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有一个故事说克林顿、戈尔与比尔·盖茨在一次坐飞机的时候遇难了,他们一起被带到上帝的面前。上帝想看看他们的表现,就问他们都相信什么, 克林顿和戈尔分别做了回答,因回答得好,上帝就奖赏他们,让他们坐在自己的两边。上帝接着微笑地问比尔:“那么你呢?”盖茨回答说:“我相信你坐的椅子是我的。”  相似文献   

2.
小朋友们,19世纪的欧洲人都信奉基督教,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上帝创造的。而有一个人就不相信这种说法,他开创的“生物进化论”学说,改变了人们对自然物种的看法。他是谁呢?  相似文献   

3.
均等的月光     
上帝总是公允的,就像他赐予每个人阳光、空气、水以及时光——诚如文中所述:他给人“均等的月光”——给予人们同等的希望;即使是一份“苦难”,相信它自有蕴含着使你卓尔不群的秘密,需要你勇敢地去面对,去开掘这块“富矿”。  相似文献   

4.
Goodbye的使用     
“Goodbye”这个词,同学们刚学英语的时候,就应该接触过了吧?它的中文意思是“再见”,但其实它和我们汉语里“再见”的意思是有点儿不同的。“Goodbye”这个词最开始的形式是“Godbewithyou”。其中“God”的意思是“上帝”,“Godbewithyou”可以翻译为“愿上帝与你同在”,它是从前的西方人在分别的时候常用的祝福语。西方人很多都相信上帝创造了人类,他们认为,与上帝同在一定是最幸福与最安全的,所以他们都用“Godbewithyou”这种祝福的方式互相告别。  相似文献   

5.
传说远古的时候,天上有专门掌管打雷的雷公和专门掌管打闪的电母。1752年7月的一天,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做了一个轰动世界的风筝实验,彻底否定了“雷公斧”和“上帝之火”的说法,使人们真正认识到雷电形成的秘密。  相似文献   

6.
各地高校对大学生宗教信仰的调查显示出大学生存在"信"教现象,但这究竟是信仰还是相信却值得探究。因为人们总是认为"相信上帝"就意味着"信仰上帝"。相信是可以验证的,而宗教信仰是对无法证实的、不可信的东西的相信,因此,传统认为宗教信仰是荒诞的,与科学对立的。事实上,宇宙意义要求的证明与宇宙功能要求的证明虽属于不同的等级或类型,但它们都是合理的和必要的,科学与宗教都依赖于信仰和知识,它们不必彼此对立。  相似文献   

7.
在青春的岁月里,我们总是把一面旗帜高高地举起:心中没有上帝。在后来的生活中,我们却常常遭受到命运的捉弄,这时,我们便不再多说什么,只是默默地对自己说:“生命随缘”。上帝是谁?书上说上帝是创造宇宙万物并主宰一切的神。人类从蒙昧时期至当今高速发达的信息时代,这个神灵一直被我们供奉着,于是,沿袭下来了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还有大大小小数不清的宗教。于是,许许多多的人们都在虔诚地坚守着自己心中的上帝。相信上帝也好,不信上帝也好,也许人们并不在乎这信与不信的游戏,而关键的是要求一种如何对待命运和生活的人生观。心中没…  相似文献   

8.
当我们想形容一个人极度愤怒的时候,经常会用暴跳如雷、大发雷霆等词语,这些词大都与雷有关,原因只有一点:说明天气现象中的雷是让人生畏的。最早,人类对惊天动地的霹雳和划破长空的闪电感到无比恐惧,欧美人认为雷电是“上帝之火”,我国古代的人们则信奉“雷公”、“闪母”。只是到了1752年7月,美国科学家、避雷针的发明者富兰克林,冒险将风筝放飞到雷电交加的空中,  相似文献   

9.
“相信上帝/不如/相信自己/仁慈的上帝/从不给予/全能的上帝/没有奇迹/如果/非让我相信/那么/我相信/上帝就是我自己。  相似文献   

10.
“画龙点睛”与“画蛇添足”,这两条流传已久,被人们所脍灸的成语故事,这里既有褒又有贬。这两个成语故事的来历,“画龙点睛”传说梁代张僧繇在金陵安乐寺壁上画了四条龙,不点眼睛,说点了就会飞掉。听到人家不相信,偏教他画上,刚点了两条,就雷电大发,震被墙壁,两条乘云上天,只剩下没有点睛的两条(见  相似文献   

11.
雷电,这个自然界中宏伟壮观的景象,几千年来给人们带来的常常是灾难:焚毁房屋,劈伤树木,击毙人畜……古时候,人们曾对雷电现象无法理解,产生许多迷信,有人认为雷电是“天神”发怒,是对人间的惩罚。然而随着人们对自然界雷电现象的不断认识,现在有必要对雷电的功过作重新评价。  相似文献   

12.
生活每一天看似重复.实则不同。那么随着时间点点滴滴的流逝.你还相信你以前一直相信的人吗?你还相信自己以前坚持的信念吗?上帝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让我们选择相信——相信自己、相信他人、相信生活的美好。正如歌中所唱的:“只要你肯相信,奇迹将会出现……”  相似文献   

13.
我相信在我的生活中,最重要的法则是要有信念:相信上帝、相信家庭、相信人性,而且,重要的是要相信自己。有信念,就会有成就。信念会带来爱、信任和对生活的信心。没有信念,就会感到迷茫和孤独。有信念就等于相信自己有目标并且能实现。  相似文献   

14.
喷嚏的含意     
过去人们相信,一个人打喷嚏就说明他有危险——打喷嚏时灵魂会从躯体中跑出来“上帝保佑你!”是一句祝愿.帮你保住你的灵魂的祝福语。德语“Gesundheit”(祝你健康)就是类似的祝愿:爱尔兰语“felicita”也是类似的祝福。印度人会说一个意为“活着”的词.而当一个伊斯兰教徒打喷嚏时.他会称颂真主南非的祖鲁人一点都不害怕打喷嚏。他们认为打喷嚏表明有个友好的神灵在祝福。  相似文献   

15.
生活并不是上帝所设的陷阱,好让他在我们犯错时指责我们。人生也不是一场拼字比赛,无论你拼对了多少单词,只要拼错了一个你就不及格。人生更像一个棒球赛季,最好的球队也会输掉三分之一的比赛,而最差的球队也有辉煌的日子。我们的目标是赢多输少。当我们接受了“不完美”是人生的一部分时,当我们在人生之路上不断地前进并能欣赏生命之美时,我们就获得了别人只能渴望的完整的人生。我相信这就是上帝对我们的期望:不求“完美”,也不求“从来不犯错误”,但求“完整”。  相似文献   

16.
上帝的礼物     
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很久以前,上帝为每一个人都准备了一份礼物,那就是“成功和快乐”。但上帝又不愿人们轻易得到这份礼物,因为他担心得到的太容易了,就不懂得去珍惜。于是上帝把天使找来,商量如何把这份礼物藏到一个很难找到的地方,让人类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获取成功和快乐。一个天使说:“我们可以把礼物深埋在地下。”上帝回答说:“不,不能这么做。因为人们只要掘地三尺,就可以找到它们。”另一个天使建议:“我们可以把礼物沉入黑暗的海洋深处。”上帝还是不满意“:不,那儿也不行,人类已经学会潜入深海的本领,不用费力就能找到它们。…  相似文献   

17.
圣诞起源     
圣诞节是美国最大、人们最喜欢的节日。在12月25日,人们庆祝基督教创始人耶稣·基督的生日。据基督教徒的圣书《圣经》说,上帝决定让他的独生子耶稣·基督投生人间,找个母亲,然后就在人间生活,以便人们能更好地了解上帝、学会热爱上帝以及更好地相互热爱。“圣诞节”的意思是“庆祝基督”,庆祝一个年轻的犹太妇女玛丽娅生下耶稣的时刻。玛丽娅已和木匠约瑟夫订婚。可是,在他们在一起之前,约瑟夫发现玛丽娅已怀孕。因为约瑟夫是个正派的人,又不想让这件事被别人知道,所以他想悄悄地和她离婚。他正在考虑这事时,上帝的天使出现在他的梦中,对他…  相似文献   

18.
教育的产品是服务。享受这个服务的是学生,购买这个服务的则是家长和国家(义务教育),所以,家长是“上帝”(国家也是“上帝”),而学生不是“上帝”!学校提供教育服务,服务的直接对象是学生,服务的间接对象是家长、国家。家长和国家为教育服务“买单”,我们视家长为“上帝”、视国家为“上帝”是应该的。至于学生,虽然是服务的对象,但这是一个特殊的对象。我认为视学生为“上帝”不合适。家长被当做“上帝”了吗?现在,家长请教师吃饭,家长给教师送礼,家长给教师办事,这不仅是普遍的,而且也被人们认为是应该的。顾客是“上帝”,有顾客请营业员…  相似文献   

19.
王秋云 《山东教育》2021,(3):125-125
智慧的犹太人说:“人类一思索,上帝就发笑。”作家昆德拉说:“为什么人类一思索,上帝就发笑?因为人们愈思索,真理离他愈远。人们愈思索,人与人之间的思想距离就愈远。因为人从来就跟他想象中的自己不一样!当人们从中世纪迈向现代社会的门槛,他终于看到自己的真面目——他不但未曾看透世界,连自身都无法看清。”  相似文献   

20.
五、我被上帝强迫"救赎"了虽然我的生活近乎快乐幸福,但也有小的摩擦时时刻刻不断发生。面对并解决这些问题,成为了我交换学习中的一大挑战。这天一放学,牧师就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关起门,一副神秘的样子:"大为,你相信上帝的存在吗?"我支支吾吾,不知道该怎样回答。牧师说:"我不是强迫你相信,你有你自己的观点,相信和不相信是你自己的选择,我不会过多干涉。""我觉得我相信科学。"我回答说。"没错,我们也是相信科学的。但是你想一想,是上帝创造了这一切,自然他也就赋予了人类探究科学的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