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简·爱》这部作品通过孤女简·爱一生的故事,反映了19世纪的英国妇女在男子压迫和歧视之下不平等的悲惨处境,发出妇女要从束缚她们的传统习俗中解放出来的呼声,歌颂平等的爱情和婚姻观,这在英国文学史上是一个创举,在今天仍有其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简·爱》(1847)是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小说女主人公简·爱追求平等,成为英国文学史上大胆疾呼平等的女性代表。经过作者匠心独运的精心安排,简·爱与罗彻斯特两人除了在精神上取得的平等之外,两人在外貌、家庭归属感、财富和社会地位等世俗因素方面也基本上处于平等的状态,终于获得了门当户对的幸福美满的世俗婚姻。  相似文献   

3.
简·爱这一人物形象体现了女性应该具备的一切美好品质,但是长期以来,简·爱都是以精神典范活在人们心中,这种类型化了的解读忽略了人物性格的复杂性。本文以简·爱形象的局限性为立足点,探讨由时代背景决定的财富观念对简·爱价值观的影响,以求对《简·爱》有更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简·爱的故事家喻户晓,世界各地都有很多读者赞美简·爱的爱情故事.但是运用心理分析的方法对整个故事分析之后不难发现,简·爱的故事是恋父情结酿成的爱情苦果:童年生活中的父爱缺失形成了简·爱的恋父情结,所以她一生苦苦追求的爱人不过是父亲形象的一个替代品;怀有恋父情结的作者自然地将简·爱送进了恋父的爱情陷阱.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学界对《简·爱》的分析主要集中在两方面,即《简·爱》作为“女性主义狂热崇拜”的文本和作为“殖民话语”的文本。简·爱作为父权制下的女性和作为英国殖民者的双重身份使其能与梅森和罗切斯特分别进行性别层面和种族层面的共谋。简·爱与梅森之间的种族差异削弱了性别层面的共谋,而简·爱与罗切斯特的婚姻则象征着意识形态的结合,同时暗示了种族共谋的胜利,《简·爱》的结局也是帝国主义时期种族主义的产物。  相似文献   

6.
正11月20日晴"我渴望/一千次的渴望/我渴望的不是山间轻柔的玫瑰色氤氲/我渴望的是穿破千万重云彩的壮美极光……"读完《简·爱》,这部著作仿佛是大海中翻滚的巨浪,时时攫住了我的心,让我与其中的人物一起欢笑,一起哭泣……简·爱,从小父母双亡,被好心的舅舅收养。舅舅临死前委托舅母一定将其抚养成人,然而,简·爱却受到了舅母和她的孩子们的百般虐待……当读到简·爱的舅母里德夫人的儿子约翰以简·爱不配看书为由,而将书扔向简·爱,并砸得她头破血流时,我心中充满了怨恨与愤怒。凭什么?凭什么简·爱就要受到如此屈辱与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主人公性格,不仅能够进一步了解作品的内涵,还能够从主人公的性格中对自身形成教育意义。《简·爱》是由英国小说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作品,其作品通过女主人公简·爱的性格变化对女性维权进行阐述。本文基于《简·爱》文学作品的价值性,对简·爱的性格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8.
夏洛蒂·勃朗特的长篇小说《简·爱》于1847年面世,当即轰动了英国文坛.此后一百多年里,小说在世界各国的影响也是广泛而持久的.在我国,《简·爱》也成为众多文艺评论者笔下的焦点.简·爱的形象也深入无数读者的心中.今天,再读《简·爱》,掩卷之后,不由还要拿起笔,再谈一谈关于它的一个古老而陈旧的话题:《简·爱》魅力之源.简·爱以她鲜明的个性吸引了读者,征服了读者.它的全部魁力都来自主人公简·爱独具一格的性格力量.如果把简·爱与其他文学作品中描写的女性形象,如安娜、娜拉、子君等相比,她给人的最突出的感觉是,多了一点亮色.就是说,简·爱较之其他艺术形象具有更坚决、更明确、更彻底的自我独立意识.这也正是小说的成功之处.小说没有让读者为主人公流下同情、怜悯的眼泪,而是使读者从主人公的压倒一切的性格力量中不断得到新的启示.我们不能否认,简·爱的为人、简·爱的精神,确实在不知不觉中,为许多人所效法.一部《简·爱》,使夏洛蒂·勃朗特一举成名,并由此而跻身于十九世纪英国著名作家的行列.所以,马克思称她及她同时代的作家为:“现代英国的一派出色的小说家.”夏洛蒂对这一赞誉是当之无愧的.  相似文献   

9.
罗彻斯特要求简·爱做自己的情妇陪伴在自己的身边,圣约翰要求简·爱和他结婚然后一起去印度传教,他们的要求复制着女性神话对女性的想象,都要求简·爱放弃自我牺牲自我成全他们的意志和欲望,但简·爱拒绝了罗彻斯特并且离开了他,也拒绝了圣约翰并转身追寻自己的所爱。简·爱拒绝和离开的行为显现了她对自我意识的尊重和执着并以此抵挡女性神话对自己命运的宰制。简·爱获得幸福的秘诀不过如此,没有魔法也没有偶然性,对简·爱而言,一切都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10.
[《简·爱》简介]《简·爱》是英国十九世纪著名的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人们普遍认为《简·爱》是夏洛蒂·勃朗特"诗意的生平"的写照,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夏洛蒂·勃朗特、艾米莉·勃朗特、安妮·勃朗特和勃朗宁夫人构成那个时代英国妇女最高荣誉的完美的三位一体。《简·爱》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它阐释了这样一个主题:人的价值就在于"尊严 爱"。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简·爱作为传统女性叛逆者形象化身已深入人心,被人们过多地赋予女性独立和妇女解放的光环。事实上,简·爱是一个既自尊叛逆,又有自卑情结和依附心理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女性形象。本文试图通过小说的细节分析,揭示简·爱性格的两面性。  相似文献   

12.
《简·爱》是英国19世纪著名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简·爱成长的心理历程是一个不断地进行心理抉择的过程。每一次处在岔路口简·爱就要经历一番痛苦的价值观与宗教观的心理斗争,而自始至终她都保持着头脑的高度冷静,有自己独立的见解,最终走出困境,海阔天空。  相似文献   

13.
《简·爱》是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也是世界文坛公认的一部经典小说.小说成功塑造了简·爱这一坚强、刚毅、独立、自尊的女性形象.不幸的童年和贫穷的生活使简·爱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但她并没有因此而自暴自弃,相反不轻易屈服的性格使她在顽强的自我奋斗中逐步觉醒,并最终获得幸福.简·爱的斗争精神吹响了时代女性觉醒的号角.  相似文献   

14.
《藻海无边》这部加勒比文学的经典之作通常被看作是小说《简·爱》的前传。但《藻海无边》在内容、写作风格及主题上都与《简·爱》有着巨大的差别。它既不是《简·爱》的继承也不是其补充。而是对《简·爱》从人物塑造到主题表达再到叙事话语的一次完全颠覆。  相似文献   

15.
《简·爱》是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作者在书中成功塑造了两位典型的女性形象,一位是追求独立自主、渴望个性解放的简·爱,一位是长期被囚禁、失去自由的疯女人形象。试从女性的视角分析《简·爱》中的文化观念与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冲击与碰撞。  相似文献   

16.
冯学玲 《文教资料》2014,(19):12-13
夏洛蒂·勃朗特在《简·爱》中通过简·爱和罗切斯特先生的曲折、动人、唯美的爱情故事塑造了一个新型的女性形象——简·爱。在塑造这个女性形象的过程中,作者巧妙地设计了简·爱不同阶段的容貌和财富状况。根据故事情节,简·爱的容貌和财富状况可分为三个阶段:幼年阶段、家庭教师阶段和富有阶段。作者夏洛蒂·勃朗特通过对简·爱容貌和财富情况的巧妙安排,辅助故事情节,成功塑造了一个抗争进取,独立自强,追求唯爱而爱的纯洁爱情的新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17.
《简·爱》1847年在英国出版后,引起了世界各国读者广泛的热议和深入探讨。我国对《简·爱》的喜爱,又突出表现在对简·爱、伯萨和罗切斯特等人物形象的研究上。梳理和评述人物形象研究的成果,对拓展《简·爱》研究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谭春晓 《海外英语》2022,(2):193-194
简·爱成长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对她的思想和性格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简·爱反抗不平等、追求自由的精神确实鼓舞了很多人。这种精神对于树立一个典型的女性形象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具有不可忽视的精神价值。简·爱的反叛精神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又是通过什么体现出来的?文章主要通过对简·爱各阶段的生活成长经历的部分解说和简单分析来讨论她充分且强烈的反叛精神,使读者对她的性格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以便进一步形成对《简·爱》这部经典著作的深刻理解。  相似文献   

19.
尽管简·爱总是被看作一个经典的自信坚强的形象,她毕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孩,她的思想和情感复杂而又时时发生变化。本文旨在通过分析简·爱得知罗切斯特夫人尚在人世之后的想法和行为,来得出结论:简·爱在自信和坚强的同时也充满了自卑和柔弱。然而,正是有了这一份自卑和柔弱,简·爱的形象更为丰满,她对平等和真爱的追求也更加彰显了其超越时代超越性别的非凡意义。  相似文献   

20.
简·爱是一位勇敢的叛逆者。她敢于对抗世俗偏见,勇于追求自由、独立、平等。文章将从夏洛蒂·勃朗特与简·爱的关系,爱情与自由,妇女社会地位不平等,两位宗教人物对简的影响,妇女在性别上的歧视五个方面对简·爱这一人物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