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萧子显将文章描述为“性情之风标,神明之律吕”,是将“性情”“神明”视作文学之本体,文章即呈现及体知此本体之媒介,论文学创作则言“事出神思,感召无象,变化不穷”,不脱“神一象多”之范畴,此观念皆本王弼玄学而来;然其论文所重者在具体、变化、多样之现象,以其用而论其体,目的是为文学变化寻求依据,所本正是郭象玄学即体即用之观念,其论文学之演进,即“新变”之发生,逻辑理路又甚合于郭象“独化论”与“自性”说。  相似文献   

2.
蔡襄现存文章约700篇,题材广泛,体裁多样,内容丰富。蔡襄秉承"道本文用"的文学观念,同时注重文学自身的审美价值,他的文章刚气充溢,征实求真,清遒粹美,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在北宋古文运动中有重要的地位,具有多方面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3.
电影文学与美学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的,电影文学中的美学表达和美学展现都是电影内容中心思想的有力表达,电影文学对于全球各地区的主观美学认知是具有很强代表性的。从文学角度来看看,中西方的差异无疑是巨大的,中国文学呈现强烈的东方色彩,而西方文学则突显了其浪漫主义和对自由的向往;从美学角度看,我国的电影文学注重对传统人文主义道德观念的歌颂和对各种污秽之气的批判,而西方电影文学则更加多元化,能够从多种角度塑造较为丰满的人物形象,让人们感受人物之美和剧情之美。  相似文献   

4.
南宋诗人杨万里不仅以自然山水诗而名著于世,同时还是"性灵"文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本文认为,追求内心自适与精神超越是杨万里"性灵"观的最终旨归,与儒家重视美刺、强调礼乐教化的传统诗学观念有着本质差异,这是时代环境与哲学思潮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韩国古代文学以汉诗创作为主流。根据确凿的史料,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主要是儒、佛)最晚从秦汉时代就已传入韩国,并产生广泛影响。本文从思想文化对文学影响之角度,征引大量文史史料,动态描述了儒学在东传过程中对韩国各个历史时期的汉诗创作及其诗学观念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6.
王弼作为魏晋"贵无论"玄学的始祖,研究者大多注重其糅合儒道的玄学思路,而较少对其文章作文学性质上的评价。考虑到王弼所著大多属于阐释性的文体,而这种文体相较于传统意义上的文章具有较为特殊的因素,因此他在玄学上的光芒成就似乎埋没了其在文学上的苦心孤诣;然而,由于他的写作是站在哲学高度来指导文学,如其言意之辨、朴素之美等理论使得他的文学成就与同类著书相比亦是自然而有所拔得。正是由于玄学与文学二者在行文中的相互作用,才使得王弼的玄学之路充满了文采与哲思。  相似文献   

7.
盛唐是我国封建社会一个全面发展的历史时期,经济高度繁荣,社会精神面貌开阔奔放,漫游与隐逸之风盛行,加之陶谢山水田园的启迪和禅宗观物方式之影响,盛唐山水诗以不可阻挡之势成为唐代文学中的奇葩.文章将从诗的"诗情"、"诗境"以及"中和"之美的角度探讨王、孟诗风差异.  相似文献   

8.
传统书法审美与批评的文学化表达是古代书论的普遍现象,其中又以汉唐书势、书赋、书评、书铭、书赞之类的文学修辞尤为突出,属于因文及书的特殊现象,其传于后世也是出于艺文之需,并非专为论书而作。但是,这些文体篇什以其华美的藻饰,使天地万物、人情物理等文学意象与书法相联系,赋予其生命的意义与壮美,以此成为书法审美与批评的启蒙和诱导,翰墨之道也由此生出。作为沉浸在汉晋尺牍书法风尚中的清流士大夫,其价值观与寒门士人的工书和以书干禄者泾渭分明,所作书论本为文章,对于阐明书法诀要和义理,非其不能,乃不为也,以此造成汉唐笔法非得家法师承而不传的现象。至于古代书论产生的背景与文学修辞之表达方式的选择,还有其更为深刻的文化的、社会的、观念的诸多原因。文章最后选取若干书势、书赋为例,具体分析了文学修辞如何介入书论、文学意象与书法意象的相似性和艺术通感,以及崇文论书风气在宋以后的衰落和转化、艺术通感也随之玄妙难名转向平实易知并易于实践等等。文章以独特的视角通观古代书论,肯定了文学修辞对传统书法审美与批评的重要作用,拓展了当代书法学术研究的视野。  相似文献   

9.
<正>世界文学中的"中国性"自歌德的世界文学观念在20世纪初叶传入中国伊始,学术界就将其应用到中国文学全球发展的论述中。其时,中国正在经历从朝代国家向现代民族国家的转变,民族意识和世界意识日益觉醒,中国的"中国文学"、"世界文学"观念因此得以创生。郑振铎是中国最早系统论述世界文学的学者,他于1922年发表的《文学的统一观》一文,认为人类文学虽有地域、民族、时代、派别的差异,但基于普遍的人性,文学具有了世界统一性,这就是世界文  相似文献   

10.
文学作品的叙事结构取决于作家的主观陈述,且受到作家自身的文学观念、审美意识和思维方式等影响,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山西乡村文学叙事结构风格多样、类型多变,以家庭为纽带的平行交错结构作品《三里湾》和以内部阶级斗争为主线的放射结构作品《创业史》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那个时期的社会背景和作家心态变化。本文围绕这两个作品试析山西乡村文学叙事结构的时代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1.
普希金的诗和剧本为通俗语言进入俄罗斯文学铺平了道路,他的叙述风格结合戏剧性、浪漫主义和讽刺于一体。被称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的普希金一生对大自然有着无尽的热爱,大自然作为诗人赖以生存的生活根基和从事创作的重要源泉及题材,在他的生命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文章第一部分阐述刚柔之说的由来,第二部分写普希金诗作中大自然的阳刚美,第三部分写普希金诗作中大自然的阴柔美,以此展开普希金眼中大自然的刚柔相济之美。  相似文献   

12.
高校普及音乐教育的开展当下呈蓬勃之势,文章以专业音乐教育模式为参照,对普及音乐教育的模式及观念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唐继利 《职业圈》2007,(10):110-111
高校普及音乐教育的开展当下呈蓬勃之势,文章以专业音乐教育模式为参照,对普及音乐教育的模式及观念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颜延之博雅的文学观与钟嵘《诗品》"自然英旨"的诗学观相悖,所以其用"颜延论文,精而难晓"对颜延之作出评价。钟嵘意在表明颜延之的文学观不容易被理解,并非说其不能被理解。颜延之也正是把自己的文学观念运用到了文学创作中,以"宗经"、"连类"、"比物"为基点的文学观念,决定了其文学观包涵有:内容的用事、用典;语言的精工、精巧;富有雅言的音韵等。  相似文献   

15.
集部为中国固有学术经史子集中之一,它历经滥觞与衍变的过程,有着极其丰富的意蕴与外延,是古人关于文学的原初视野与独特判断,它与今天全球化视野中的文学观念与理论是如何之关系,一直受到学界的关注。本文考察了四部分类的形成过程,以及集部分类与文学观念的关系,提出传统的四部分类是从中国人文学术的基础之上形成的。而集部则是其中既依存于其他分类又相对独立的部分,它彰显出中国固有的文学观念特质,与现代流行的文学观念有很大的不同,富有人文蕴涵,今天我们的文学观念,应当本着会通古今中西的思致,摒弃全盘西化的偏见,来建构我们今天的文学观念与理论。  相似文献   

16.
一将以下跨国界文学现象排列在一起,从中探究文学与时代、与社会、与人心即人性之关系,寻找文学在后文化时代亦即娱乐时代或许还有一点儿意义,这是我十几年前就开始思考的事情:在俄国,1862年屠格涅夫发表了代表作《父与子》,1863年车尔尼雪夫斯基发表了《怎么办》,《怎么办》还是铁窗文学成果。在中国,二十几年后梁启超发表论文,呼吁当时的文学人士以小说育"新民"。1911年12月及之后的10年———陈独秀著文疾呼,1911年以前出生之国人当死,1911年以后  相似文献   

17.
唐继利 《职业圈》2007,(5X):10-111
高校普及音乐教育的开展当下呈蓬勃之势,文章以专业音乐教育模式为参照,对普及音乐教育的模式及观念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鲁迅《文化偏至论》的旨归不是批判文化发展的偏至,而是通过中西"人"观念的交流确立"立人"的问题,但这并没引起学界关注。《文化偏至论》中西"人"之观念的交流和对话在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机制中形成,它构建了鲁迅作为节点而体现的中西文学间的关系,规约了鲁迅进入文学,并对此后鲁迅的翻译和文学创作产生了持续性的影响。这种因观念而搭建中西文学间的关系被称为比较文学第三关系,透视《文化偏至论》所蕴含的第三关系,不仅可发现鲁迅进入文学的特殊性,也对比较文学学科范式研究的深入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的教学目标十分强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让学生认识化学之美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文章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以课堂教学为核心,从物质的多样美、物质的结构美、化学现象美、化学仪器与操作美、化学规律和方法美、化学家心灵美等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实践,并提出了目前美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的教学目标十分强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让学生认识化学之美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文章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以课堂教学为核心,从物质的多样美、物质的结构美、化学现象美、化学仪器与操作美、化学规律和方法美、化学家心灵美等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实践,并提出了目前美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