考升学率作为评价高中教学的重要指标,很容易得到社会上的共鸣。一些办学思想不…  相似文献   

12.
高考科目设置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考科目设置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一直倍受社会关注,高考科目设置作为高考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具有导向、调控、分配三个基本功能。目前,我国逐渐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大众化条件下的招生考试制度应是多样的,其实质是开放的,高考科目设置改革也必将朝着多元性、综合性和开放性方向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13.
14.
自治区教育厅普通高校招生办、高中会考办负责人就我区1994年高考科目设置改革有关问题答记者问日前,本刊记者就大家关心的我区1994年高考科目设置改革的有关问题,采访了自治区普通高校招生办、高中会考办负责人。问:我区从1994年起,实施在而申毕业会考基...  相似文献   

15.
当前高考制度面临着高校招生自主权难以落实、考生专业性向未受重视、一次考试机会偶然性大等主要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高考制度必须改革过度统一的科目设置和权重设置,充分尊重考生不同学科能力的个体差异,充分尊重高校不同专业的选拔要求。在高考的统一框架下,考试科目设置为必考科目和选考科目,国家统一设定必考科目和各科目权重范围,由高校自主设置各专业的选考科目和各科目具体权重,由考生自主选择选考科目和相应专业。将原始分数线性转换之后,依据各科目权重合成各专业总分。高校依据各专业的总分顺序和考生的志愿顺序录取新生。高考改革的关键是,坚持高考统一性和差异性相平衡原则,通过高考科目设置和权重设置,测量考生的专业性向,使考生根据学科优势选择适合自身专业性向的专业,高校按照专业特点录取相应专业性向的考生。  相似文献   

16.
70年来,我国高考科目设置经历了“共同必考科目”模式、“二元分科”模式、“文六理七”模式、“3+2”模式、“3+X”模式及其变式、“3+3”与“3+1+2”模式的更迭,走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科目变革道路。总体上,我国高考科目设置与时俱进地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相适应,但却始终未能引导高中走出应试主义的怪圈,难以满足高校的实际需求。未来,相关政府部门要进一步明确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定位与功能,协同推进高考科目设置与内容改革,不断完善选考科目设置与引导机制。  相似文献   

17.
目前,在高考竞争十分激烈,存在着片面追求升学率错误倾向的情况下,高考如何分类,设置哪些科目,对普通中学的教学影响极大。如现行的高考分类和科目设置,引起了文科班忽视物理、化学、生物;理科班忽视历史、地  相似文献   

18.
自1952年建立统一高考制度以来,高考科目设置经历了文理分科模式的确立、"文六理七"模式的形成与发展、会考基础上高考"3+2"模式的形成与实施、"3+X"模式的探索、新课程改革基础上的高考科目多元化发展五个时期。60年间,科目设置的每一次变革都在着力解决高考的负向功能,但是均收效甚微。高考科目变革需要从基础教育导向转变为高等教育导向、从刚性二分模式转变柔性多元组合模式。  相似文献   

19.
“高考是指挥棒”,形象表述了高考对基础教育的影响。高考制度不仅影响高中阶段,而且影响到了初中、小学,迫使许多学校走上片面追求升学率之路,把基础教育为高一级学校培养合格新生,为社会培养合格建设者的双重任务变为单一的应试教育,可见影响之大,影响之深。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决定指出:“加快改革招生考试和评价制度,改变‘一次考试定终身’的状况。按照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和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原则,积…  相似文献   

20.
自从我们今年第一期开展讨论以来,接到全国各地中学、招生办公室、高等学校、教育局、高教局、教研室、教科所以及各行各业关心高考的同志大量来稿。这些稿件除部分发表于本刊以外,未发表的已全部、及时转给了教育部学生管理司,供他们研究。近期将刊登教育部学生管理司与本刊合写的关于开展这次讨论的结束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