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余华的《活着》其教育意义远大于艺术价值。从《活着》作品结构来看,该部作品以男主人公人生故事为背景,在人生价值、人生意义及人生磨难等多个维度,推进多元化艺术视角,通过艺术信息传递引发读者反思,从而,传播积极、乐观人生态度。正是由于余华的《活着》在文学特征、叙事策略上更贴近现实生活,加之该部作品与同时期文学著作在艺术刻画、人物塑造上有着极大的不同,使其能更好地被读者所接受,并提高读者沉浸感受,为该作品更好地在新时代多样性文化视角中更好地发挥余温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2.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在细雨中呼喊》部分人物精神世界的"建构——解构"过程,突出主要人物孙光林个体精神构建的疼痛。这种疼痛是余华作品一个特殊的珍贵的存在。  相似文献   

3.
大多数评论关注到的是余华小说中的死亡和暴力及其时传统主题的解构,其实余华的创作在叙事上有着鲜明的个人风格.从叙事态度、叙事主题、叙事视角、叙事手法、叙事语言等五个方面讨论余华小说的叙事特点.  相似文献   

4.
5.
近年来,翻译研究逐步与叙事学相结合,但研究对象主要为小说翻译,较少涉及古典叙事诗的翻译.因此,以《长恨歌》为研究对象,运用叙事学理论,从叙事视角、叙事语言、叙事节奏三个方面探讨《长恨歌》的叙事风格在许渊冲译文中的传递,能够从中汲取翻译古典叙事诗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云游》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奥尔加·托卡尔丘克的代表作之一,于2018年斩获诺贝尔奖和国际布克奖。这部作品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与作者采用的后现代叙事手法密不可分。作者主要通过在文本中主动露迹、有意谈论小说的创作意图等元小说叙事方法来体现其独特的创作理念,又通过戏仿和互文的叙事方法隐喻性地传达自己对世界的认知和感受,还通过混杂拼贴的叙事方法来展现世界的多元混杂性。托卡尔丘克将这三种后现代叙事手法熔于一炉,使《云游》成为跨越小说文体界限的独特文学文本,将西方的小说艺术探索推向新高峰。  相似文献   

7.
贾平凹的作品中,动植物常被神秘地象征化与拟人化。通过动植物特殊的叙事手法构造人物角色,推动故事情节。作者是在用动植物比喻人,或善或恶,或奸或诈,动植物和人物叙事互动交织,用动植物教化和感动读者。本人试图在贾平凹《山本》中找出动植物神秘叙事轨迹,阐释其构造人物特色和主题思想两方面的功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8.
从80年代中期到世纪末交替,中国文坛经历过“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异彩纷呈,也经历过激情冷静后的苦痛与徘徊。通过对余华作品风格转变的分析,意图透析中国当代文学在纷繁复杂的大环境下应如何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围绕<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和<暴风骤雨>的创作与批评进行再解读,由此探讨它们在农村题材叙事规范形成过程中所发挥的先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作为先锋派代表之一的苏童,以其独特的叙述方式构成其小说写作的先锋品格,建立起自己的小说叙事美学.问世于1989年的《妻妾成群》是苏童小说创作的一次华丽展现,它所表述的不仅仅是一个“家”的梦魔,“性”的梦魔,人性的梦魇,更是一次在从叙事结构、叙事视角、叙事语言上的突破与创新.  相似文献   

11.
余华以一种对生存本相探索的精神来反复钻研重复艺术表现手法的运用技巧,在文本实验中不断追求进步,逐步达到艺术表现手法运用技巧的炉火纯青,达到艺术表现手法与主题表现契合得天衣无缝的境界,在舒缓和苍凉的氛围中展现出生活本真的美,让重复这一艺术表现手法在他的小说中生发出迷人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2.
《夹边沟记事》以其纪实性和非虚构性特征成功实现了对历史真实的逼近,在文学观、美学观、价值观、历史观上表现出异质性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新世纪中国小说叙事范式的转型。本论文以《夹边沟记事》为研究支点,以"非虚构"作为切入点,通过作品表现出来的"非虚构"性特征,辨析其与"纪实"之间的异同。且从文学生产体系、知识生产机制观察新世纪小说叙事立场与文学旨归的位移;从文学/历史、文学性/历史性、虚构/真实的处理方式上,发现文学历史叙事的新理念、新方法;从宏大叙事向日常生活叙事的转型中,探索背后的小历史观之于文学认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寒冬夜行人》叙述风格非常明显的表现出了作家特别关注过的"一边是晶体,一边是火焰"的外部叙述与内部叙述交错进行的叙述形式。小说不仅体现了后现代主义作家们对作家与读者关系的调整,而且它还开拓了小说叙述者、叙述对象、范围、形式等叙事学所研究的重要问题,是卡尔维诺实验小说中的一部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  相似文献   

14.
韩愈的思想在北宋有非常广泛的影响,苏轼在文中论及韩愈时有着前后矛盾的结论。以纯文学、纯文本的研究视角并不能很好地解释这一现象,而从宋代的儒学思潮入手,苏轼的这种评价矛盾可以获得合理的解释,这种矛盾实际上是建立在北宋儒学自我发展的基础上的。  相似文献   

15.
李渔是中国戏曲史上第一个真正把戏曲当作叙事文体进行实践的剧作家。他在创作中非常重视戏曲的谋篇布局、情节设置、结尾等叙事技巧,其叙事实践的最大成果便是扬名后世的《笠翁十种曲》。  相似文献   

16.
高校实验室开放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潘慧文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25(3):125-128,F003
主要以文献资料法,对一些高等学校的实验室开放模式进行了分析、综合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高校的实验室开放模式各具特色,尽管如此,其共同趋势为:实验室开放不仅仅是时间和空间的开放,更重要的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的开放,是观念意识上的开放。要提高实验室开放的效果,还必须重视实验室开放的基本条件建设。此研究将为体育院系实验室开放的科学决策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文体学理论,探讨电大教材《开放英语》的文体特点。要对英语的文体特点研究就必须要探索英语的语境变体、地域变体、时间变体和社会变体,进而分析出《开放英语》具有以下的文体特点:采用口语体和非正式体;使用英国英语;出现许多新词语与外来语;采用在职学生集团语言。用文体学知识来指导教材编写,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建立《天下》古诗英译汉英平行语料库,用定量研究的方法,从时空建构、文本素材的选择性采用、标示式建构和人物事件的再定位等方面探讨了其翻译叙事建构的特点,指出译者既有对目的语境和目的语读者接受度的考虑,也有对源语文化的坚守,试图描绘一个"通而不同"的中国形象。  相似文献   

19.
《J.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的叙事独特,其创新性的叙事时空尤为值得深入研究,对其叙事时空核心要素意象和蒙太奇手法的使用特点及作用的研究,有助于对诗歌内涵和叙事特点的理解。研究发现,各类意象的使用增加了叙事时空的多变性、多样性,并有助于展现人物性格特征;蒙太奇手法的运用颠覆了叙事在时空上的线性模式,从独到的角度呈现人物心理和诗歌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