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简要介绍了中国数字出版的发展历程及趋势预测,将数字出版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电子出版时代,实现了加工工艺的数字化与产品形态的数字化;二是互联网出版阶段,突破了数字化产品的单机出版形式,将出版数字化由作品的数字化、编辑加工的数字化,扩展到发行的数字化和阅读消费的数字化;三是数字出版阶段,实现出版全流程的数字化,拥有了独立的阅读终端,产业链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要介绍了中国数字出版的发展历程及趋势预测,将数字出版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电子出版时代,实现了加工工艺的数字化与产品形态的数字化;二是互联网出版阶段,突破了数字化产品的单机出版形式,将出版数字化由作品的数字化、编辑加工的数字化,扩展到发行的数字化和阅读消费的数字化;三是数字出版阶段,实现出版全流程的数字化,拥有了独立的阅读终端,产业链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3.
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出版现状与存在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翠芳 《出版广角》2012,(12):72-73
随着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数字出版是时代大势所趋,期刊的数字化出版发展势不可挡。文章分析了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的现状,探讨科技期刊数字出版目前还存在的问题:科技期刊出版流程未完全数字化;产业链不完整,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数字化出版标准与法规体系不完善等,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4.
美国数字化出版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美国为期一月的学习培训中,我们近距离接触了美国出版业,对数字出版的内涵和属性有了进一步了解.就数字出版的概念界定而言,广义上说,只要是用二进制技术手段对出版的任何环节进行的操作,都是数字出版的一部分.它包括:原创作品的数字化、编辑加工的数字化、印刷复制的数字化、发行销售的数字化和阅读消费的数字化.  相似文献   

5.
科技学术期刊的数字化媒体化转型是必然的发展方向。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的发展途径有2种:原生数字期刊和传统期刊的数字化媒体化转型。我们认为后者更能发挥传统期刊内容的优势,将成为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的主力军。分析了学术期刊数字化媒体化转型的特征和必然性,并以中国知网数字出版为例,介绍优先数字出版、独家出版等数字化、媒体化转型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分析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的发展现状,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面临的难题,发展趋势,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与印刷版科技期刊出版的关系,发展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的措施.数字化出版是未来出版工作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7.
观点摘要     
《出版参考》2012,(31):6
正罗小卫:数字出版与传统书业的互动互融重庆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罗小卫在《出版广角》撰文:传统出版者不能墨守成规,要利用和发掘数字出版平台上优秀的内容资源,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未来发展必然是一个并存、互融的结局。传统出版向数字化出版时代的转型不是数字化出版代替纸质出版,而是形式上的相互转换,相互借用,形成合力。  相似文献   

8.
我国数字出版的新情况与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认识数字出版 经历了"电子出版"、"网络出版"、"跨媒体出版"等概念,新型数字化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等科技对于传统出版业带来的新发展,最终可以用"数字出版"来概括.1.数字出版的内涵与外延"数字出版从广义上说,只要是用二进制这种技术手段对出版的任何环节进行的操作,都是数字出版的一部分.它包括:原创作品的数字化、编辑加工的数字化、印刷复制的数字化、发行销售的数字化和阅读消费的数字化."①在这个大范畴下涵盖了互联网期刊和多媒体网络互动期刊、电子图书、数字报纸、博客、在线音乐、手机出版、网络游戏、互联网广告等多种业务样态.  相似文献   

9.
学术期刊数字化发展趋势及因应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滨 《编辑之友》2016,(11):36-41
信息技术发展对学术传播带来巨大影响,内容获取与有效传播成为学术期刊的核心竞争力.针对国内外学术期刊数字化建设现状,分析学术期刊数字化发展趋势:数字期刊将成为学术期刊主要出版形态;多种出版模式共同服务于学术交流和传播;多指标和多维度评价构成新的期刊和论文评价机制;移动数字出版将促进传播内容与渠道深度融合;单介质线性出版流程将向跨媒体融合“云出版”转变.文章提出学术期刊数字化发展因应策略:优化传播内容,提高传播质量,增强传播效果,制订整体规划,加强版权保护,构建学术期刊内部资源和外部环境保障体系,探索合作共赢的数字化发展路径,促进学术期刊数字化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0.
出版信息资源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仅指出版信息内容本身;广义不仅包括出版信息内容本身,而且包括与出版信息相关的技术设施、人员、资金等。出版信息资源的分类以"载体是否数字化"可分为非数字化出版信息资源和数字化出版信息资源;以其构成来源可分为出版内容信息资源、出版生产经营信息资源和出版环境信息资源。出版信息资源自身的特点主要有广泛的社会性、明确的目的性以及静态与动态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11.
数字化出版的探索与实践为编辑拓展新的空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资料显示,数字化出版与传统纸质出版二分天下甚至更大规模、更深程度地挤占传统出版的市场份额将要成为不争的事实。这对传统出版社的编辑是福还是祸?答案是:数字化出版凸显了出版社作为内容提供商的重要地位,而编辑处在内容  相似文献   

12.
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的转型升级,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进行顶层系统设计。出版机构在进行转型升级顶层设计时,需要把握的核心问题有:认识数字出版时代出版机构的根本任务,面临的最大挑战与最大的考验等问题;需要做到的基本要求至少要涉及五个体系的建设:一是数字化的产品体系,二是数字化内容生产的技术支撑体系,三是数字化的运营和服务体系,四是数字化的管理体系,五是版权业务体系,以及要紧紧围绕两个主要任务,实现两个效果等。  相似文献   

13.
教育技术与数字化教育出版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关联,教育技术可为数字化教育出版提供生产、管理借鉴,是数字化教育出版产品的内涵特质,是数字化教育出版的延伸服务。教育技术与数字化教育出版都必须以师为本,数字化教育出版的策划应当用好技术思维。目前,教育出版对教育技术的相关研究不足,产学研应当跨界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14.
全媒体时代数字出版市场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出版作为新生事物发展速度迅猛,市场覆盖范围涉及日常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如CD、VCD、DVD、电子书、网络、MP3以及通过手机下载彩铃、彩信、图书图片:只要使用二进制技术手段对出版的整个环节进行操作,都属于数字出版的范畴,其中包括原创作品的数字化、编辑加工的数字化、印刷复制的数字化、发行销售数字化和阅读消费数字化等.  相似文献   

15.
观点摘要     
《出版参考》2011,(24):6
莫林虎:科技出版企业数字出版发展策略中央财经大学出版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的莫林虎在《中国出版》撰文说:科技出版的数字化进程十分稳健,数字出版在科技出版的销售额中所占份额越来越大。作为为科技服务的科技出版企业如  相似文献   

16.
就传统出版而言,新闻传播学图书出版基本形成结构合理、体系完备的格局,但其在数字化出版转型中同样面临困境。本文在分析新闻传播学图书出版历史与现状的基础上,探究其数字化出版的发展趋势,进而提出新闻传播学图书数字化转型的应对策略,即创新数字化出版流程,实现数字化出版与营销一体化以及构建多元化商业模式,拓展数字出版盈利空间。  相似文献   

17.
科技期刊出版的数字化趋势已势不可挡。在大力发展数字化出版的过程中,我国形成了本国特有的数字化出版模式,与国外有很大不同。文章在对比分析国内外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现状的基础上,从办刊模式、产业链结构、出版流程、盈利模式和版权利益分配等成长因素,探讨了制约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的症结所在。最后,针对这些问题,作者提出了提升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效率和效益的产业结构的构想,为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给出了多方位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8.
要闻     
《中国传媒科技》2012,(17):8-11
<正>政策之窗柳斌杰:中国出版业的数字化转型之路新闻出版总署柳斌杰署长在2012年北京国际出版论坛上发表《中国出版业的数字化转型之路》演讲。柳斌杰表示,成功探索出一条中国出版业的数字化之路需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一是大力整合出版资源,加快培育数字出版核心产品;二是推动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加快培育现代数字出版企业;三是加快重大工程建设和技术研发;四是加快数字出版政策扶持引导;五是加强国际出版业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9.
关于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方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化出版是我国科技期刊改革发展的主要趋势.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要朝着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期刊社要加强和数字出版技术商的合作,尽快开发出数字出版平台,运用开发存取的出版方式,并为其提供多种个性化服务,从而保证科技期刊在服务、内容和管理等方面都实现数字化.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的重要性,然后介绍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的常见形式,最后提出了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10月20日,在“2008中国数字出版年会数字出版与数字图书馆建设”分论坛上,商务印书馆信息中心主任刘成勇简要介绍了该馆的数字化发展之路:将已有的出版资源分为现代出版资源和历史出版资源两大部分,不同的资源对接相应的数字出版形态。在探索历史出版资源的数字化体系中,商务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