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曹雪芹作为语言艺术大师 ,他在《红楼梦》中通过人物对话直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红楼梦》人物对话高度个性化 ,在中国古代小说中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红楼梦》中某些次要人物的对话主要是为了交代故事情节 ,或者是为了间接刻画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服务的。《红楼梦》的对话写作技巧炉火纯青 ,堪称典范  相似文献   

2.
李忠平 《阅读》2013,(23):18-20
同学们,在我们学习阅读的语文书中,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的课文很多,比如:《郑成功》《轮椅上的霍金》《钱学森》《鞋匠的儿子》等等。这些课文都是以人物描写为主,常常借助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及细节描写,反映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思想品质。阅读这些描写人物的课文时,我们要留意这些描写。特别是人物的语言描写,文章中人物的语言,往往能反映人物一定的思想、个性和心理特点。读书时品读、感悟人物的语言有助于  相似文献   

3.
《红楼梦》中有一种特球人物关系:补形人物的名字符号及其前文本的涵义,非己所有,而是隶属于中心人物,构成中心人物形象塑造性格刻画的重要成分,姑称之为从属符号。解读其义,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4.
文学艺术的主要特征是人物形象。写戏,就得写人,写人就要写出性格,塑造出能打动人心,揭示人物心灵的各式各样的人。 我国著名剧作家曹禹,在《雷雨》、《北京人》、《日出》等剧中,成功地塑造了周朴园、鲁待萍、繁漪、陈  相似文献   

5.
《茶馆》是我国现代文学中的经典作品,作者老舍在其中塑造了很多个性鲜明的人物,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突出了作品的思想内涵.通过分析《茶馆》中的几个代表人物王利发、常四爷、秦仲义、松二爷、宋恩子和吴祥子的形象,可以发现,《茶馆》中的人物塑造具有时空跨度大,人物众多;主要人物、次要人物安排合理;人...  相似文献   

6.
古典现实主义巨著《水浒》以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反映了波澜壮阔的农民运动而显示了作者进步的世界观和作品高度的思想性。《水浒》的艺术成就也是很高的,它突出地表现在人物塑造方面。一部《水浒》塑造了众多的面目不同、性格迥异的人物形象,给人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对于《水浒》塑造人物的方法,茅盾同志在《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一文中指出它有两大特点:一是“善于从阶级意识去描写人物的立  相似文献   

7.
鲁迅指出《红楼梦》“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既有鲜明的主导性格,同时,作者又从不同的侧面对人物性格加以刻画。褒中有贬,贬中有褒,褒贬结合。对于肯定人物,以及作为主线,但对其性格缺陷,亦不加以掩饰;对于否定人物,则以贬为主,但也善于挖掘恶中之美。他们带给读者以极大的审美愉悦。  相似文献   

8.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成功地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为塑造好这些典型人物形象,作者在描写中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其中使用最多、运用最巧妙、效果最佳的创作方法首推"对比法"。曹雪芹先生正是把这些看来应该有某些共同特点的人物一组一组对比来写,才使得这些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特点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9.
路翎和他的长篇小说在现代文学之上有着独特的价值,其作品中的人物更是以别样的个性姿态在中国现代文学之上独树一帜。其三部代表作品《饥饿的郭素娥》、《财主底儿女们》、《燃烧的荒地》中,血性人物的塑造充满不同生命力形态的野性的人,在困恶的环境中无奈地挣扎而最终走向死亡的悲剧,通过这些人物形象从而体会作家对于人性解放的渴求与希望。  相似文献   

10.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的代表作,它虽是一部荡气回肠的悲剧小说,其中也包含大量的幽默内容,多与人物有关.以王熙凤、林黛玉、刘姥姥三位人物为考察对象,探析《红楼梦》中的幽默艺术手法及其作用:一是塑造多面立体的人物形象;二是表现、深化了家族悲剧主题、爱情悲剧主题;三是在多个叙事场景化解尴尬,活跃气氛.  相似文献   

11.
《红楼梦》中成功塑造了很多人物形象,典型人物不胜枚举,其中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莫属王熙凤。王熙凤,是小说中的"圆形人物",拥有着多样的性格特点。文章通过对《红楼梦》中王熙凤的外貌、口才、服饰等外在形象进行分析,展现出凤姐容貌的精致、口才的出众、出身的高贵背后的与众不同的性格特点,突出凤姐是一个雷厉风行、能控制大局的人,也是一名罕见的胭脂堆里的英雄,进而阐述她的悲剧命运,让人们印象深刻。  相似文献   

12.
李渔的《闲情偶寄》是中国戏曲史上最系统、最深刻的理论批评著作之一.曲论中对戏剧艺术的本质和特征,创作的各种具体问题以及表演、导演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的阐述.本文主要以李渔曲话中戏剧创作和演出规律等为切入点,把散见在各处的有关戏剧人物塑造的理论集中起来,从审美的角度去探讨戏剧人物形象塑造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从《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看《水浒传》的人物塑造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章集中描绘了鲁智深的性格特征,从中可以看出《水浒传》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特色,即善于用精雕细刻的笔法从行动中刻画人物;善于运用对比的手法,并以各种描写来衬托出主要人物的形象。  相似文献   

14.
《红楼梦》巨大的艺术价值在于小说人物的塑造上,它代表了《红楼梦》最高的艺术成就。在小说中有名有姓的人物就有400多个,其中,有不少是"小"人物,作者能够将这些小人物塑造得个性鲜明、栩栩如生,人物之间毫不雷同,各有千秋,主要是娴熟地运用了塑造人物的各种手法,通过对人物言和行,小说细节、矛盾冲突事件的描写,来塑造人物。作者成功的塑造了小说中各种小人物,使小说达到了世界文学的顶峰。  相似文献   

15.
保罗·奥斯特是一名多才多艺的美国作家,他写作手法独特,往往采用故事套故事反传统侦探小说的技巧,在特定的叙事语境中,以偶发事件导致人物生存处境发生新的变化,人生境遇发生变化来描写人物,塑造了一个个迷失自我,又寻找自我的人物形象。离奇的人物形象,有限的生活空间,诡异的故事情节,这一切在《纽约三部曲》中的《玻璃城》和《密室中的旅行者》中表现的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6.
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以他的生花妙笔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其中不仅有流传千古的宝玉、黛玉、宝钗、凤姐、探春等贵族公子、小姐的形象,同时,作者也塑造了众多的丫环形象。这些天真烂漫的少女,在性格上各不相同,犹如百花园中各色各样的奇花异草,点缀在《红楼梦》之中,使整部《红楼梦》呈现出一片色彩缤纷、百花争艳的场面。  相似文献   

17.
《京华烟云》与《红楼梦》之间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京》中主要人物亦多临摹于《红》。其中相似度最高的当属复制于黛玉的红玉,二者在人物形象、性格,以及爱情命运上都颇有相通之处。当然,二者在人生价值取向和爱情观上亦有不同之处。透过两者的复制和重构可知,《京华烟云》对于《红楼梦》不仅仅是承继的关系,也存在着分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黄梅戏《雾里青传奇》是近年来黄梅戏舞台上难得的一出优秀剧目,该戏在主要人物形象塑造方面有着自己显著的特色,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雾》剧对主要人物形象塑造的基本节奏以及剧中情节推进节奏把握得颇为准确;《雾》剧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的又一个特色,是始终坚持从"事件"出发,抓住"事件"下功夫;《雾》剧在形象塑造上的第三个特色,是剧中人物在情感起伏变化上拿捏的比较准确,人物心里逻辑线和贯串动作线索清楚。  相似文献   

19.
司马迁的《史记》有力地刻划了人物形象,它与以前的历史著作《尚书》、《春秋》不同,与《左传》、《国语》电不同,把人物提到了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应有的地位上来,表现了人的历史主动性。这是对“天命神授”观点的突破以至否定,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个质的跃进。本文接着就项羽、刘邦以及韩信、李斯等人物形象,具体探讨了司马迁刻划人物的方法,指出这种方法作为成功的文学经验,已成为我国民族艺术传统宝库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最后强调指出:司马迁以毕生的心血乃至生命殉了他的事业。学习为文,要学习为人。  相似文献   

20.
王熙凤是《红楼梦》中作者浓墨重彩塑造出的人物形象,她不顽固守旧,不肯受传统教条的束缚,但和具有进步思想的人也不能相提并论。在她种种悖逆表现的背后,实际上包藏了一颗极端利己主义的野心。因此,我们不能对她的种种表现大加赞赏,认为她是一个具有叛逆思想的进步人物,她只是在新的历史时期产生的与封建统治者不同的另一类“大凶大恶”的人物,她的塑造有不可替代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