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位于中国版图东南一隅的岭南珠三角地区,是中国武术最早向外传播的地区,当今世界上具有广泛中国武术文化符号辐射意义的"功夫"一词即发源于此.岭南珠三角武术文化应积极充当中国武术国际化传播的先锋,探索作为中国武术国际化推广的前沿阵地,以其所处的地理及历史人文优势,在弘扬中国武术文化,促进中国武术国际化传播中理应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北京2008武术比赛"的文化学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2008武术比赛"是中西体育文化创造性融合的必然结果,是中国武术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同时也是21世纪中国武术发展的一道分水岭.本研究以文化学为视域,从新中国建设60年武术文化发展的角度回顾了中国武术的申奥历程,分析"北京2008武术比赛"的历史价值和象征意义,指出在坚持竞技武术申奥战略的同时,中国武术更应充分发扬自身民族传统文化特色,在积极融入世界体育文化的过程中自主发展.  相似文献   

3.
陈建民 《体育学刊》2008,15(5):25-28
在全球化浪潮的演进中,跨文化传播日益频繁.中国武术作为人类智慧的体育实践形式和独特文化现象,必须以积极的姿态,广泛参与世界范围内的跨文化传播.全球化对中国武术的跨文化传播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中国武术要在当前传播中取得跨文化全球传播的成功,必须找到中国武术"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契合点,实行中国武术的文化重构,以"和而不同"为目标作国际传播的文化诉求,开创中国武术跨文化传播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4.
中国武术现代化的发展是绕不开西方体育这个强势的西方文化。中国武术的体育化确实为其生存提供了空间,但也加剧了传统武术的没落。面对中国武术和西方体育之间的借鉴、跨越以及融合的历史趋势,查阅大量文献资料、专家访谈、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选取精神文化视角为切入点,以中国武术与西方体育的差异为研究对象进行比较。研究认为:中国武术竞艺的"娱己性",西方体育竞技的"娱他性";中国武术柔性的"内倾性",西方体育刚性的"张扬性";中国武术始终的"平衡性",西方体育循序的"整合性";中国武术技艺的"重感性",西方体育技术的"重理性"。从精神文化视角再比较中国武术与西方体育之间的"绝缘性",旨在克服中国武术在发展中的亵渎现象,消除以西方体育的文化模式来同化中国武术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5.
文化创意实现了文化与经济的相融、渗透和有机合成,成为全球传统文化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历史上的中国武术创新不断,现时代的武术借助文化创意获得了巨大发展,未来中国武术的全球化发展更需要借助文化创意的内涵达成这一目标。研究认为,我们需要打破传统的历时性阻力,利用传统武术的有益因子或结构元素进行现代创意,舞台武术将是一个突破口;从中国武术的本土文化基因中加工提炼,打造出具有普世价值的适合全球发展的转基因文化产品;加强研究,借鉴西方领养文化的理念成功实现文化领养,避免低劣的"模仿";抓住中国武术的"卖点"、"利益点"、"靓点",实现中国武术从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文化产业的创造性转换。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国武术拳种所具有的文化内涵进行探究。研究认为:拳种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中国武术技术多元集合体。"拳种意识"的缺失成为当代中国武术技术传承的弊病。为了确保当代中国武术技术传承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应当树立"拳种意识"。这不仅是中国武术发展的文化诉求,也是彰显中国武术技术多样性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7.
近代中国文化的发展是在西方近代文化的参照系统下,对传统中国文化的一种离异,呈现出向西方近代文化靠近的趋向,这在某种程度上就导致了我们民族文化呈现出不断的流失.以中国武术的传统文化特性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的查阅,在文化学理论的指导下,首先对"文化先锋"这一文化学概念进行论述;其次围绕中国武术所具备文化先锋特质展开研究,分析中国武术文化的独创性、区域特性以及动态性的文化特征;最后指出中国武术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其中蕴藏着深厚的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气质,因此,中国武术对于传统文化的回归,有着文化先锋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阐述了中国武术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的相关历史背景,分析了中国武术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的历史发展情结,展望未来中国武术文化融入奥林匹克文化可能性,旨在为后奥运时代中国武术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传统文化孕育下,武术发展成为了一种艺术与哲学的综合体,所展现出的是一种艺术与哲学的生命精神.文章认为中国武术的生命精神体现为:(1)中国武术的生命宗法精神.中国是一个宗法思想浓厚的国度,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中国武术反映出的是重视血缘关系及团体的宗法精神.(2)中国武术的生命律动精神.套路是中国武术最基本的表现形式,精气神是中国武术生命性的具体体现;在武术套路的结构、布局、演练过程,以及技法动作上的虚实、动静之变化中,都展现了一种生命的律动精神.(3)中国武术的生命和谐精神.在"农耕文明"和儒道释文化的影响下,中国武术已上升为超越敌对性、重视对生命价值精神的实现;中国武术的生命价值取向是和谐,"内外兼修"是中国武术的重要特性.中国武术通过"内外兼修"来达到人的身心与自然的和谐与统一,即武术中所谓的最高境界--"天人合一".武术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就是这种艺术与哲学的生命精神.  相似文献   

10.
中国武术博物馆是我国第一个以中国武术历史与文化为题材,全方位展示中国武术悠久的历史,再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专业博物馆。在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武术协会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中国武术博物馆一期工程(武术历史厅)已在上海体育学院顺利完工并投入使用。目前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