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橘颂》是《九章》中的一篇,是诗人屈原“托物以言志”的瑰丽诗篇。全诗表面上是歌颂和赞美橘树,实际是歌颂和赞美诗人自身的理想人格,即“受命不迁”、“深固难徙”、“苏世独立”、“横而不流”、“秉德无私”、“行比伯夷”的高尚情操和坚贞精神.关于这首诗的写作年代,自汉以来,历代学者大都认为是顷襄之世,屈原遭谗见斥,放逐江南之时所为。王逸《离骚序》云:“襄王复用谗言,迁屈原于江南。屈原放在草野,复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历史上,屈原及其作品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历代许多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对屈原及作品进行了多层次的评价。从这些评价中,我们发现相互间存在着诸多分歧,每个人推崇的、批评的各不相同。认真寻求他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并分析出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这对于屈原及作品的深入研究将会有大的益处。一曾为屈原立传的西汉著名历史学家司马迁这样评价屈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之作《离骚》,盖自  相似文献   

3.
一、为什么要考察这个问题? 屈原这位伟大的放逐者,究竟为什么要以自沉汨罗的激烈举动结束自己的生命?对于这个问题,明代以前的治骚者从未发生过怀疑.他们都知道,屈原之所以沉江,从根本上说,是楚王朝壅君谗臣排击、摧残、迫害的结果.屈原痛君不明,不忍见到楚国的前途败送在“倒上以为下”、“变白以为黑”的旧贵族党人手中;加之长期放逐、身心交瘁,再无重返朝廷、实施理想“美政”的一线希望.为了保持清白峻洁的操守,捍卫  相似文献   

4.
屈原的流放地在哪里?《史记·屈原列传》写得含蓄,不易为人领会.王逸在他的《楚辞章句》中讲的,亦经不起人们的推敲.王逸说;“襄王复用谗言,迁屈原于江南.屈原放在草野.复作《九章》.” 又说.“《九歌》者,屈原之所作也.昔楚国南郢之邑、沉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鼓舞以乐诸神.屈原放逐,窜伏其域.…”从他话意看:屈原的流放地在江南的“草野”;或在相当于今日的大半个湖南省的“南邵之色、沅湘之间”,其准确流放地仍然不清楚.王逸在《天问章句》中又说:“屈原放逐,忧心愁悴,彷徨山泽.经历陵陵”.这里肯定他在流放时过游历生活.可见,王逸口头上讲“屈原放逐”,实际是讲屈原是无定居的流浪.把  相似文献   

5.
祝鸿熹 《语文新圃》2009,(11):35-35
《史记·屈原列传》提及屈原作《离骚》的缘由: 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修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相似文献   

6.
有一次,我给学生讲授《屈原列传》,当讲到(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这段话时,作了不同于注释的解释,于是引起了随堂听课的同科教师的异议。现在,我认为有必要将我的看法公诸同好,并阐述由此而想到的阅读文言文说解疑难的一种方法,以期明见者教正。当时说到,一这段话的头四句应当合而为一义来解释,认为:聪,指听觉聪慧:明,指视觉敏锐;“不聪”与“蔽明”连解,意谓“遮蔽了视听”,因而所听不聪,所见不明,不能分辨是非,弄清黑白。谗谄:言“进谗言谄媚”;邪曲:指邪曲小人;  相似文献   

7.
诚信格言     
以信待人,不信思信;不信待人,信思不信。(译:用诚信态度待人,即使是缺乏信用的人也会向往恪守信用;以欺诈态度对待人,即使是信用卓著的人也会变得寡信。) 晋·傅玄 尽诚可以绝嫌猜,徇公可以弭谗诉(译:竭尽诚信可以杜绝嫌疑猜忌一心为着国家利益可以止息谗言诽谤。) 唐·刘禹锡诚信格言  相似文献   

8.
屈原的《天问》是一篇内容博大精深、结构严紧、层次井然、句式参差历落、音韵自然协调、形式特异的旷古奇文。篇名“天问”,顾名思义就是向天发问的意思。这就是《史记·屈原列传》所说的:“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课标的启动,高中语文课程内容也有了调整。例如《屈原列传》在之前是整篇学习,而如今只保留了其中的这一段: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相似文献   

10.
东汉王逸《楚辞章句》言:“《九歌》者,屈原之所作也,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词,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屈原放逐,窜伏其域,怀忧苦毒,愁思沸郁,出见俗人祭祀之礼,歌舞之乐,其词鄙陋,因为作《九歌》之曲。”可以看出《九歌》乃是在民间祭歌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一组民族祭歌。这组民族祭歌既有我们本民族祭歌的原始特色,又凝结着屈原“执履忠贞而被谗邪”的一腔幽愤。所以《九歌》“上陈事神之敬,下见己之冤结,托之以风谏,故其文意不同,章句杂错而于异义焉。”(《楚辞章句》)在此,我们只是从艺术欣赏…  相似文献   

11.
性格之于命运,究竟有多大的影响力,以至于让境遇相似的两人走向完全不同的终点,恰如《史记》中同传的屈原与贾谊。屈原的一生,也曾走过“王甚任之”,不幸“谗谄蔽明”而遭疏远放逐,但他“存君兴国”,然“终无可奈何”,当再次被放逐就是“怀石汨罗”,时六十三岁。  相似文献   

12.
请看病句: 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屈原列传》) “谗”的主语是“上官大夫”,双引号内的两句话是上官大夫在楚怀王面前“谗”屈平的内容。如果是上官大夫直接引屈平的话来抵毁屈平,那么,“以为”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学术界对西汉名将李广难封的原因进行探讨,发表了很多有说服力的见解,但也有些看法还值得进一步商榷。其一是昆邪进谗说。此说认为公孙昆邪因嫉妒而诬陷李广,汉景帝是“听了公孙昆邪的谗言,信以为真”才使“李广从此辗转边郡,不得重用”,“更不能封侯赐爵”的。其根据是《史记·李将军列传》中的一段活:“典属国公孙昆邪为上泣曰:‘李广才气,天  相似文献   

14.
刘安对屈原品评具有二重特点,一方面认为他“忠”、“信”、“洁”、“廉”;另一方面又视之“轻举浮游”。这些看法,与西汉流行的观点有很大的不同,就其原因,除了受屈原作品的影响外,也为刘安与其宾客崇尚的道家思想所决定。他们对屈原的有些评价,反映他们对屈原的政治遭遇和最终走上自殉之路有误解之处。在对屈原的评论上,刘向、王逸接受了刘安的观点,并有所发展。他们对后世关于屈原人格精神的认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战国时期伟大诗人屈原的代表作品《离骚》,是我国文学史上光辉的艺术杰作。诗人把他那为之奋斗而不能实现的忠君爱国的沉痛感情熔进诗作,以具有深刻现实基础的浪漫主义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两千多年来,关于《离骚》这部杰作有各种各样的解释。首先依据淮南王刘安的文字为屈原作传的太史公司马迁说:“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又说:“信  相似文献   

16.
《诗经》中有大量的怨刺诗,是缘于周初吸取殷商暴政亡国的教训,确立以礼治国的策略,广开言路以考政之得失。在这类诗中,刺谗诗虽然数量不多,但却独具一格,迄今尚未见有专题系统地加以论述者。刺谗诗大多为西周末年衰世贵族所作,其主要内容是为谗佞小人画像,揭示出这类人形象猥琐,狡诈阴险,毫无廉耻,为一己之私利,以花言巧语惑乱视听,离间骨肉之情,朋友之谊,挑拨君臣关系,败坏了社会风气,扰乱社会秩序,陷国家于危难之中。刺谗诗作者可能多数为身受谗言之害者,因此言辞激烈犀利辛辣,似不合诗教"温柔敦厚"之旨,但是,以激烈的言辞斥责假恶丑的东西,目的是让人们去追求真善美,斥责奸佞小人的奸诈无耻的言行,也正是为使人们形成温柔敦厚的品格,目的是为了实现社会的和谐。因此,从采编《诗经》的人来看,刺谗诗完全符合周礼的尚中贵和之思想。  相似文献   

17.
衡成荣 《辅导员》2010,(11):10-11
你知道吗?2009年9月30日,中国“端午节”被联合国批准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可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相传端午节是为纪念屈原而设。屈原,战国时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屈原虽然忠心侍奉楚怀王,但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  相似文献   

18.
怎样处理《屈原列传》中的一句话颜振遥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这是上官大夫谗屈原的话。怎么标点?怎么解释“曰”与“以为”连用?不断有老师问我,也常见到报刊上有讨论的文章。有人认为“曰”是衍文;有人认为“以为”是衍文;有人认...  相似文献   

19.
<正>读《屈原列传》,我们会为屈原的不幸遭际叹惋不已,会为楚国朝中群小的无耻行径愤懑不平,也会为楚怀王的昏庸而痛心疾首。楚怀王疏远、罢黜“竭忠尽智以事其君”的屈原,轻信上官大夫等人的谗言,再加上“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的悲惨结局,如果不细究文本,楚怀王的形象就容易流于“昏庸”“无能”的肤浅层面,几乎与昏君画了等号。  相似文献   

20.
西周晚期,特别是厉王、幽王统治时期,政治腐败日益严重,谮人之风日弥,可谓"谗口嚣嚣".昏庸的君主不分黑白是非,宠信谗言之人.谗人得志,身居要职,而正人君子遭受陷害,身陷囹圄.一些贤良的贵族、士大夫整日忧谗畏讥,或恐自身朝不保夕,或忧国家岌岌可危.<诗经·小雅·巷伯>就是反映这一时期的社会现实.这是"寺人孟子因被谗受害而作以泄愤的诗"(孔颖达<毛诗正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