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语文学习效益有效的做法是预习。  相似文献   

2.
随着小学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新课改的不断实施与推进,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预习习惯,发展学生的语文素质能力。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教师应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创新教学,进一步加强预习方法和技巧的渗透,以促进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开阔视野和发散思维,在探究与思考中获取知识。本文简要地分析与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预...  相似文献   

3.
对于小学语文来说,自主预习是占比很大的教学部分,因为有效的自主预习习惯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帮助他们拓宽自己的阅读面和提升他们的文学素养。但是要想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是不容易的,由于现在有一半的小学生对预习都没有自觉性,而且仅靠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是不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的。所以针对这一情况,家长和学校应该采取合作的策略来全面帮助学生展开预习活动。自主预习习惯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的过程,经过这个过程以后,学生的学习效果才会大大提升,从而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辜汉桥 《湖北教育》2000,(11):18-19
课前预习使学生在心理上从学习的开始就处于一种“心欲求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进取状态,围绕着要学习的新知识,构置出“已知”与“未知”的矛盾,用问题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激励起他们的学习欲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因此,预习是一种有利于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办法。  相似文献   

5.
当前的语文教学备受批判,归根到底还是因为教师的教育观念尚未完全更新,教师的业务素养尚有待加强。新课改虽推行好几年,但传统的教学陋习依然存在,正如钱梦龙所说:"注入式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大敌,至今却没有绝迹。"正因为教师没有摆脱陈旧教育观念束缚,以致学生独立的学习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7.
从小学高年级阶段起,由于课业加重,课时又相对少,教师开始要求学生预习。可以说,学生预习收效大小,直接影响着学习的最终结果。但是,如果教师在预习时不作具体的提示与要求,学生的预习可能会流于形式,既耗时长,又无实效。所以,教师应当指定预习目标。  相似文献   

8.
任务型教学方式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五步预习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猜词能力,自主学习。针对学生的预习情况、预习和学生成绩的关系、预习效果等进行了两次调查,对教学方式的改变作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9.
古语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生要掌握好教师所教的知识,就必须做好课前的预习工作。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指导学生进行预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呢?  相似文献   

10.
2003年秋,我到一年级任一个班的语文科教学工作,直接参与“课改”实验。一年级的小学生只有7岁左右,他们好动,随意性强,遇到感兴趣的事情精神专注,遇到不感兴趣的事情便自个儿“忙”起来,任你怎样提醒都难以引起他们的注意。随着学校生活新鲜感的淡化,这种情形更为明显。一些本来以为挺好的教学设计常常由于不能触及学生的兴奋点,学生不愿积极参与而收不到好的教学效果。愿望与现实的反差使我焦急不安。  相似文献   

11.
李国萍 《学周刊C版》2022,(15):110-112
在小学语文教学阶段,预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预习习惯,不但可以大幅度提高语文学习效率,而且能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积极主动地产生自主学习行为,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大有裨益。文章主要探讨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预习习惯的策略,希望可以为相关教育人士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以及综合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过程总是从问题开始的.一个勤于思考的人,总是善于发现问题,而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思维能力也会不断得到提高,作为学生学习起点的预习,是学习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学生预习时能质疑问难,不光能提高预习的深度和广度,而且能让学生带着问题、疑惑去听课、思考,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力.学生能质疑问难是需教师正确引导的.  相似文献   

13.
预习是指教师在新课讲授前让学生先阅读教材,了解有关的新知识,并独立地进行思考,探索获取新知识的一种学习活动.那么数学课需要预习吗?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学生该如何预习,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学段情况,低段学生、高段学生的预习要求有所不同,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同一个班级的不同学生的预习要求也应有所不同。预习后的课堂教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怎样交流学生的预习成果,展示学生预习后的真实现状,切实把握教学的起点,是组织好课堂教学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自主预习的能力,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为此,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入丰富资源,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通过开设专题教学,指导学生预习方法;通过引导质疑问难,提高学生的预习质量;通过检查预习成果,对学生进行科学评价;通过设置奖励机制,培养学生自主预习的习惯。这样,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预习能力。  相似文献   

15.
范炳南 《考试周刊》2013,(24):70-71
时间就是金钱,如何提高学生的成绩是目前很多老师都在探究的问题,而提高学习效率就是其中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因为学习效率是决定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效率有了,学生的成绩自然而然就提高了。为此作者进入教育系统之初,就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文主要分析了预习对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成绩一部分取决于课堂内对知识的吸收,另一部分取决于学生是否掌握一个高效的学习习惯,是否能养成一个良好的预习新知的学习习惯,这对于小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小学生在课前预习新课重点内容和知识点,这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有非常显著的效果。课前对新知识做好自主预习可以有效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在预习过程中明确学习目标,将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想要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就要加强学生自主预习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形成内在的学习内驱力,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以达到高效的课堂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7.
在小学阶段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是较为重要的科目,在培养和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综合素养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并且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列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涉及诸多方面,而培养学生课前自主预习的能力与习惯则是其中较为重要的内容。小学是学生正式学习语文知识的起步阶段,会对学生后续学习、成长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小学语文教师应投入更多的精力培养学生的自主预习习惯,达到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效的目的。基于此,文章对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预习习惯进行了分析、探讨,希望能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让学生在充分的自学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如今早已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预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形式,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必要途径。叶圣陶先生主张让学生做好充分的预习,他说过,预习足求知过程的一个良好的舟端。著名语文教师魏书生就特别重视预习,他的教学中,不但让学生进行单篇课文的预习,还让学生进行单元预习,乃至全册语文课本的预习。可以说,预习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应该引起语文教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自主预习习惯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小学语文学习效果。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围绕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学习需求,通过有效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的自主预习习惯,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预习,是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让学生凭借自己的能力去学习。学生通过预习,整体感知学习内容,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能够读通、读懂课文,能找出不懂的地方,以便听课时特别关注自己在预习中遇到的不懂的地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同的年级对预习的要求是不同的:一、二年级要求是读通、读懂课文,学会本课生字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