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宋高宗绍兴九年(1139)正月,王伦出使金朝。《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宋史·王伦传》等书记载王伦此次出使使职为迎请梓宫、奉还两宫、交割地界使。《宋会要辑稿》《宋史·高宗本纪》等书所载王伦出使所带使职为迎请梓宫、皇太后、交割地界使。《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等书成书年代均早于《宋会要辑稿》及《宋史》。且当宋徽宗逝世后,宋人眼中的"两宫"意指宋钦宗及韦后。宋高宗为应对反对和议的呼声,曾多次在人前表态自己屈己议和是为迎回梓宫、宋钦宗、皇太后,为自己屈辱的和议披上道德的外衣,这不仅使南宋朝廷内部反对和议的呼声越来越小,还直接推动了南宋朝廷忙碌于迎接"两宫"的工作。故而《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等书记载的"两宫"贴近历史事实,它不仅反映出王伦出使时的真实使职,也反映出当时真实的社会背景。  相似文献   

2.
庾信42岁出使北朝后,便羁留下来,从此再也没有回去。北朝的人文、社会及自然环境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至于后人评价"庾信文章老更成"、"暮年诗赋动江东"。从他的心态变化原因分析,我们可以对其诗赋有更深入的理解,也可以体会出整个由南入北的士人适应北朝生活环境的心态变化。  相似文献   

3.
今年10月24日是赴日元使一山一宁国师圆寂700周年纪念日。一山一宁是普陀山一位大德高僧,曾被元朝廷任命为"江浙释教总统"并赐予"妙慈弘济大师"名号。元世祖为了让日本国"归附",先后两次远征日本均遭飓风袭击惨败后,曾多次派使臣赴日,与日本通好,未果。在特殊时期,一山一宁被赋予特殊使命,于大德三年出使日本,后客死他乡,东渡未归。文章着重对一山一宁出使日本的背景、经过和影响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4.
刘景惠先生《错解一字,误读全篇——再析王维诗<使至塞上>一文,对王维《使至塞上》进行了个人的解读,体现了一定新见,但是却存在误认为王维出使扑空任务没有完成、误解标题之"塞上"为"居延"、弄错王维出使的目的地以及误解诗中一些重要词句等纰缪,而这些纰缪的根源在于误解了"塞上"一词。  相似文献   

5.
据《史记》记载,西汉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博望侯张骞出使西域归来,向汉武帝禀报,大夏距汉朝约一万多里,在西南方,身毒在大夏东南数千里,有蜀郡出产的物品,说明蜀郡距身毒不远,并且在蜀郡和身毒之间存在着一条道路,从这条道路出使西域,应该是最近最安全的一条路线。  相似文献   

6.
屈原第一次被贬性质是行政处罚,执法的处理是待郊,剥夺行政职务,但仍然享受俸禄, 时间三年,名称叫疏.行政处罚仪式为对话和送别.三年后被流放,是刑罚行为.疏系按照礼制实施,而流放为惩罚犯罪的刑罚行为,玦是司法的礼器和标志.屈原起草的宪令是法规,是现代法学意义上的法律,而当时只是普通的王命,宪令就是县令.屈原出使符合任臣惯例. <离骚>的写作时间是公元前314年,屈原出使齐国时间为公元前311年,流放江南是公元前296年,去世时间约为公元前295年.  相似文献   

7.
中国语法研究缺失有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中语言内部原因是主要原因。汉语之"法",不同于西方拼音语言的"形式之法",而是融合、渗透于词汇之中的"词汇之法"。  相似文献   

8.
出使英伦前,郭嵩焘和刘锡鸿对西方政体均有一些间接认识。出国后,他们在日记中记录了对西方议会民主制的不同认识,既有赞赏之情,亦有批评之语。郭嵩焘甚至认为西方议会民主优于中国君主专制。但是,郭、刘二人均主张中国不宜采用西方政体。  相似文献   

9.
唐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由华州到秦州,其内心世界是复杂的.杜甫在<秦州杂诗二十首>开篇句中已经明确无误地道出了他西行的缘由"满目悲生事,因人作远游"."满目悲生事"是导致诗人"弃官"的原因;"因人"则是诗人选择"西行"和"之秦"的缘由."因人"中的"人"有三层含义,但其重点是"神恋"中的挚友李白.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考察《诗经.生民》研究中关于姜嫄"弃子"原因的探讨,笔者就其中一些有代表性的观点加以分析辨难,而认为姜嫄"弃子"的原因是后稷出生时异乎常人的体貌。  相似文献   

11.
评睦州诗派     
睦州诗派之称谓首见于谢翱《唏发集》,包括唐代十位睦州籍诗人,然并非一严格意义上的文学流派。皇甫浞为韩愈派诗人,其他诗人出入白居易、姚合、贾岛之间。其诗窘于边幅,格卑调弱,对南宋后期的江湖派有影响。  相似文献   

12.
方言的拟音是一个重要问题,因为要保留标本、就必须有准确的语音模拟。在模拟过程中,首先的、当然的是要准确分析方言的实际读音,同时要仔细区分整个方言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语音规律,因为这些发展规律是方言语音模拟的重要依据之一。甘谷话及其相邻一些地区存在着一种特殊声母,该方言中将"猪、出、术、如"与"足、醋、酸"两组在普通话中不同的声母合而为一,该方言中这些字的拟音应该是[tv]、[tvh]、[v]、[jv];而有些学者认为应该是"t∫、t∫h、∫、廾"。这些认识方面差异的产生除了由于研究者对这些方言中这一声母音素的分析存在着差异外,也与研究者对中古汉语甚至上古汉语声母的认识存在着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13.
湘赣方言中存在表示动作的N给予物置于中性动词给予动词前的特殊句式N给予者N给予物VN接受者。此类句式湖南、江西使用较多,为高频地区,在湖北、安徽、福建、广西使用较少。其来源于古汉语,是在给予句式N给予者VN接受者N给予物基础上通过移位的方式派生出来的,是其语用变体。  相似文献   

14.
从古到今,对《九章》"陵阳"的解释,主要有四种不同的说法,即:动词说、地名说、未详说和大波说。从目前情况看,四种说法中,地名说和大波说是学界认知的主流,而大波说的说服力更胜一筹。  相似文献   

15.
殷商甲骨卜辞记载了大量的祭雨仪式,其中蕴含了丰富的殷商时期对于神人关系的理解,如神人以合,敬神即敬人等。这为殷商以后的神人关系基本建立起了一套神人共处的体系和礼仪制度,对中国以巫文化为中心的民间祭祀习俗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6.
韩婴论忠     
西汉初年的儒家学者韩婴积极拓展原始儒家的为统治者服务的思想,他极为重视和强调并且片面地发展了原始儒家的忠君思想。他提倡臣对国君无比忠诚的精神,将臣之忠分出等级,对忠君之臣大加赞扬,而对“国贼”们则痛加斥责和鞭挞。他同时特别地强调了臣对国君应无条件地忠诚和服从,甚至达到了非常残忍的地步,抹煞了作为臣下的应有权利,中国历史上的“愚忠”思想在此已见端倪。  相似文献   

17.
干戚舞渊源考(一)——干、戚考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文献资料法,对干戚舞干、戚演化与象征进行考证。结果认为,干、戚均为礼器化的实用兵器,干即舞用盾,由具有图腾性质的特殊材料装饰;戚即舞用斧、钺,一般为玉质材料。干象征神权,戚象征王权、军权、父权。干戚舞干与戚的结合,象征神权与王权的结合,在“王权神授”时期显示其王权的权威性与正统性。  相似文献   

18.
姚莹是桐城派重要作家。《康辅纪行》是其出使西域所作,沿途所记涉及范围甚广,其中不乏精彩生动的景物描写、独道深刻的历史思考、洞悉本质的现实观察,语言质朴、精炼、传神,在清代笔记体游记散文中尤显独特,它对桐城派文学研究和所处时代的历史探索都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九华山,古时称为陵阳山、帻峰、九子山。千年古镇"陵阳",就在九华山脚下。作者认为,楚顷襄王在位的时候,屈原流放陵阳,走的是以水路为主的流放路径,"当陵阳之焉至兮","至今九年而不复",创作了《哀郢》、《远游》、《招魂》等诗篇,对陵阳山的道家思想的形成、贵池傩文化的发展等,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通过查阅民族史学、体育史学、体育理论、考古学等文献资料,对我国古代体育——干戚舞在商代的发展与演变进行系统研究。认为:商代干戚舞初为军事武舞,具有巫术性质,后经历了一个损巫益礼过程,发展为音乐、舞蹈、祭祀歌曲三位一体的宗教礼乐,象征文德武治,并被提升到象征国家生死存亡的政治层面;干戚舞的功能朝多元化方向发展,成为后世以龙求雨的雏形;其内容完整地反映了我国商代社会变革及巫术、宗教文化价值观。商代干戚舞对夏、周礼乐文明的发展与演变发挥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