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光伟 《资源科学》1983,5(3):36-44
近年来国际土地资源研究迅速发展,美国、英国、澳大利亚,苏联和墨西哥等国家的土地科学工作者做了大量土地资源研究工作,许多国家已经发展起各自的土地评价系统。联合国粮农组织于1972年在荷兰瓦格宁根召集了国际专家会议,会议对土地评价的大部分原则达成了协议,随后又编写了《土地评价纲要》,大大促进了土地资源研究的国际交流。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综述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之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分法构建了民俗旅游资源评价体系及模型,并以百色市靖西县绣球村民俗旅游资源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综述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之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分法构建了民俗旅游资源评价体系及模型,并以百色市靖西县绣球村民俗旅游资源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4.
和谐旅游是我国旅游发展的新目标。基于旅游的定义提出了和谐旅游的概念体系。按照影响并约束区域旅游和谐发展因素的层次关系,将区域旅游发展和谐度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三个体系,即状态层、和谐层、趋势层,并应用这一模型对临沂市进行量化评估分析,从因素结构和发展阶段两个方面剖析了临沂市和谐旅游发展状态和所处阶段。  相似文献   

5.
从福建省旅游资源特点来看,旅游资源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本文论述了空间环境、地质地貌环境、气候水文环境、生物土壤环境和环境差异对旅游资源的重要的以往认识不够的影响,并对这些影响作了综合分析,考虑旅游资源的区位、数量、种类、质量、开发情况、适游期、多功能等与旅游资源生成环境的关系,提出了自然环境对旅游资源影响的综合性、辩证性和相关性。本文提出对旅游资源评价因子体系要作补充和完善,调整资源要素价值与市场要素价值的评价比重,增加资源要素价值中稳定性因素,完善资源市场价值要增加区位、可接近性、安全性、多功能性、对其它旅游资源的作用等因素。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文化的影响作用受到重视,创新文化对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也得以肯定。区域创新文化是区域内所产生的,能够引导和促进区域中各有机主体创新行为的文化体系。已有研究对区域文化的评价作了有益的尝试,但是针对区域创新文化评价的研究还比较鲜见。首先回顾了区域创新文化已有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区域创新文化的内涵,阐述了评价区域创新文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建立了区域创新文化的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并将其运用于山东省7个典型城市中,结果显示:山东省青岛市、济南市和烟台市的区域创新文化氛围较为浓厚,有利于创新活动的发展。最后提出了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向平南 《资源科学》1988,10(2):17-24
林地资源是森林生长的物质基础,它制约着森林的发育、生长。林地资源质量决定着森林经营方向和林木产量。因此,对林地资源质量进行评价是森林经营、科学造林、林业区划、林地资源的科学管理的重要依据。这项工作是一项不可缺少的基础工作,为了能以等级化、标准  相似文献   

8.
采用先定性后定量的科研项目立项质量评价可以有效避免人工评价的人为主观因素的干扰,更好地体现立项工作的公正、公平性,提高科研人员的申报热情.以医学科研项目为例,从医学项目涉及的研究人员资历、项目前期成果、项目立项前查新、项目申请书内容等指标阐述医学项目评价指标的分类分级,提出立项质量的定量评价模型并进行模拟实践展示,对批量的定量评价结果提出运用布拉德福定律处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海岛旅游资源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李悦铮  李鹏升  黄丹 《资源科学》2013,35(2):304-311
海岛旅游是海洋资源开发与海洋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科学评价与规划海岛旅游资源有助于改善海岛旅游质量、提升海岛综合效益.目前,国内关于海岛旅游资源评价体系的研究较少,缺乏统一、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论文在参考现有的国内外海岛旅游评价体系研究的基础上,遵循科学性、综合性等准则,构建符合中国海岛特点的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个层次58个指标,从旅游资源条件、区域条件、区位特征三个方面对海岛旅游资源进行系统地测量,同时给出相应指标的评价标准,并通过制定评分等级标准与确定评价指标权重以及建立综合评价模型,使评价体系在海岛旅游资源定量评价中具有可操作性.希冀构建的适合我国国情的海岛旅游资源评价体系为我国海岛旅游的规划与开发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芜湖市自2013年成为首批国家90个智慧旅游试点城市后,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完成对人与物的认知、操控和智能服务,进而对包含民生工程、环境保护、信息安全、生活服务等各等各式需求作出智能化回应。本文以旅游公共服务系统为研究对象,探讨智慧旅游视角下该体系的理论创新,并应用于芜湖市发展实践,实现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在智慧旅游背景下的理实融合与创新。  相似文献   

11.
杨东  郑凤娟  刘强  刘洪敏  郭盼盼  田娜 《资源科学》2010,32(12):2336-2342
黄河三角洲地区滩涂资源丰富,滩涂面积随着河流泥沙入海淤积的不断增加,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但目前该区的滩涂开发水平低和方法简单,并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因此对滩涂资源的适宜性评价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人工神经网络主要应用于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等领域,但在滩涂的适应性评价中应用较少。本文以山东省东营市滩涂资源为例,选取地貌类型、土壤含盐量、土壤类型、土壤质地、土壤全氮含量、土壤速效磷含量和土壤速效钾含量等限制因子作为滩涂用地评价指标体系,采用BP神经网络方法对东营市三县两区的滩涂利用现状进行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每个县区都有最适宜本区开发的等级,与东营市实际情况较吻合,该方法具有很强的实际应用价值。针对东营市滩涂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合理开发的建设性对策。  相似文献   

12.
旅游资源潜力是遗产地旅游发展综合潜力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是一种新型的旅游资源,农业文化遗产具有活态性、复合性、动态性、脆弱性、原真性、独特性等特点,这些特点是农业文化遗产地的旅游资源评价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本文构建了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资源"主体-辅助,有形-无形"分类体系和"资源特征-旅游发展适宜性"的评价体系,突出强调遗产资源旅游可进入性方面的特征,并以浙江省青田县为例进行了案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农业文化遗产资源潜力最大的区域是包括方山、山口、鹤城等9个乡镇在内的农业文化遗产资源优势突出、旅游发展可进入性高的东中部地区,也是该县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的优先区域。而西南部农业文化遗产主体资源("稻鱼共生"系统)面积小,交通条件相对较差,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重视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是该区配合全县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project,对实践教学实施全过程管理进行了研究。并以课程《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为例,确定了制定实践教学计划的方法,实时跟踪、比较、反馈、图示教学进度,以达到优化实践教学管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儿童旅游是近几年旅游市场逐渐兴起的旅游项目,儿童旅游项目的发展,不仅能够促进中国旅游市场的繁荣,而且极大促进中国儿童的身心发展。秦皇岛作为中国著名的旅游城市,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了无数的游客纷至沓来,但随着秦皇岛"旅游兴市"经济战略的提出,加之全国旅游产业的不断升级,作为著名的滨海城市,要想在旅游业中成为全国标志的城市,必须积极探索新型的旅游项目,而儿童旅游项目的兴起,为旅游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好的机会。  相似文献   

15.
陈允 《大众科技》2021,23(7):132-135,73
随着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逐渐加强,在旅游公共信息服务越来越受重视的背景下,为评价城市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供给的有效性,提升游客满意度,文章利用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构建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以桂林为实证案例进行评价,分析了桂林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有效性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海南疍家族群历史悠久,疍家文化资源丰富,具有热带海洋和海岛民族的鲜明的地域特色,且保存相对完整,是海南开发海洋文化与海岛民族文化旅游的重要资源。本文首先分析了疍家文化资源的基本构成及其所处的"自然-社会"环境,据此构建了海南疍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潜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了各项指标的权重系数;运用多层次灰色评价法,对海南8处疍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潜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分析了评价的结果;最后,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综合开发海南疍家文化旅游资源的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传统文化体验休闲旅游的角度出发,了解拉萨市藏族锅庄舞作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问题、对策与建议,旨在为丰富拉萨市旅游产品建言献策。通过对拉萨市藏族锅庄舞的区域、受众群体、作用以及传统锅庄舞的不足等进行调查分析,从旅游的角度研究游客对锅庄舞的认知度、吸引力以及将锅庄舞作为旅游项目开发的可能性,从而丰富拉萨文化旅游的内容,促进旅游业和相关行业的发展,同时传承和保护藏文化。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的发展,乡村旅游逐渐呈现出巨大的客源市场,是极具发展空间的旅游形式.乡村旅游开发并不是单方面的接待设施增加、旅游项目的开发,而是要将乡村旅游融入到所在地域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活动中去,调动当地人发展乡村旅游的积极性,增加更多的就业岗位,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提倡可持续的旅游发展模式.文章以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一般动力因素为着手点,分析大连市乡村旅游产业存在的问题.结合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动力对策.  相似文献   

19.
20.
土地资源经济安全评价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专家调查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土地资源经济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以上海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1)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增长,土地资源的数量约束逐渐强化,但是经济增长以及技术进步等因素会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的质量和效率,从而减少土地资源数量约束的制约作用。1999-2008年上海市土地资源数量安全和结构安全的评价值逐年下降,2008年均处于高度不安全状态,但是效率安全和质量安全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08年接近绝对安全和达到基本安全,因此土地资源经济安全程度总体上处于基本安全状态。(2)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土地资源价格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在增加。1999~2008年上海市土地资源价格安全的评价值波动较大,2008年仅接近基本安全的最低限,这种市场价格的大幅波动对市场效率的影响以及对国民经济的损害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