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欢乐之家》中的女主人公丽莉·巴物信奉把女性当作装饰品的主流文化观,仅仅把自己看作一件美丽的艺术品,外表惊人美丽,缺乏内在思想。这个形象体现了华顿对社会的谴责和揭露。  相似文献   

2.
纵观中国先秦哲学,对死亡问题予以直面且从理论高度进行论述的,道家的庄子是表现得最为突出的一个。庄子以"道"、"气"为理论手段建构了他独特的死亡观——人的生、死是气聚散的表现,死是对"道"的回归。这种"气化论"死亡观,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可以起到淡化死亡恐惧的作用,而且对生死的形式上探讨也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庄子的死亡观看似为"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实则其产生却是建立在一定的现实和理论基础之上的。  相似文献   

3.
"死亡"委婉语是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委婉表达之一。目前关于"死亡"委婉语的研究和探讨多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进行探讨,较少有人从委婉语的语义建构和语义解读这一角度对汉语"死亡"委婉语进行英译策略的研究。本文从认知的角度出发,利用Fillmore的框架语义学理论对汉语"死亡"委婉语的建构和理解进行认知阐释并分析其英译策略。  相似文献   

4.
"作画贵有古意"是元代赵孟頫针对南宋末流院体画过于精丽巧密、脱离现实、绘画衰退等现象提出的一种艺术观点,并在其艺术创作中予以实践.对于这一理论,历来褒贬不一.其实,赵孟頫并不是脱离现实的复古者,他所谓"师古"就是掌握传统技法;而"师造化"则是反映现实.对现今的艺术家而言在创作中弘扬"古意"说对创作出好作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川端康成,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的很多作品展现了日本的传统艺术美——"物哀"之美。然而,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他所钟情的将死亡与美结合的表现手法——死亡即等于美。最终,川端康成以自杀的方式将这种美的观念表现到极致。  相似文献   

6.
福克纳的短篇小说《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中的主人公爱米丽应被作为独立的悲剧主角来看待,而不仅是时代、传统及社会制度的被动牺牲品。在这一形象上,福克纳寄托了他深厚的悲悯情怀,并赋之以深刻的内涵。他通过爱米丽的一生,揭示了"人"生存的困境,颂扬人在与命运的抗争中所表现出的顽强的生命力,表明了福克纳对人类前途的坚定信心。  相似文献   

7.
艾丽斯·沃克在其代表作《紫色》中真实再现了父权制背景下黑人妇女的种种生活境遇。在男性的压迫下,以西莉为代表的女性逐渐丧失了自身的主体意识,最终沦为家庭的奴隶及父权制的帮凶。在西莉女性主体意识觉醒与探索的过程中,身边女性的榜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她们开始了反抗男权压迫、寻求自我的征程。女性不仅依靠自己的才能获得了经济独立,还赢得了男性的尊重,在与男性的和谐相处中进一步实现自我价值。这不仅展示了沃克的"妇女主义"思想,也表达了她对男女两性从对峙走向理解、从而实现和谐生存的美好期盼。  相似文献   

8.
索绪尔是二十世纪语言学界的大师,他的语言学理论,尤其是其对语言学研究对象"语言"和"言语"的区分对世界语言学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该论文分析了索绪尔区分"语言""言语"的必要性,探究了这一理论的本质,同时提出这一理论对英语口语教学的指导作用,即教师在对学生的教学中应该从"言语"入手,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并最终使学生以"语言"为指导增强"言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9.
扬雄的汉赋观以儒家思想为基础,以讽谏说为主体,其他观点皆由此推演而成。扬雄的某些观点是终生一贯的,如汉赋讽谏说,屈、马高下论,模拟说等;而有些观点则有着前后期的巨大差异,如"神化"说,"丽则"、"丽淫"说,汉赋价值说等。扬雄晚年鄙薄、否定汉赋,有着多方面的深刻而复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关于《文心雕龙·诠赋》篇,历来的论述重在阐发其对赋源的探讨和赋体的规范,对涵盖其中的理论创见缺少深刻洞察。如从理论价值角度,则可以更加清晰地解读出丽词雅文与符采相胜的奥义。  相似文献   

11.
"英国模式"的观点是对英国近代发展方式的高度理论概括。"英国模式"催生了走在近代化最前方的英国。但英国没有从"英国模式"的传统中突破出来,最终导致了英国的衰落。  相似文献   

12.
《锁春记》中美丽绝伦,才华横溢的知识女性庄芷言被称罹患"微笑抑郁症"而走向自杀悲剧。用阿尼姆斯情结、厄勒克特拉情结结合存在主义、尼采的精神三变理论可以进一步挖掘其死亡的原因及死亡悲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是我党在新常态下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应对,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它凸显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反映了社会基本矛盾的必然要求,对它的深入解读有利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14.
发展是人类历史得以进步的重要方法,也是人类社会迭代进步的重要基础.古今中外关于发展命题的探讨中,经历了"循环理论""进化理论"最终落脚到唯物史观上.新发展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结合的产物.探讨两者的内在联系和外在关联,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两个一百年"的宏伟蓝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新发展理...  相似文献   

15.
教育学中的"活动"理论虽在20世纪八十年代的苏联和美国如火如荼地被讨论和探索,但是真正进入中国高等教育还是在近几年.对于公共关系这门课程而言,以"活动"锻炼学生的理论知识应用,培养创新思维和公关策划能力几乎成为国内教育的共同选择.但却鲜有追溯"活动"理论的渊源,进而用该理论检验现有"活动"操作模式.为此笔者结合7年的公共关系教学实践,以本校公共关系课程班级46人为研究范本,首次运用芬兰学者恩格斯托姆(Engestr?m)在2001年针对学校封闭弊端提出的交互性活动理论进行调研、评估,从而对公共关系"活动"教学的具体操作进行反思和深入探索,最终结合调研数据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公共关系"活动"三周期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6.
普适价值问题之所以引来诸多争论,甚至怀疑或否定,源于现代价值理论不能为其提供最终的解释依据与理由.因为现代一切价值理论都是效用理论,这种效用理论局限于生存论平台而考量"一物对一物的需要和一物对一物之需要的满足的使用价值".而普适价值得以成立的最终解释依据与理由,只能是存在论的.在存在论平台上,凡价值,其自身具有普遍指涉性,这种普遍指涉性根源于生命存在本身:生命存在本身才是最高价值,才是一切价值之源,才是一切普适价值之根本,才赋予了生命价值以生态品质,才为"价值生态"概念诞生提供了土壤.价值牛态乃价值之一般规定、一般特性、一般要求,并由其自身之生成性与关联性、过程性与整体性、历史性与未来性的境遇性整合,构成了普适价值诠释的基本视域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的知识建构凸显"本质诉求",同时在其理论言述的自然逻辑发展中,以"透视主义"相制衡,显示出了超越"本质主义"的努力。20世纪60年代之后,文化理论(研究)凸显出强烈的"反本质主义"诉求,但因为"本质主义"以退为进的未来许诺姿态(因果倒置),最终"反本质主义"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自行解构的困境中而流于一种"本质主义"。  相似文献   

18.
《典论·论文》把文章分为四科八体并指出了各个文体的特点,即"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以"体"为中心,开始对文学形态本身有了高度自觉意识,体现了人的自觉,开启了中国文体说的先河,对以后抒情文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对文学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小团圆》首先复现的是一个大家族的团圆。作者写大家庭的大而闹,实际是写大家庭中透人心骨的枯寂与人情的荒凉。在此背景上展开的九莉最热烈奔放的青春故事最能代表作者"爱情主义"的观念。在女性写作的立场上,《小团圆》批判的是男权社会的"二美三美团圆"现象,对男人见异思迁给予了无情的暴露。"小团圆"也表达了作者对坚贞爱情的向往,其价值就在于它真诚地记录了一个沉溺于爱情难以自拔的女人的爱情历程,让读者从中读出自己的感慨。作为一部精彩的情色小说,《小团圆》必将在张爱玲的作品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任何一门理论学科的教学中,都有"后进生"的存在,在体育教学中,"后进生"也同样存在。教育的宗旨是要让全体受教育者得到全面的发展。因此对于"体育后进生"我们教师不能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应积极分析"后进生"的成因,找到转化"体育后进生"的策略,最终实现全面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